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20试述3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气温回升,小麦已经返青,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此时期是小麦营养器官与旺盛生长并进时期,也是小麦变化大、生长快、需水需肥量大的时期,更是加强管理促苗转化、决定亩穗数和形成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今年小麦越冬苗情较好,但是?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理由及不足:一是去年冬季寒潮来得早,持续低温时间长,造成冬前积温偏低,小麦提前越冬;冬季阴天和雾霾天气时间长,光照时数少;麦苗生长量不足,群体偏小。入春以来,没有一次大的降雨雪过程,土壤深层墒情较差,雾霾天气多,光照一直不足,气温忽高忽低,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同时,生产中还存在一些理由,如:有的麦田播量偏大,麦苗生长细高,不利于预防春季冻害。二是秸秆还田和旋耕播种镇压不实的麦田,杂草多、高产区纹枯病危害较重,地面蒸发量大,土壤跑墒快,加之冬季雨雪较少,有些地方旱象有所抬头,也存在早春低温冻害的隐患。三是麦田化肥施用量少,有脱肥现象。四是个别麦田播量偏大,基本苗多,分蘖少、次生根少,易造成后期倒伏。五是病虫开始发生危害。晴好天气处在阳坡和背风处的麦田有小麦红蜘蛛、小麦苗蚜活动为害,同时发现有益虫七星飘虫等活动,有利于消灭害虫。但是,春季小麦生长回旋余地大,加上小麦播种基础较好,只要管理及时到位,苗情仍有较大的转化空间。因此,今年特殊的苗情和气候特点,倡议农民朋友要迅速行动起来,加强春季麦田管理。春季麦田管理应以看苗情科学分类管理,调节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壮秆大穗,保穗数、增粒数为主,以中耕、镇压、追肥、防病治虫为,以多成穗、成大穗、防倒伏为中心,因时、因苗、因墒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巩固冬前分蘖,推动分蘖成穗,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为此,特提出2013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如下:

一、早春普遍中耕,增温除草保墒

早春的麦田应抓紧时间中耕1-2遍,不仅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且还能提高地温,推动麦苗返青早发,稳健生长。弱苗麦田,要浅锄,防止伤根和压苗。
同时要搞好春季镇压,镇压可以压碎坷垃、弥封裂缝、塌实土壤,还对提高分蘖成穗率和蹲实基部节间预防倒伏有一定的作用。镇压时注意压干不压湿、不压冻,选择晴天中午时进行。
特别是无水利条件的旱地,要做好保墒工作,保墒就是保产量,要先镇压后中耕,达到上虚下实,起到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因地因苗制宜,分类科学管理

春季管理要看天看地看苗情看墒情,科学分类,合理运筹肥水,按照先管弱苗田,再管旺苗田,最后管壮苗田的管理。目前,麦田0-30厘米土壤含水12.7%-13.2%,土壤墒情较差,出现干旱,加上光照持续少于常年,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因此,应引起。对于种麦以来,没有浇水,以及出现旱情的麦田,要抓紧时间浇水,缓解旱情。已经浇水的麦田,墒情基本适宜,不浇返青水,以免浇水后导致地温下降,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浇水时间应移到起身拔节期进行,具体管理时间要看苗分类管理。
(一)旺苗麦田:以控为主,控促结合,此类麦田的特点是叶色浓,叶大而下披,长势旺,群体大,封垄早,行间郁闭,越冬前三片叶以上大蘖显然高于成穗指标,早期易倒伏。管理上应以控为主,控中有促,采取“春氮后移”、“春水后移”的管理措施,不施返青肥,不浇返青水,深中耕,断根散墒,于拔节前喷施敦实素或每亩喷施20毫升的多效唑溶液30公斤。施肥浇水可放到拔节后,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第二节长度固定时进行进行浇水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10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利于蹲节控蘖,防止倒伏,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提高产量。对播种早、播量大、施肥多、冬前旺、冻害严重的麦田,可提早追肥浇水,并中耕增温,争取多起头,少撇头,拔节后酌情浇水追肥,促花增粒。
(二)壮苗麦田:促控结合。此类麦苗叶色青绿,叶大不披,群体适量,长相茁壮,越冬前三片叶以上大蘖已接近或达到成穗指标,管理上应节制春生分蘖,做到保蘖增穗,促花增粒,于起身期或起身后的小花分化期使用肥水。如麦苗偏旺,还可经过深中耕断根或节制,增进麦苗两极分化,待涌现“空心”蘖时,再施肥稳促。对壮苗追肥浇水,不应过早,也不能过晚,免得引起麦田郁闭,贪青晚熟。追肥量以每亩5~7.5公斤尿素为宜。早春只镇压中耕,小麦起身后,2月底到3月上旬再浇水,重施起身肥,每亩施尿素5-15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起身期肥水是促蘖成穗、增加粒数、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高效肥,施肥数量一定要根据苗情长势、地力基础及前期施肥情况而定,以防过量造成麦田倒伏和贪青晚熟。
(三)弱苗麦田:以促为主。这类麦苗叶色淡,叶片窄小,生长迟缓,群体小,越冬前三片叶以上大蘖显然低于成穗指标。对这类麦田管理上应以促为主。对不同情况下的弱苗应差别对待。如对薄地、少施肥、下叶枯黄的弱苗,应早用水肥。一般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小麦返青期,要趁墒追施返青肥,促蘖增穗,每亩施尿素5—10公斤,不宜浇返青水,只中耕镇压,增温提墒保墒;第二次在小麦起身后,结合浇水追施一定数量的肥料。对肥地已追过肥、墒情好、苗龄小的晚播弱苗,应早中耕促早发,追肥浇水推延;对肥力高、播种早、播量大、集体大、个体弱的假时苗,应尽早疏苗,此后追肥中耕。

