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财政人员如何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A
摘要: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十分必要,本文从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作用、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理由及相应提出的策略举措等四个方面着手,研究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专项资金管理;重要作用;主要理由;措施

一、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及地方财政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措施,财政部门安排了大量的专项资金作为资金保障来兑现政策,财政专项资金在稳增长、促销费、保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理由,如资金安
排零星分散、多头申报、项目计划下达较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严重脱节、监督缺位等。因此,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很有必要。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缓解资金供需矛盾,提高政府统筹调控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理由

(一)缺乏对专项资金的科学界定。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包括财政在内的政府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界定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这就直接造成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混乱,往往造成部门预算无法列支的经费挤占专项资金,影响专项资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在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不断精细化、标准化的要求下,近年来部门预算的编制依据、审核标准和审核程序不断规范化,而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仍比较混乱,预算编制工作没有统一的规划,在预算编制中缺少对经济运转状况的科学预测,预算编制内容粗,只到大类不到具体项目,没有前期调研,没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论证把关,存在严重的拍脑袋“造预算”现象。单位存在尽可能放大预算数,先报了再说,少报没预算没钱花,多报大不了不花或临时找项目花的心态,这就造成专项资金的冗余浪费,也导致无法保障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到真正需要支持的项目和工作上,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大打折扣。
(三)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严重。预算执行中预算调整频繁,一是由于预算编制过程中项目未细化、项目未考虑完整,调整项目明细、追加项目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预算执行缺乏刚性,部门通常走“特事特办”的路子,找领导签字,搞特批,造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局面,财政部门很难平衡预算,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长此以往,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甚至造成存在大量的违规现象,无形中造成资金的浪费。
(四)预算执行时间点过于集中。由于预算编制内容粗,只到大类不到具体项目,大多预算资金都是在执行中找项目,而后再下达、执行,因此导致大量的专项资金往往在第四季度甚至12 月份才能执行。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由于当年没有找到合适项目,预算年度结束前不能拨到具体项目形成实际支出,只能拨到预算部门和预算单位,造成大量的资金结转。这种“以拨代支”的方式,看起来当年预算得到了执行,实质上没有形成支出效益,使有限的财政资源被闲置、浪费。

(五)专项资金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预算监督体系

1. 从财政外部而言,尚未建立对财政运转的实质性权力制约机制。从外部来讲,目前对专项资金的监督主要是人大、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及社会民众。
2. 从财政内部而言,尚未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的机制,监督效率难以保证。长期以来,在财政部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的设置尚未实现分离,存在重叠交叉。通常是一个财政职能处室既管预算编制,也管请款审核,还负责对资金使用的监督。这种设置,导致主要精力往往都放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上,很难抽出精力进行有效监督。另外,这样的设置无法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约,财政部门内设监督机构从根本上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监督几乎不可能。

三、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一是需要科学界定专项资金使用的范围。目前存在部门预算无法开支的经费挤占专项资金的情况,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种现象可能会日趋严重,因此,有必要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明确使用原则和具体管理办法。
二是需要健全专项资金内控管理制度。健全财政内部专项资金制约制度,明确规定专项资金的审批权限。建立预算核定、预算执行等方面的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科室),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在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同时,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和安全。
三是需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程序。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实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进一步推进依法理财,必须将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批准、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程序,通过程序化和制度化来规范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减少专项资金预算的随意性,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用。同时不断增强预算的透明度,逐步形成专项资金预算的披露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支出项中多数为专项拨款,不但项目数量多,项目资金量大且单个项目涉及的资金量也有增加的趋势。为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
(三)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优化财政扶持方式。目前,无论是还是地方每年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并且这种趋势仍将保持一段时间。财政专项资金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大,而且存在老政策不取消、新政策不断增加的现象,造成财政资金使用面广而散的现象,存在财政资金扶持撒胡椒面、没法突出重点的弊端,资金使用绩效无法保障。在资金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下,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扶持方式是规范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用的重要保障。
(四)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纳入制度化建设。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化建设是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目标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夯实政策制定的基础。从宏观调控、全局高度,出台财政政策,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延续性;既要体现原则,又要有可操作性,切实发挥好财政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宏观调控职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次要确保制度的刚性。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具体化,抓好责任落实,把制度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和关键点都要一一明确,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最后要抓好制度反馈。根据实际操作中发现的理由,结合实际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政策制度,保证制度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形成倒逼机制强化监督。随着财政专项资金量的不断增加,及很多地方财政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来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性,但实际评价的应用效果不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丰富财政监督手段和策略,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最后,还需要重点探索加强监督预算编审环节,虽然目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是采取零基预算的编制策略,但从专项事业开展的延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来看,完全可以从以往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来监督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建立健全循环财政监督机制,使预算变得更为合理、科学,成为真正作用上的“阳光预算”。
参考文献:
[1]孙旭.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及策略[J]. 现代经济管2011(07).
[2]李颍卓. 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创新财政监督理念[J]. 商场现代化,2010(25).
[3]吴铁君.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及策略[J]. 现代商业,2011(21).

点赞:32521 浏览:14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