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驾驶行为与公共交通能耗管理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更多地考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交通领域亦是如此,特别是在公共交通领域,“公交优先”、“绿色公交”等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离理想的目标还很大的差距。文章提出智能交通技术对公交驾驶行为进行远程识别与监测,并运用于公交能耗管理,以实现管理方式、手段和流程等方面的创新,优化公交能耗管理机制。
关键词:公交车;驾驶行为;智能检测;能耗管理
10085831(2013)04006706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社会与环境理由逐渐凸显出来,粗放式的能耗管理和日益的生态环境了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两个理由。在党的《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推动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的变革。而在整个社会中,与居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交通领域的节能和环保理由显得更为,城市人口和车辆的不断增加,这个理由更是日益突出。增加以公交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出行率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策略,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提出“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以来,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发展公共交通的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来解决能耗和环境污染理由已经各国的共识[1-2]。相关资料表明,公共交通出行比小轿车出行节约能耗80%,公交车占用单位路面所载乘客是小轿车的20倍,单个乘客所耗能量为1/10,同时,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又能间接节约交通能耗。目前,中国共有38万辆在营运公交车,平均每天营运6 000万公里以上,能源消耗量巨大,其中有相当一能耗属于不当能耗,主要是司机驾驶行为的不规范、技术水平低以及城市交通状况和天气等造成的[3]。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司机驾驶行为不规范所导致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5%~20%,根据对118个城市公交企业的调查表明公交运营成本中的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20%~30%,如果车辆能耗下降20%,那么总成本将会下降4%~6%也就是说客运企业的利润会增加约5%[4]。因此,如何规范由公交司机的不当驾驶行为造成的能耗一个非常有的课题,有助于对不当驾驶行为进行,减少不当能耗和废气排放,节约财政资金,提高公交企业能耗管理效率,同时提升公交车辆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从而增加公共交通出行率。
本文拟在智能交通技术对公交驾驶行为进行远程、实时、智能识别和监控的技术条件下,探讨公交能耗管理策略的优化策略。

一、研究目前状况评述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辆越来越普遍,因此对车辆能耗的研究逐渐了近来年的一个热点;公交车作为一种的公共交通工具,更是吸引了大批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刘永平对影响公交燃油消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预热保温、低档起步缓加速、中速行驶这几种驾驶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公交燃油消耗[5]。泰国的Phatiphat Thounthonga, Stephane Raёl ,Bernard Dat等人则从新能源公交车的电池出发,深入探讨了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相比化学电池所存在的优越性,并实验证实一般的化学电池馈电效率仅为3%~5%,而超级大电容器的馈电效率高达70%[6]。王登峰、邓阳庆等总结了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主要有道路条件、环境以及驾驶行为等方面[7]。芬兰Aalto大学的Antti Lajunen则设计了一套基于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能源管理战略体系(EMS),他从电池的老化理由和燃油使用的经济性出发探讨了如何作出能源管理策略[8]。董博、李永东和郑等基于微型电网(Micro Grid)提出了关于电车的能源管理体系[9]。李孜佳则认为公交车驾驶员的情绪将会产生高能耗驾驶行为[10]。而在公交企业层面的能耗管理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陈松林介绍了城市公交车能耗定额与计算考核原则,明晰了相关管理并规范了能耗定额的制定标准[11]。除此之外,Jallouli.R,Krichen.L、张晔等人也从电流、电网等方向阐述了如何进行公交车的能源管理。
目前,在中国各大中型城市基本实现了公交车GPS网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公交车速度的监控,从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对公交能耗管理进行了优化。新能源公交车的运用越来越多,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批量投入运营,并为车辆尾气排放等参数设置了严格的标准。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新能源公交车已在公交车总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6月,宁波市北仑公交公司实现了能耗管理的创新,公司召开了车辆能耗数据自动采集研讨会,会议主要目前全国公交普遍存在关于如何科学、有效地计算驾驶员个人能耗,而非目前的只能统计到单车的技术难题进行深入探讨。经过多个方案的筛选和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能耗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标准。这套方案打破了传统的从公交车本身出发研究能耗管理模式,开始从驾驶员的角度来阐述公交能耗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公交能耗的研究和实践非常丰富,但的研究普遍侧重于从车辆技术、燃料等方面来研究如何进行能耗降低,上升到管理机制上的研究和实践较少,即研究的结果并未有效作用于能耗管理机制的优化。另一方面,系统地对公交车的能耗管理进行研究的文献也较少,特别是没有从驾驶行为的准确识别与管理制约的角度探讨能耗管理的研究文献。 因此,本文以驾驶员驾驶行为管控为核心,以智能交通技术(ITS)为手段,以对驾驶行为的远程识别和智能监控为抓手,实现信息技术与能耗管理机制的有效融合,从而达到公交能耗管理机制优化、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公交能耗管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公交能耗管理概述

对公交能耗进行管理,对公交能耗管理要素有清醒的认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交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公交企业的组织结构有着差异,所以对于公交的能耗管理并没有特定的部门来进行,大多数企业由企业自身的机务管理部门来进行管理,有些企业则由营运管理部门成本制约部门来进行,而有些大型的公交企业则专门设置了燃料供应中心燃料供应分公司。一般来说,公交企业能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日常公交能耗管理。主要工作是搜集和记录公交燃料消耗情况,以此作为财务管理、成本制约、员工奖惩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依据。搜集方式一般是加油站打卡签单这种形式,即公交车司机在打卡加油后并签字,由加油站统一存放并反馈给公交公司;然后由公交企业员工进行统计并记录。记录的内容一般结合公交车行驶里程和乘客人数,然后统计出单位里程和单位运量的能耗水平等。(2)制订公交能耗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一般是制订公交能耗的考核标准、员工奖惩措施、奖惩管理流程等。制度,日常公交能耗管理的统计结果与员工绩效相结合,起到一个对驾驶人员、运营调度人员、机务管理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约束与激励作用。

点赞:4289 浏览:1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