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理由及其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摆脱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理由,提出转变观念,加强认识;丰富内容和形式;规范运转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全面打造良好氛围等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理由;策略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日趋明确,对于高职学生品德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高度重视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它是帮助高职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在指明高职生的政治方向、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行”最为关键,然而当今高职院校在《基础》课的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育人不足的理由,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知与行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效性的发挥。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备受相关专家学者与学校领导所关注,实践教学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摆脱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寻新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机制,大大提高《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重要研究课题。
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1.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定义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育人目标特别是《基础》课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在相关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现实操作、获取知识、理解分析解决理由、培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书育人活动。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参与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一切有作用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在实践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大大提高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
1.2 高职院校《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来实现的。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就是将现成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虽然在理论教学的过程当中会经常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策略,比如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等等,这些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策略都只是在学生自身范围内进行,并不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即实践主体并没有通过物质手段改造客体,因此不能称其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作为《基础》课教学的基本形式,处于核心地位,这样就容易造成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纯理论式教学。理论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目的在于传导理念;实践教学更重于强调主体参与社会生活,在生活体验和身体力行的过程当中理解所学文化知识,并逐渐把政治、思想、道德、法制认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纯粹的理论教学模式,忽视实际,没有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感受和个体特征,应当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从而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前状况分析
2.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高职院校《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加强《基础》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当今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已取得一些成绩,《基础》课实践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实践教学策略灵活多样、不少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组织和实施制度上独具特色。
2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理由及其策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1.1 《基础》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逐渐得到重视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有些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学时安排远多于理论教学学时,但对公共课的实践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渐重视,将其并纳入了实际的教学计划。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有完整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案、实践教学的考评办法,并且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进行教学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1.2 《基础》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形式灵活多样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既囊括了国家对高职生思想、道德、法制等方面的要求,还包括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等。在教学形式上,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部分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参观相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走访穷困地区,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部分高职院校有组织地参与一些贫困或者边远地区的文明教育活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法律咨询等活动;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比如让其协助学校相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各项社会福利的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这些实践教学活动都会对《基础》课的教育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2.1.3 部分高职院校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独具特色
各地的高职院校《基础》课研究了很多实践教学的模式,部分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征、专业特色、以及已有的实际经验,创新了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制订了相关的实施制度,探索出一套适合本院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其实践目的方面,主要是围绕既定的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在其实践形式上,凭借各自的地理优势、名师优势和专业优势,鼓励学生在本校内实践,开辟校内的第二课堂,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广大城市和农村,体验生活。在其具体的实施机制上,结合各高职院校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办学特色,建立起了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领导制度、基地保障制度和考评制度等。2.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理由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和改善《基础》课实践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与《基础》课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还不够完善,在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理由。
2.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理由及其策略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2.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上有欠缺
高职院校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常常在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时赋予实践教学以极高的地位,各级部门、各级领导都声称将实践教学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将实践教学作为本课程、本学院的特色予以宣传,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并未真正落实起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都更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而对于难以量化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往往经费投入不到位、后勤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是影响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因素。由于高职院校对《基础》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最终流于形式。
2.2.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
不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大多选择最容易组织的形式,很多实践教学仅局限于社会调查、演讲、人物访谈等。实践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没有参与热情。《基础》课的理论教学是面向全部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应该这样,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还有不少高职院校,团委、系部、《基础》课的老师各自都在搞社会实践,但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互动,浪费了人力、物力,最终没有达起到应有的效果。
2.2.3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教与学评价体系
首先,对《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师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很难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和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当今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基础》任课教师理论教学任务已经很重,要抽出人力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确困难。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对《基础》课实践项目的评估不够规范、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合理,大大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部分高职院校在安排《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上很随意,最后仅凭学生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给学分,这样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2.2.4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专职教师队伍不足
在高职院校,很多《基础》课的教师缺乏社会历练经验,缺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综合素质,由他们组织实践教学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教学组织中包揽了所有的环节,从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实施、考评、总结等等;还有的教师把内容告知学生之后,告诉学生怎么做,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不少《基础》课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积极,实践教学策略陈旧单

一、有的干脆找各种借口不搞实践教学。

2.2.5 社会对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支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开发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重视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校企联手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却面对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难题,不少学生面对着无处可去的尴尬境遇。在校内,我们要有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我们也要有相对稳定的实践场所,而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普遍缺乏固定的场所。
3 优化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策略
3.1 转变观念,加强对《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基础》课的教育成效不够显著让教育者们清醒地看到,道德规范的纯理论灌输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职学生本身就具备实践教学的思想基础,本课程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体系,而在于对学生道德、法制观念的确立,正确的观念和合理的行为方式养成等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健康有序进行,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任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基础》课中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3.2 丰富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职院校《基础》课要按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延伸课堂,师生互通”的教学思路,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常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达到“提高认识,加强修养,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要依据理论教材,结合高职生的个性来完成,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有针对性。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是各高职经常使用的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影视欣赏、主题辩论、学生模拟讲课、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党团主题活动等形式;校外实践是《基础》课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3.3 规范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运转机制
《基础》课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加强协调,按照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一般可由学院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对《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总体规划、进行科学指导和监督,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推动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健康有序地进行。其次是建立有效的物质保障机制。除政策支持外,各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完备的保障机制,明确组织、经费、目标等方面的制度,使实践教学做到组织有落实,时间有安排,活动有目标,经费有保证。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实际效用,避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必须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构建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
3.4 提高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
《基础》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计划、协调、组织、监督、评价等重要作用,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缺乏积极性,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整体师资建设仍然滞后。《基础》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各级党委和部门,应当要加强对《基础》课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素质不断得到拓展,成为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内行。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弥补自身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
3.5 全面打造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在于高职本身,还要依托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对于政府而言,《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国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除了政府层面的重视以外,我们还需要全社会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从实践教学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广泛,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从宏观教育力量上来讲,《基础》课实践教学应积极探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系统去实施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的成长教育,其次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最后有力提升学校的“应然”教育。全面打造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最终实现《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深思[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责任编辑:刘帅]

点赞:32081 浏览:13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