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理由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本身存在退休金替代率高、增长机制过快和基金缺口大的现实情况。这根源于机关事业单位采用区县级低层次统筹的理由,造成了地方财政兜底压力、缴费比例差距大和退休人员待遇参差不齐的明显弊端。如果经省级统筹进而进行全国统筹后,有助于增强调剂功能,并建立统一、严肃、科学、公平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为后期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一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笔者提出了三方面粗浅的倡议以其抛砖引玉。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统筹层次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统筹情况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双轨制,企业按照社会保险原则建立,养老金分别由单位和个人按照固定的比例缴纳,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基本为50%左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退休制度,参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退休前在岗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通常可达到60%到70%的高比例,替代率普遍过高。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主要是根据统筹基金收支状况并考虑物价因素适当调整。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十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目前已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但与机关事业单位相比仍有较大距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主要参照在岗工资的60%-70%比例进行同步同期增长,单次增长幅度比较大,引发民众不断怨声载道。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的弊端

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区县级统筹,统筹层次低,受财政体制制约,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现象越来越突出。

(一)现收现付造成地方财政兜底压力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费用完全是由财政负担,未从个人工资账户相应扣减,导致个人负担轻、财政负担重的畸形倾斜。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仅根据参保人员工作年限及其退休前上一个月档案工资计算养老待遇,最终数额与其个人实际缴费贡献多少、缴费期限长短都处于脱钩状态。而且多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统筹基本上是实行现收现付方式,完全没有历史积累,造成资金缺口只能由地方财政全部兜底的现实压力。

(二)地区间的养老缴费比例基数存在差距过大的理由。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在本县市级进行统筹,每个地区均可制定本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政策,造成政策差异过大。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发达地区养老金普遍偏高、落后地区养老金入不敷出,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之间也造成了地区间的不公平,有损国家统一机关养老保险制度应有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同一地区机关事业人员退休待遇参差不齐

在同一地区机关事业人员的退休待遇也是大相径庭的,主要理由不是在于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是退休前职级待遇和特殊身份的不同。退休前职级待遇较高的,档案工资就比普通公作人员标准高,后期普调上升在职人员工资时,若参照70%的比例职级较高者在增长幅度上更胜一筹,连续累积后必定高过普通工作人员很多。另外具有特殊身份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能获得较高的养老保险待遇,如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满30年的、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的、省级以上劳模等,客观上增大了机关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

三、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重要作用

未来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势必融入全国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双轨制必将被打破。但在改革的路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统筹应当先从提高统筹层次上进行单项突破。在提高至省级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统筹发展,最终融入全国养老保险统筹之中。
按照保险原则的大数法则,统筹层次的高低与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的大小成正比,统筹层次越低抗风险能力越弱。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只能自求平衡,使养老保险的调节功能难以发挥。统筹层次的提高,可以统一参保范围、参保对象和待遇支付标准,解决因政策不统一而造成的不平等理由,也有利于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监管。从长远来看,这是大势所趋。只有达到省级以上统筹,才能实现从现收现付制过渡到基金积累制,增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四、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有关倡议

(一)做实个人账户部分

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需要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在低层次统筹不断巩固完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的前提下,走逐步提高的路径。因此首先要做实养老保险的个人部分,使其不仅仅有账面余额,更要有实际资金到位,避开出现“收支倒挂,寅吃卯粮”的现象。要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规划,不能采用缺多少补多少的死板模式,要亡羊补牢、未雨绸缪,适当增加对社保基金的投入比例,中省市各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填补承担兜底责任。

(二)合理科学界定好各地区基数比例理由

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科学界定好各地区的计算基数理由,减少发达地区参加全国统筹的思想顾虑。配套出台全国性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强制性地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养老保险统筹工作,形成一个从基金统筹、征收、发放、待遇审核、转移等都有章可循的良好局面。同时必须采用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强大的网络技术,达到人人参保、应保尽保的目标。

(三)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资金充盈率

只有实现全国统筹,才能实现刚性政策、强硬手段进行基金征缴并实行地区间必要调剂。今后在增加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要逐步明确、提高个人缴费比例,逐步降低减轻财政负担,将多余的资金能力用于统筹账户余额不足的不断累积。同时中省市区要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投入力度,保证养老资金高层次统筹后的实际充盈率。严格把好基金支出关,防止基金任意流失现象。
总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是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统筹层次才能 规范工作流程,才能充实基金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改革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皎海.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纳入全国统筹的必要性[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4月期
[2]余宏珊.稳定可靠的基金筹集机制: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基金抗风险的保证[J].山东劳动保障,2005年第12期
[3]郑居岩,沈晓林.增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J].山东劳动保障,2008年第05期

点赞:24773 浏览:10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