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麦秋冬管理技术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从查苗补种与疏苗移栽、中耕划锄,化学除草、冬前旺苗镇压、增施蜡肥、适时冬灌、防治纹枯病等方面总结了小麦秋冬管理技术,以期推动小麦的生产。
关键词 冬小麦;管理技术;秋冬季节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088-01
界首市地处黄淮平原的南部,小麦常年播种面积3.47万hm2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有效积温4 752 ℃,日平均气温14.7 ℃,无霜期216 d,年降雨量830.2 mm,平均日照时数2 251.5 h,光照充足,对冬小麦生长有利,常年小麦产量在7.5 t/hm2左右,为了解决小麦高产再高产的制约因素,如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播种过深、分蘖缺位、秋冬连旱、低温冻害等,特提出该市小麦秋冬管理技术。小麦秋冬管理,是指播种出苗至返青期的管理,其管理目标是:苗齐、苗匀,促根增蘖,形成壮苗,使小麦安全越冬。壮苗标准是: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6~8条,叶片6~7片,总茎蘖数900万~1 200万个/hm2,叶色浓绿小麦秋冬管理技术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现将其秋冬季节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查苗补种,疏苗移栽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有缺苗断垄的(一般认为10 cm无苗为缺苗,20 cm无苗为断垄),应立即用同一品种催芽补种,发现疙瘩苗时,应及时疏苗。若缺苗断垄来不及补种,待本田麦苗分蘖1~2个时,取较密地方的麦苗,带水移栽至缺苗断垄处[1]。
2 中耕划锄,化学除草
2.1 中耕划锄
中耕可以破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抗旱保墒,推动根系生长,有利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中耕的策略:弱苗要浅中耕、勤中耕,推动根系生长,有弱转壮;旺苗要深中耕断根抑制生长,有旺转壮;壮苗中耕深浅要适宜[2]。
2.2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一般在三至五叶期进行,只要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 ℃以上,地表较为湿润,杂草全部出土,在无风晴暖的天气,及时地开展化学除草[3]。根据草相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对阔叶类的麦田杂草,一般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750~900 mL/hm2,对水450 kg/hm2田间喷雾。对单子叶类的麦田杂草,一般用6.9%骠马乳油600~750 mL/hm2,对水450 kg/hm2田间喷雾。喷除草剂时动作要轻缓,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以提高防除效果。
3 冬前旺苗镇压
对于小麦播种过早、播量偏大、冬前雨水调匀、温度偏高、总茎蘖数超过1 500万个/hm2的田块,越冬期遇低温易遭受严重冻害,可以适时镇压,破碎土块,弥合土缝,保墒增温,防冻保苗,抑制茎蘖生长,对苗情转化形成壮苗十分有利。镇压的策略:待麦田露水干后,用镇压磙顺着同一方向镇压1~2次[4]。
4 增施蜡肥
小麦蜡肥的施用要因苗制宜,分类进行,一、二类苗以施用温性的优质土杂肥为主[5]。以施用温性的优质土杂肥15~30 kg/hm2为宜,三类苗普施优质土杂肥15~30 kg/hm2,并施速效氮肥尿素60~75 kg/hm2为宜,基肥足、地力好、播种早、长势旺的麦田,要制约蜡肥用量,以土杂肥15 kg/hm2为宜,少施或不施化肥。
5 适时冬灌
适时冬灌能够稳定地温,提高耕作活土层的含水量,保证小麦越冬返青时对水分的需要,是培育壮苗、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冬灌有好处,但不能千篇一律。在对小麦进行冬灌时,首先要看墒情,凡冬前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下且水浇条件良好,均要进行冬灌。其次是看苗情,对于分蘖数超过2个/株的麦田,则比较适宜进行冬灌。对于播种较晚且是单根独苗的麦田,冬灌易发生冻害,因此不宜进行。若麦田中的苗情长势过旺,冬灌应推迟或不进行。最后是看气温,冬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8 ℃时开始,到5 ℃左右时结束。进行小麦的冬灌时,浇水量一般为750~900 m3/hm2。为了节约用水,应保证渠畦的配套。冬灌后要及时地进行划锄松土,以利保墒增温。
6 防治纹枯病
纹枯病有2个发病高峰期:一是在三至五叶期,病菌以侵染叶鞘为主,在鞘叶上形成条梭状的病斑,进入越冬期病菌停止侵染;二是在拔节期,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土壤湿度较大,田间荫蔽,病菌以第2次再侵染基部茎秆为主,破坏茎秆的输导组织,小麦易形成死苗、倒伏,直至后期形成枯白穗,影响小麦产量。一般三至五叶期,与化学除草间隔7 d左右,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125 g/hm2对水450 kg/hm2喷施麦基部防治纹枯病。年后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再用同样策略补喷1次。防治纹枯病时,药液一定要喷到小麦的茎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7 参考文献
[1] 褚冰倩,乔文峰.兖州市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86.
[2] 贺振东.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0):31-32.
[3] 李会宾,高宗信,马彦忠,等.静宁县冬小麦高产栽培综合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10(11):1390-1392.
[4] 徐有庆,熊永旭.冬小麦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1(4):32-33.
[5] 吴庆红.冬小麦新品种新冬3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68.

点赞:5079 浏览:1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