三、适时喷洒除草剂,适时化控促转壮

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要于2月下旬
3月上中旬进行化学除草。以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喜、阔草除星等兑水均匀喷雾防除;以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选用精恶唑禾草灵(骠马)对水茎叶均匀喷雾防除;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喷洒时要选择晴天无风时进行,严格喷洒剂量,为确保配药均匀,要进行二次混配,先用少量的水配成母液,再加水稀释充分搅匀后喷洒,避开重喷、漏喷。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以免发生药害。小麦起身后应停止喷洒除草剂,以免造成药害。化控不仅可以制约小麦旺长,推动营养积累,提高抗冻性,而且可抑制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推动根系下扎,有效预防后期倒伏。对群体过大的旺苗或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按技术要求大力推广应用。一般壮丰安使用浓度每亩30-50克,对水40-50公斤;多效唑每亩用15%的粉剂30-40克,对水30公斤;矮壮素每亩用95%的晶体60克,对水30公斤进行喷雾。适时化控促旺转壮。

四、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

气温回升后,要加强对小麦纹枯病、红蜘蛛、蚜虫、潜叶蝇、锈病、病、胞囊线虫病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早动手防治。小麦高产灌区要纹枯病的防治,当病株率达15%时,每亩用15%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喷一次药,连喷2~3次,要注意将药液喷淋到麦株茎基部。防治小麦蚜虫,主要是防治穗期麦蚜。当百株穗蚜达500头,益害比1:120以下时,每亩用10%11比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3%啶虫脒乳油25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红蜘蛛,当市尺单行麦圆蜘蛛达到200头或麦长腿蜘蛛达到100头时,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也可喷施15%哒螨酮乳油2000倍液;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区,要于4月下旬和5月上旬普遍调查,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O.5%,应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处置。对小麦病,当早春病株率达5%时,每亩用15%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或30%戊唑醇悬浮剂10~15毫升,对水50公斤喷洒,隔7~10天再喷药一次。对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虫为害较重的麦田,用50%辛硫磷乳油500-8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

五、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春季冻害

春季是寒潮的多发期,发生冻害分早春冻害(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小麦起身拔节后抗冻能力降低,尤其对播量偏大的麦田,个体生长较瘦弱,防冻害和抗倒伏能力明显下降,一旦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更容易遭受冻害。因此,要关注天气变化预报,在寒潮来临之前,要提前灌水、烟熏等措施,预防冻害发生。对于已经发生冻害的麦田,要抓紧时间浇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快发,促新分蘖生长,提高小分蘖的成穗数;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可用营养液肥溶液进行叶面喷洒,促苗尽快恢复生长,降低冻害损失。

点赞:21060 浏览:9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