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城镇化下农业保险发展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保险发展将进入黄金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民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将使农业保险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促使保险组织创新保险产品;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要求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并且将优化农业保险供给。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分析未来农业保险发展可能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保险;农村金融
1673-291X(2014)24-0064-02
引言
回顾历史,20世纪十年代是中国农业保险的试探期;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是中国农业保险的停滞时期;2003—2006年是中国农业保险的过渡期;2007年之后,政府把农业保险纳入政策性范畴,农业保险发展再现生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保险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目前,关于农业保险的前瞻性研究较少,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农业保险的经济属性和法律政策分析。本文试图站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目前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深思农业保险发展,以期形成对农业保险研究的文献补充。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城镇化与保险发展做了一些研究。代宝珍、毛宗福(2010)[1]对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理由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李俊(2012)[2]基于城镇化、老龄化的背景,从财务角度分析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理由;徐志峰、温剑波(2013)[3]着重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突出理由,提出发挥商业保险机制作用等。本文分析则专注于城镇化与农业保险。
新型城镇化实现的是“人”的城镇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将首先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土地的流转,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的迁徙流动,新的产业集聚形成等。这些具有历史性的经济格局变迁,必将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在笔者看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加快农业保险在保险产品和保险组织等方面的发展。具体而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民风险管理意识的觉醒带来保险需求,这要求保险组织创新保险产品,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及农业保险的发展则要求保险组织在金融服务形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创新。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保险发展

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小片土地深耕细作,这与现代农业保险的市场运作方式格格不入。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往往愿意风险自留,靠天吃饭。在未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小规模的生产充分分散了风险,新型城镇化下农业保险发展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风险单位较小,农户对保险需求低;而在出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风险集中,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农户损失严重。这也正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经济发展中,商业保险羸弱,历次灾害靠民政的理由。这与古代西方以海上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中,保险作用突出形成鲜明对比。
在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将逐步脱离土地,实现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结果是形成家庭农场、农业生产大户、农业互助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的农村生产组织形式。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将转变以往农业生产方式,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并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改良农业[4]。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提高了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及支付意愿。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动辄千亩甚至数万亩,物化成本和经营管理及人力成本较高,农业生产即使部分受灾,其给农业生产主体带来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因此,规模化经营下,农业生产主体无一例外地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格外迫切。根据田野调查表明,规模化生产农户的农业保险支付意愿远高于家庭生产农户[5]。钟甫宁、纪月清(2009)[6]保守估计未来五年全国的农村土地流转率在30%左右,这30%的土地上的农业生产主体都会有农业保险需求。据此推算,规模化生产将至少产生20%~30%的农业保险增量需求。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产业化既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和销售的产业化,同时也包括农村服务业,特别是休闲、旅游业等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强调一体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逐步转变以往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生产模式,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整体达到无缝化连接状态。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农业龙头企业的参与。比较常见的是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定点收购,比如肉类加工企业对生猪等牲畜的定点收购,饮品生产企业对鲜果的定点收购等。另一种是农业龙头企业自建农产品生产与供应基地,比如河南省的双汇集团自建生猪养殖基地。这两种方式都会推动农业保险的增长。为了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农业龙头企业一般会要求定点供给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或者龙头企业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7]。对于保险组织来说,可以针对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发推广诸如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产品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
农业产业化同时要求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各地区可根据自身地理条件及水文状况,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组织生产,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生产基地。比如河南省新郑大枣、山东省金乡大蒜。区域化的生产可以形成种植、生产加工、外贸和旅游的产业链,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同时也为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便利[8]。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业企业不仅对传统农业保险产品有强烈的需求,而且随着企业的壮大会不断提出新的农业保险需求。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一般倾向于推动企业全面保险。在保费收取、政府补贴和理赔纠纷中积极协调。另外,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贸易,还会有其他的保险需求,比如出口信用保险、产品责任保险等。

三、农民风险管理意识与农业保险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显著特征是“人”的城镇化,明显区别于以往的“造城运动”,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如何让这些新型市民均等的享有教育机会、医疗服务和养老保障等社会资源,这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农民将转变以往为自己劳动的局面,变身为社会劳动者,人力资本意识逐步得到唤醒。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促使农民寻求对不确定人力资本价值的保障,而保险即为首选保障方式。农民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将大大增加农业保险需求,唤醒农民的全面风险保障意识[9]。新型城镇化下农业保险发展相关论文由{#GetFullDomain}收集

点赞:5843 浏览:2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