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俗体育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出路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民俗体育现代适应的研究,认为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只有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由,以及充分发扬民俗体育的内在价值对其不适应现展的进行的剔除和转化的理由,才能使民俗体育文化摆脱消极的保护状态,开拓积极、创新与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
: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8
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存活和发展将面对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由,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需求与体育文化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工作的难题。本文对民俗体育现代适应性和性研究,引发了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和发展的一些深思。本研究对构建和谐区域社会,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的理论和实践。
1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与民族活力。民俗体育源于民众、又被一定民众所传承;它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而存在,并且是这个民俗文化母体中的组成,它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不能把民俗体育看成一个纯粹的体育项目使其从该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在于其所反映的民俗本质属性的总和。以钟敬文先生和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许多国内学者都认为民俗的本体属性在于其“集体性、类型性、继承性和扩布性(传统性)”。而民俗体育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2 民俗体育现代适应的必要性和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国际化的今天,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已人类体育的主流文化,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此背景下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它逐渐被淡化、趋同,民众对它的认同感逐渐削弱,民俗体育也出现了传承日渐势微的局面。因而,如何理解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化适应中的必要性和性,显得尤为。
在历史上,民俗体育曾是宗族社会统治者推行礼乐、教化族人的工具。在宗族社会,统治者利用当地的风俗习惯,组织族人进行传统的体育表演,使族人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习得讲秩序、循规矩、重礼节等社会规范,同时营造起来的欢庆祥和的氛围也调节了族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稳定了宗族社会的生活秩序。在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背景下,共同的民俗生活习俗和愿望能够迅速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民俗体育文化能凝聚乡间邻里之间以及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亲密和团结,同时,民俗体育还能整合、融合区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了区域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功能对和谐区域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事实上,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现代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只有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在历史潮流中延续,彰显活力。这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性运动,它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当下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只能是在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走向现代化之路。由此可见,伴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也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3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再深思
基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性以及其现今存活和发展的困境。调整和重构民俗体育文化的深思,是其传承的,也是现实的。笔者认为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3.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关于对民俗体育概念的认识,国内大学者对民俗体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民俗体育根本属性是属于一种体育活动方式或是体育项目形式。他们呼吁民俗体育应把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来开发,来迎合体育发展的浪潮,即走项目化的发展路径。从民俗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的确有些民俗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区域资源禀赋的优势可以选择项目化发展的路径。但它绝不是民俗体育的主要说唯一发展路径,这对于民俗体育在现代适应的前途是一个很深刻的启迪和认识。关于民俗体育的功能(作用、价值)的认识,大多数研究把民俗体育从原来的文化背景中割裂出来进行解释,忽视了民俗体育与其赖以存活的民俗文化母体所谓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相关背景的联系,这就有可能导致对它在原来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认识不建全面甚至歪曲的事实。在宗族社会时期,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是民俗体育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功能。在论及民俗体育经济功能时,他们也忽视了民俗体育本身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的隐喻或显性的经济功能。比如:民俗体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经济功能性,流行于江南一带,正月十五闹元宵“倒灯”民俗活动,人们用舞龙倒灯来敬祭村神和祖先,为村民换取来年的好收成提供一些象征性的保障。但大多数研究者只是片面地认识到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来追求民俗体育的经济价值,当地GDP新的增长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要使民俗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要求更新民众以及地方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干部的观念和提高他们对民俗体育的认识。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民众主体地位相结合
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体育事业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民众却常常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政府在基层体育事业的推广中,实行“现代体育下乡”活动。大力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更有甚者为了体现推广项目是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开展所谓的“搬沙包”、“挑秧苗”、“滚轮胎”等运动项目。在湖南的城乡地区,随处可以看到,政府用体育彩票的公益基金为每个村建造的水泥篮球场,农忙时用作打谷场,农闲时成了停车场。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理由是: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挖掘民众身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因而,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农体地位相结合,使民俗体育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活力。

点赞:21766 浏览:9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