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临床护理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中的应用效果。
策略: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住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舒适度。
结果: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0.002,P<0.05,且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X2=8.89,P<0.05,差异明显。
结论:给予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有效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术后 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430
1671-8801(2014)03-0280-02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较有效的一种策略,但术后穿刺点止血较为重要,临床多由于加压力度掌握不准,不能根据末梢动脉搏动情况调整压力,导致血肿、假性动脉瘤以及动静脉瘘等发生率极高,且费时费力[1]。我院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并给予有效护理,收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住的冠心病患者80例,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7.8±0.8岁,病史6年~25年,平均14.6±1.2年,所有患者均经皮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均无手术禁忌症,术后均由专人负责给予动脉压迫止血器(引用加拿大恒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K-A型)进行止血,术前均无感染、肢体缺血、血肿、皮肤坏死等情况。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手术时间、术式、所用药物及器械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策略。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
1.2.1 心理护理[2]。向患者讲解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治疗目的、优势以及基本操作过程,患者进行此治疗的必要性,详细讲解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止血原理,与其它止血策略对比的优势所在,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争取早日康复,并指导家属给予必要精神支持与鼓励,树立患者治愈信心。
12.2 术前指导。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指导,包括术侧肢体的屈伸、床上排便、有效咳嗽、排痰等。
1.2.3 术中护理。术中多观察患者表情变化以及询问患者不适,通过播放轻音乐、交谈等分散患者注意力,通过肢体语言给予患者无形力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时根据患者所述不适给予必要调整。
1.2.4 术后护理。①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术侧肢体绝对制动3h,帮助患者对术侧肢体受压部位进行局部按摩,避开牵拉穿刺部位及止血器。②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后,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并保证敷料干燥清洁,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治医生,给予处理。③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排便,避开术侧肢体大幅度活动。对于大便干燥患者给予开塞露等药物帮组排便。咳嗽严重者给予必要镇咳药物,同时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帮助患者有效排痰,避开其呼吸道感染。④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疑惑及不适,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主治医生。⑤去除止血器后,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等形成,确定无异常后帮助患者下床活动,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并逐渐恢复患者主动运动,早日恢复正常生活[3]。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舒适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周内并发症,包括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迷走神经反射。护理舒适度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由专人负责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术中、术后患者未出现痛苦面容,无明显疼痛,术后未出现腰酸背疼、排便困难、肢体不适等为舒适;术中、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痛苦面容,但可忍受,术后出现轻微腰酸背疼、肢体不适等为基本舒适;术中、术后患者均出现明显痛苦面容,疼痛剧烈,术后出现腰酸背疼、排便困难、肢体不适等为不舒适,其中以舒适与基本舒适定义为舒适,计算舒适度。
1.4 统计学策略。采用SPSS15.6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基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给予护理组综合护理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32.5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0.002,P<0.05,具有明显差异,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绞痛、劳动耐力下降、心悸、气短等,严重者引起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4]。冠状动脉介入术为目前治疗冠心病较有效的策略,临床多数选股动脉为介入治疗入口进行穿刺,而我院选择桡动脉穿刺,同样具有简单、易行特点,且护理更加方便,术后穿刺点止血策略临床常用有人工压迫止血、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沙袋压迫止血等,但效果均不理想,易出现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效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是直接对穿刺点进行力度均衡、稳定、牢靠的压迫止血,可根据足背动脉搏动及穿刺点出血情况自行调整压力,穿刺点以敷料覆盖可清楚、及时观察渗血情况,及时给予处理。由于压迫力度均匀、稳定,止血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轻了患者腰酸背疼、排便困难、乏力等不适,使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避开了静脉血栓的形成[5]。
在运用动脉压迫止血器中,患者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诸多心理及生理不适,影响患者治疗配合度及身心健康,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组在运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首先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用途及可靠性,消除患者顾虑,使患者以放松、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术前对术后制动、床上排便、咳嗽等进行指导,为术后恢复进行准备。术中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术后护理为推动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患者术侧肢体完全制动,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等形成,观察敷料有无渗血,帮助患者床上排便、咳嗽等,并对受压部位进行局部安抚,以推动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去除止血器是采用逐渐减压策略,并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彻底去除止血器后,确定穿刺点无出血后鼓励并帮助患者下床活动,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结果显示,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后,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舒适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具有明显差异。
实践证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后,明显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护理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度,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中具有高度可行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黄慧芳,黄燕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三种股动脉压迫止血策略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451-453
[2] 杨海芳.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76-77
[3] 涂金娟,周莲.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血管压迫器并发症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4):350-351
[4] 张藜.PCI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73-475
[5] 陈黛琪.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4):203-204

点赞:27325 浏览:12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