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化、财政支出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在统计上比较全面地描述中国城乡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根据Lewis的二元结构理论和Lipton的政府财政支出具有偏向城市的理论,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了城市化和政府财政政策对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和财政政策都是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作用大体上是相反的。城市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而财政政策通常会扩大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关键词:城市化;财政支出;城乡公共服务
1000176X(2014)09006408
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特征。从产业的角度看,这个特征表现为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差别,而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看,还表现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近些年,后者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特别是对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的研究[1]。但是,除了收入差距外,城乡之间在基本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然而,目前对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还比较粗糙,有些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主观判断和缺乏实证根据的政策倡议上。部分理由是对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因素的理论研究结果比较模糊,例如,有研究认为,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但是,人均GDP在模型里面不能简单地视为外生变量,因此,研究结果的模糊性导致没有清晰的政策含义。部分理由则是数据的匮乏,例如,虽然国家统计局从1992年就开始公布城乡死亡率的数据,但从2009年才开始公布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的数据,2011年才公布有关城乡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支出的数据。这个目前状况导致很难更早地获得有关城乡福利差距的完整数据。
本文基于最新数据,在统计上比较全面地描述中国城乡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并根据已有的经济学理论,将城市化和财政政策作为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城市化和财政政策对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产生何种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笼统地说,城市化和财政政策都是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作用是相反的,城市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财政政策通常会扩大差距。但是,当具体到用不同的指标或维度来衡量城乡公共服务差别时,这两个解释变量的作用方式有时是不同的,例如,城市化对缩小农村与城市5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财政政策在统计上作用上没有影响。再如,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农村与城市新生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差距,但城市化的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然而,这两个变量有时会同时产生影响,例如,城市化和财政政策对于教育支出在城乡普通中学和小学分布差异的影响都呈非线性关系。这些研究结论意味着,对于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城市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存在着多种组合。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基于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和Lipton的财政政策具有城市偏向的理论,识别出两个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解释变量:城市化和财政政策。第三部分,有关数据来源的说明和用不同维度衡量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统计描述。第四部分,城市化和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作为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研究它们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模式。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果。

一、理论理由

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是城乡福利差距的一个重要部分。有两个基础性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解释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变化的理由。一是Lewis模型[2]。他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劳动力剩余阶段和劳动力短缺阶段。在劳动力剩余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丰富,而且对城镇部门的供给曲线具有弹性;在劳动力短缺阶段,农村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在两阶段的拐点,市场决定的城镇工资水平和反映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农村收入都开始上升。但在达到Lewis拐点之前,如果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城镇的工资将高于市场决定的水平,城乡收入的差距较大。在达到拐点之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上升,城乡收入的差距也随之缩小。
在应用的作用上,Lewis模型在概念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扩展:一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是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城市化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不仅表现为收入差距,还表现为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之间不仅收入差距会缩小,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会缩小[3]。例如,给定医疗卫生服务存在较大差别,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均享受的医疗和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水平会相对下降,而农村因为人口减少,享受的人均医疗和卫生的服务水平会相对上升,最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逐渐缩小。保持Lewis的理论框架并将其在概念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我们得出一个可以实证检验的关系: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重要因素,二者呈反向关系。
另一个基础性的理论框架来自于Lipton的思想[4]。二元经济结构下,政府通常采取各种政策来支持经济发展。给定城市化水平或劳动力的流动,如果政府支持发展的政策在城乡之间分布是不平衡的,且有利于城市,那么城乡之间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就会扩大。反之,如果支持发展的政策有利于农村,城乡之间在收入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就可能缩小。Lipton提出了政府政策具有城市偏向的观点。按照Lipton的解释,政府涉及城乡之间的政策主要包括政策和支出政策两个方面。扭曲或压低农产品的有利于城市工人,从而有利于城市工业的资本积累。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更接近于市场定价,扭曲的状况会得到部分矫正,但支出政策的偏向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在政策取消后成为更重要的城市偏向政策。这种城市偏向的政策表现为:在交通、教育和医疗方面,政府的政策更偏向于城市,而忽视了农村,从而导致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趋于扩大。这样我们就得出另一个可以实证检验的关系:如果存在城市偏向的话,政府在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会向城市倾斜,从而扩大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点赞:16943 浏览:7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