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视阙下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微博微博文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愈发凸显出来。微博促进小众表达向大众狂欢发展、微博促进新的传播方式的变革、微博为公益事业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大众传播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

一、微博有利于小众表达向大众狂欢发展

著名学者汉娜·阿伦特认为公共领域是彼此争胜的共同世界,“公共领域里每一个人用他的人格和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微博所建构的公共领域是大众言说的空间,具有广泛的公开性,甚至个人隐私一旦进入微博这个公共领域也会有可能演变成公共事件。微博作为一个共同的小世界,将众人凝聚在一起,成为广大公众的言论表达的纽带,也为公众提供了开放、平等的互动平台。
传统的媒介文化,由于传播者和受传者彼此的局限性,很难实现公众之间信息探讨的互动性。微博则为大众的参与提供了平等性和开放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原则上是向所有公民开放的。这个公共空间为公众提供了平等的、公开的话语平台,任何一个主题都能够转变成开放性的文本,社会公众在共建主题过程中实现言语的狂欢。全部的发言者从“文化批判的大众”转化成了“文化消费的大众”,广大公众以参与的姿态对个人利益进行大胆的表达,实现言语的狂欢。Web2.0时代的微博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姿态是对传统精英文化的解构和戏谑,微博是公众共享的媒介空间,为公众提供广场式的交流平台,所有交流者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传统的文化逻辑被消解,权威化的制度被打破。公众以自由、平等的方式开展沟通,交流的话语形式丰富多彩,打破了传统小众文化所推崇的话语客套和权威,微博的话语形式体现出个性化、日常性的特点,易于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并且为微博文化本身增添了亲和力。在这个平台上,公众自由地建立话语关系,打破了传统中心化的话语方式。微博狂欢化的语言是大众语言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小众文化庄重严肃的语言,这一整套话语体系与传统话语是交错并行的,对传统话语形态带来了冲击,这种新的大众话语模式体现出丰富的个人色彩。
对话性是微博文化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介文化的显著特性。对话性也是狂欢节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等级的人用平等的姿态交流。在微博平台上交织着多种声音,每个对话者带着各自的价值观独立地交流。微博文化具有狂欢化的典型特点,即语言杂多、中心夸大、平等交流等,远离了小众文化的权威色彩,这种狂欢色彩是广大公众所共享的。

二、微博有利于促进传播模式的变革

单向传播发展为双向甚至多向传播。在微博世界里,传播的主客体的区分不再重要。传播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是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为一体的,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同时也是传播媒介,每个用户都成为了微博信息传播的驱动力。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体现出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个性化。
个人传播与组织传播并行。微博,是一种多种传播模式相互融合且独立存在的新型传播媒介。在微博传播中,个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相互存在、相互促进,既有个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单行的传播模式;又有个体与组织相互协助传播,良性促进的传播模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在微博的世界里,都有广阔的空间和自己的一片天地。
微博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多,新闻发布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普通公众都能够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它大大加速了“全民新闻运动”的进程,改变了传统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使其变为信息的“节点”,而不再是信息的“终端”,在新闻媒介存量不变,增量改革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微博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整合,有利于传媒业找到正确的逻辑和方向,促进自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共同发展。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媒体呈现出新的传播状态,它由以往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变为现在的多点对多点;它所传播的“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它使每个公众都转化为大众传播的主体,使大众传播体现出“小众化”的特点;它能够同公众广泛的建立联系,并且体现出交互性和跨时空的优势。
媒介社会化从本质上来看是人的媒介化,每个受众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博客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时代,这种自媒体态势更加凸显。微博的世界里,每个手中都能够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最快的表达自源于:硕士论文www.808so.com
己对生活的感受,最短的时间内同他人开展信息交流和互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实现了完美融合,广大公众因此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实现了及时传播信息的需要。媒介融合使我们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传媒世界,公众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一句从大众传媒获取的信息来指导实际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

三、微博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平台

微博具有广泛的受众和强大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的商业组织和慈善机构青睐。这些赢利或非赢利组织,都在逐步利用微博来进行自我宣传和理念传播。而微博不同于传统媒介,其议程设置职能相对微弱,使用者选择性强。“微慈善”是微博内容的主题之一,即通过微博来做慈善事业。微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慈善活动上可谓“低投入、高回报”,只要轻点一下鼠标,转发一下就算参与了慈善活动。名人是其中的意见领袖,由于他们具有巨大的关注者,每个信息都会引来成千上万次的转发,从而引起关注最终得到解决。例如,2012年3月,深圳博爱医在其医院微博上发起爱心转发活动,每转发一次微博,该医院就捐出一元钱,帮助穷困家庭意患者,100万元人民币封顶。最终这条微博被转发了一百万次以上。
在特殊时刻,微博还可以成为解困救难的有力工具。微博虽然是虚拟世界的产品,但它却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延伸,加快了网络实名制的进程。在微博世界,每个人平等地拥有发言权、交流权、分享权,传奇不再神秘,同时,每个人也都可能成为传奇。
注释:
李美敏.从小众欣赏到大众狂欢——解读WEB2.0时代的微博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2年1月
马君.微博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3] 王婷婷,孙志伟.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新闻界,2011(8)
作者简介:王婷婷,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教师。

点赞:24467 浏览:10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