简析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深思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档案管理队伍亟待完善

档案资源建设与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依法治档,科学兴档,不断推动档案工作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提升档案部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档案事业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特别是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亟待档案工作的任务明确、服务对象满意、管理方式完善。工作环境在发生变化、现代技术广泛应用到档案工作中,都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诸多因素都加速了档案科技发展,推动了档案事业的进步。所以,对档案管理队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层次上还是先进的技术水平上,都要求要有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要有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的人才,才能使现代化管理、管理技术、管理人员与档案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加快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档案管理队伍建设面对的理由

(一)档案管理专职人员不够,难以适应规模扩张的需要。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职管理人员是档案工作有效开展的主力和保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档案工作在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科研功能的回归、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化,所以档案工进一步被边缘化,档案专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无人过问,甚至在机构改革时,档案专职管理人员往往成为精简的主要对象。调查显示,近几年档案管理专职队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呈弱化趋势。如某高校2004———2012年,学校在校生从6000多人增加到20000多人,集中保管档案从11000多卷增加到31000多卷,但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反而从5人减少到3人。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很显然,如不能得到尽快解决,这种现象必将会严重制约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学科背景单一,学科知识难以应对多元化的要求。近年来,档案工作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和蜕变过程,档案管理由“被动服务,封闭管理”向“主动服务,开放管理”的转型,这种转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传统的奉献精神,更要有主动服务的开放意识和相应的工作能力。全球信息化,现代档案管理手段和载体的应用要求档案管理者熟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信息的庞杂,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要熟悉多学科知识的要求。所以档案管理是一项融专业性、技能性、服务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工作,从而对档案管理人员有着多元化的要求。目前,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档案或历史学专业毕业,学科背景相对单一,难以适应这种多元化的要求。
(三)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狭窄,边缘化倾向明显。职业发展是个人在职场中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职业理想、获得职业尊重的过程,是个人在职场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随着近几年科研功能的逐渐回归,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的主题地位日益突出和强化。而与此相反的则是,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被打入另册或纳入教辅层次,“二等公民”的感觉强烈,职业边缘化倾向明显,很难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职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在传统上归于管理队伍,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年轻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把管理职务升迁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追求,又因为档案管理高层次的稀缺性,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职务的发展中脱离或半脱离了档案工作岗位,造成档案生涯的中断或变相中断。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相对狭窄,职业发展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发展的信心和受到明显影响。
(四)档案管理基层组织虚化,基层档案管理队伍亟待加强。档案管理的机制有所改革,但是内部体制的改革没有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契机,档案管理的传统模式没有根本的转变。作为档案整理前沿阵地的档案管理职能仍被淡化、虚化,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以为主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这些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多是非专业出身,年龄偏大,基本上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中后期,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他们档案教育背景缺乏,档案从业时间很短且流动性强,工作质量和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

三、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完善策略

人才是第一资源,档案管理队伍作为档案管理的主体力量,要让档案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档案功能本身的特点,让档案在文化传播,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要有中肯而且正确的定位。要将档案管理工作定位为一项专业性服务工作,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创建实际成效,实现档案管理为科研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文化传播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提拔一些懂专业、能干事、有思想的人员充实到档案管理的领导队伍中,由他们带动普通员工,明确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者的组成要有合理的结构性和稳定性,从事档案工作需要有经验,业务熟练人员组成。一是要有研究性档案管理人员。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对电子文档的管理办法、对电子档案及原始凭证进行科学管理。结合远程新技术,研究开发具有兼容性大、实用性强的管理软件,从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要着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激励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就显得极为迫切。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宣传,使各级领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是牵扯到整个国计民生、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正确的定位,才能有利于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优化。
(二)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培训。事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培养。据统计,目前我国开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效不到40所,每年毕业生不到2500人,客观上造成档案管理队伍中专业学历的人员比例偏低。因此,要使档案管理上台阶,管理队伍的培养与发展不可忽视。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队伍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人员结构布局合理的情况,应当继续加强档案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化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档案人员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策略的能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档案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建立短期、见效快的培训形式,以学习、巩固、考核、应用为一体。也可以以专题培训,讲座等形成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拓宽知识面,开辟新途径,通过高校,档案主管部门进行正规的专业训练,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技术,增长新才干。
(三)合理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建立一支骨干档案管理队伍。专职队伍建设是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核心部分。关于档案管理专职人员,教育部和档案局2008年联合颁布实施的《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其编制人数要根据档案机构和档案数量和工作任务确定。”这就为专职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从政策层面提供了制度支持。所以一方面,我们要争取适度扩大档案专职管理人员编制;另一方面要争取按照核定编制数严格保证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到位,确保建立一支适应发展需要的骨干档案管理队伍。
(四)强化基层,建设一支高水平基础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档案人员是档案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是直接负责部门形成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信息录入等基础工作的主力军。部门立卷制度的实现、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电子文件的归档等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各部门的档案人员来配合完成。档案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必定影响着档案基础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档案工作能否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因此,需要培养一支档案意识强、职业素养高的档案人才队伍,与专职档案人才队伍相互协助,共同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发展。一要明确职责,明确档案管理队伍的权限,确保管理权下放后,基层档案管理职能不落空;二要在加强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落实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补贴和相应的政治待遇,有效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热情和活力;三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五)塑造以人为本的队伍管理机制,在队伍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人是理性的动物,更是支撑主观能动性的潜在者和激发者。所以人文关怀与激励措施并行。工作任务与实际效率挂钩,生活与工作互为倚重,就能唤发和推动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对稳定档案管理队伍有着积极的作用。

点赞:31101 浏览:14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