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深思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探索推进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改善政府管理又一次革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而且能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还能加强外界对政府部门的约束,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运转效率。只有提高政府财政预算绩效,政府才能真正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要把推进政府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关法规,依法有序地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同时建立起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
关键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1001-828X(2014)010-00-02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定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作用。

一、预算绩效管理对政府改革的作用

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实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化、操作化,是建设高效、廉洁、责任政府的核心内容。
首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当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理由,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人员臃肿、效率不高、考核体系不健全;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预算绩效管理强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成本,并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内容和作用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公共支出管理本身,涵盖了政府整个公共管理范畴。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理由,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其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政府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社会效果,在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中,体现在预算资金分配上就是部门每年的支出要与其取得的产出和成效挂钩,上一年的表现会影响下一年的预算拨款。部门申请资金必须依据其职责,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准确计算达成目标所需的资金,力求避开浪费。“谁支出谁负责”的基本原则,使预算部门申请财政资金时变得谨慎,从而增强了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同时绩效管理强调把居民看作顾客,要求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从满足顾客需求出发,因此,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强化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观念,强化政府对公共资金使用结果的关注,使政府机关人员追求办事效果,激发政府的活力,使政府行政变得更加务实、有效,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
最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增加政府的透明度。预算绩效管理形成的一套量化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为社会和公众监督政府行为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推动政府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选择

任何制度创新的改革方案,都需要寻求某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选择。以下是预算绩效管理较为完整的工作制度框架,为绩效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1.建立事前目标申报审核和立项评审机制
目标是一切管理的源头,事前设立并审核绩效目标是对工作职责和任务的一个“自省”过程,是部门(单位)明确支出责任的过程,是全面、系统和本质深思自身工作成果的过程。缺少了这一过程,就谈不上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执行的进度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事后的绩效评价也就没有了依据。
2.建立事中绩效报告和跟踪监督机制
开展事中绩效监督是预算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事中绩效监督可以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尤其是预期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从而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进一步落实支出责任,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
3.建立事后评价工作机制
即建立部门(单位)自评、财政部门重点评价,机构评价等多层次评价组织体系,并逐步把评价范围扩大到所有公共支出项目。设计了一套规范的绩效评价操作策略和程序,让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相关机构懂得如何评价,如何操作,逐步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内化为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方式,这是公共支出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换的重要一环。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理由

总体上看,预算绩效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改革才刚刚起步,仍然面对不少困难。
一是绩效评价只能针对单个项目或某一部门,不能反映项目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从更高层面上,对整个财政资金在不同领域进行分配的情况,或者说,对整个财政盘子、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无法进行评价。
二是由于缺乏审核标准,对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等理由缺乏必要的分析,因此很难判定部门的绩效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目前开展的绩效评价对财政支出的长期影响关注不够,评价结果只能停留在学习层次对改善项目管理提出倡议,还不能从战略层次对项目选择、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正当性进行分析评价。
四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政府绩效考评的互动联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的拉动作用还未充分体现。
五是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步伐。否则会影响绩效管理的进一步推广和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点赞:3707 浏览: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