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业就业”工程促职工群众多元增收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两年,十三师火箭农场城镇化建设势头强劲,发展迅猛,为团场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职工群众多元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热潮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有利因素、良好机遇,开拓职工群众自主创业新路径,实现自营经济转型发展,职工向二三产业转移,火箭农场通过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力促职工群众多元增收。
从2012年开始,火箭农场通过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餐饮一条街、农产品批发、奇石一条街、小商品批发、综合商贸城、服装城、设施农产品集散地等七个创业就业市场,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了优良的自主创业、多元增收的硬件设施。建设中的火箭农场餐饮美食一条街,一期建设规模约2.9万平方米,可汇聚100多家风味大餐和各调小吃商户,可引导100多名职工“退一进三”,发展餐饮业,同时可带动就业人数800余人,年创产值可达8000万元。去年开工建设的餐饮美食一条街、农产品交易市场、友好路市场年底都可以完工交付使用。团场抢抓国家对“小微创业”支持的政策机遇,在西工业园区划拨了500亩地,一户3-5亩地,鼓励有积极性的职工群众创办“小微企业”,目前已有3家开始建设。火箭农场职工群众多元增收建设项目今后可带动1010户职工、2980名群众居民就业,同时引导500名职工退出一产向二三产业发展。
在城镇化推进的同时,团场坚持“拆旧迁新、上有住宅、下有门面”的拆迁政策不变,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公平、公正的拆迁置换奖励政策,目前已有450户职工群众有了门面房。管继磊今年36岁,是土生土长的兵团儿女。前些年,他一直在外漂泊,靠打工养家糊口。2012年,管继磊的父母位于农三连的土坯房被拆迁后,他分得了一间位于团场精品小区路边的商铺,于是他开起了商店,经销日用百货,如今他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据他说,年收入10万元绝对没理由。
在着力搭建自主创业、多元增收硬件设施的同时,团场始终坚持资金支持的举措不变,确保每年民生支出占总预算不低于95%,团场累计自筹资金提供自主创业贷款3000万元扶持150户职工群众发展养殖、餐饮、运输等服务业,其中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发放贷款1050万元解决了102人就业。团场为进一步改善民生,解决就业,推动少数民族多元增收,于2011年划拨16亩地开始建设火箭农场少数民族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自主创业带头人买买提·买合木提,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在基地内修建加工车间和办公、住宿区域。在创业初期,团场给予20万元的贴息贷款扶持,同时在用水、用电、用砖上都给予优惠政策。买买提凭借自己20年修理和电焊的经验,自主研发出“干果分拣机”,现已申请专利权。一台干果分拣机的售价是5300元,现在,他每年加工150多台设备,净收入能够达到2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同时解决少数民族就业10人。今后,基地完全建成可带动100名少数民族职工就业,预计产值可达800万元。
城镇化的推进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火箭农场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名区战略,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支柱产业,使之成为团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职工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去年,火箭农场按照市场需求及时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为团场发展旅游提供了一个宣传平台。同时团场大力投资建设旅游产业,开发的百雀林生态观光园、北城区高效农业观光园、垂钓园、红枣产业采摘观光园等旅游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1000万元,占地500余亩。团场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开展“农家乐”旅游,特别是在北戈壁的军垦路,即将建成的七一路,将按照花园式度假村的标准发展100户特色“农家乐”。
团场不断加快畜牧业发展及养殖小区的建设,抓好1个规模养殖场、3个养禽场和2个牛羊养殖场建设;建立健全股份制、合作社养殖体制。目前,已分别建成育肥羊养殖区、江盛兔业养殖基地以及北城区园艺六队生猪养殖基地,2013年新建占地100亩的禽类特色养殖区,实现自营经济规模化发展。火箭农场江盛兔业养殖基地最初是由养殖大户赵江于2007年创建的。2012年,在兵师工会和河南省总工会援建支持下,团场投资近400万元扶持建成标准兔舍30栋。基地采取的是公建私租的模式,团场给该基地提供150万元贴息贷款,吸引和鼓励职工群众通过租赁的形式发展养殖业。目前有15家养殖户在基地进行规模化养殖,预计每户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该基地年出栏2.4万只商品兔,年可产生经济效益500万元。为了发挥基地规模化优势,提升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由赵江牵头成立了火箭农场江盛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能人带头,大户引领,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带动了东疆片区200余户养兔业的发展,为职工退大田从事养殖提供了好的增收平台。

点赞:9430 浏览:3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