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1578(2012)06-0133-02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整整三年时间,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一边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一边进行实践,既感受到语文新教材的变化之大,内容之新,但同时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带着这种种困惑,笔者重新思考了语文及语文教学。
1 关于语文及语文教学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界定语文的课程性质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面对这个课程性质的界定,我想最关键的一句话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文”字有这样几个层面的解读: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工具性应该体现在学会认字、组词、造句,继而可以写文章。当前对待高中语文学科有这样两种倾向:(1)语文教学成为语文考试的附庸;(2)语文教学成为漫无边际的海聊。现在高中语文在各个学科当中处于很弱势的地位,很多理科老师这样教育学生“你们一定要好好学语文,不然连理科题目都读不懂”。试想,我们学语文难道仅仅是为了读懂别的科目的题目吗?恐怕不是的。“文以载道”“传播思想”“传承文化”还应该是语文应该承载的责任。近年来,没有一门学科像语文这样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巨大的成绩包含着巨大的问题,空前的成就受到空前的批评”。面对我们人类细微的内心,语言显得太粗糙了。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很多内心的细微感受实际上是靠语文的“共鸣”。
重新认识了语文,就对《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的说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句话中“语文素养”是核心内容,包括各种能力和素质。第一是达到听说读写的两个层次:准确与优美。语文不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审美。第二就是在听说读写中成长。我们的心灵在语文中得到滋养,人格得到修炼。高尔基说:人的仪表、语言、行为都应该是美的,只有美丽的灵魂才能表述出美丽的语言。语文应该是由内而外的美丽。懂得了语文是什么,就能有目的的开展语文教学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分数,为了高考。这样做就太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学生长期的心理与思想的成长。因此,老师不应该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语文教师的天职。
2 关于新课改与高考
现在高中语文新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平均一学期要上两本书,高中三年要上十本书左右,量非常大,新课程确实丰富了语文内容,但也面临着新的困惑,比如量太大,很多时候都在赶课,反而吃不透教材。而现在高考既是目前选拔人才的最好手段,但也存在很多弊端,新课改与高考本来是应该没有矛盾的,它们的矛盾是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正确理解课改与高考的目的而出现的问题。好的语文课和好的语文老师的标准到底如何界定?答案可能不止一种了。对构筑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产生积极意义的课就是好的语文课,能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引领作用的语文老师就是好的语文教师。
思考了以上两个问题,笔者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有了更清晰思路,那就是——高中语文课程校本化的实施。
“校本化”是指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使用,指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情在使用现行教材时进行的相关处理。高中语文课程校本化的总体思路是因材施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2.1根据教材设计方案实施教学
三年近10本书的学习,基本上是以模块进行。我们可以这样分类处理教材,每册书的内容无非是可以分为文言文、古典诗歌、现代文及其他类的文章。在教这些内容的时候又可以做如下一些处理:
2.1.1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等文学经典是古人的必读之书,他们写文章时引经据典无外乎是因为熟读经典,甚至倒背如流。熟读经典自然就会写文章了,因为每一篇经典之作都堪称一篇上好的写作范文。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采用精粗结合、教学并重的方法。比如,在教《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这样的文章时,因为涉及较多的典故和思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就应该以讲读为主。在叫《张衡传》《廉颇蔺相如传》这类文章时,就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自学指导,组织讨论,这样多元推进使学生获得自学的能力。
2.1.2古典诗歌教学
古典诗歌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品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一书中就采用了三个单元,主题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事;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品读诗歌关键一个字:“境”。进入那种情境,进入那种状态,相当于完成一次时空的穿越。比如:“月亮与离别”。为什么古典诗歌中写离情别绪的特别多?为什么古典诗歌中月亮这个意象总是与思乡怀人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经典的诗句都与离别有关。教学时引导学生穿越到古代,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离家五十里就有可能音信全无,往往夜不能寐,出门抬头眼见那一轮熟悉的明月,怎能不百感交集?这种穿越就是一种身临其“境”,就是体会古人的感受。同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古人的情怀。描写古人的爱情和婚姻的文章,如《氓》《孔雀东南飞》;描写古人爱国情怀的文章,如《采薇》《离骚》;描写古人理想和抱负的文章,如:《短歌行》《归园田居》。从古至今,很多东西都变了,但也有些东西亘古不变,比如上面这些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2.1.3关于小说阅读
当前的一部分学生对经典小说缺乏兴趣,有兴趣的同学面对大部头也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微型小说方面的指导。微型小说短而新,更能有效训练学生阅读和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808so.com
仿写。
2.2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方案实施教学
2.2.1根据学生情况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环节
比如教到优秀的描写景物的段落时,可让学生根据本地情况仿写片段,巧妙的设置提问,启发的环节。
2.2.2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设计方案
比如在教《雷雨》《哈姆莱特》时让学生演课本剧,在教中国古典小说时,开“学生百家讲坛”等。
2.2.3根据学生情况开展课外活动
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的写作。在班里组织文学社,讲诸子百家时可以组织国学社,讲《李凭箜篌引》《琵琶行》时,可以在班里组织一场音乐会,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也能体会文中音乐的效果。
2.3根据教师的情况,设计教案实施教学
一个语文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比如有的教师朗诵好,就应该经常范读课文;有的教师文采好,就应该写写下水作文,充分的发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美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具有语文之美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这应该是许多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美境界。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充分的发觉语文之美,才能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有声有色。高中语文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能让我们目标明确,更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

点赞:20386 浏览:9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