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四处错误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材应该是老师的好帮手、学生的好老师;使老师利教,使学生便学.但2012年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教材,出现了四处错误的地方,值得我们探讨.
第二章第二节“测量长度和时间”中的“活动2”,在讲正确使用刻度尺的策略时有这样的叙述,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的物体,这样的叙述是错误的.如图1和图2两次刻度尺都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图1是绝大部分人习惯操作的动作,为什么呢?因为图1的刻度尺最容易摆放,但图1的操作是错误的,图2的操作才是最好的.我们知道刻度尺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如果按照图2的操作,被测量的物体与刻度尺的刻度线之间就有较大的距离,这样在读数时就造成较大的误差.如果按图2那样操作,刻度尺的刻度线就紧贴被测量的物体,这样刻度线与被测量物体的距离最小,读数时误差也最小.我们对待科学不能马虎,要养成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课文中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应改为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量的物体.
第二章第一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的课后第二题.在装满水的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响声?它们分别是由哪些介质传导的?教材这样的叙述是不够科学.因为在装满水的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如果水管比较短,在水管的另一端只听到一次响声;水管比较长时可听到两次响声;水管很长时就可以听到三次响声了.听到一声、两声、三声的地方我们可以计算出来.由于人耳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 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 m/s.设s是声音在传播速度最快与传播速度最慢的介质(声音通过此点两次的时间间隔为0.1 s)通过的路程,那么
s1 340 m/s-s1 5200 m/s=0.1 s,
解得s≈36.3786 m.所以在小于或等于36.3786m时只能听到一次响声.设s2是声音在传播速度最快与传播速度其次的介质(声音通过此点两次的时间间隔为0.1 s)通过的路程,那么
s2 1500 m/s-s 5200 m/s=0.1 s,
解得s2≈210.81081 m.所以在大于36.3786 m而小于或等于210.81081 m时,就可以听到两次响声.在大于210.81081 m时,才可以听到三次响.这三声分别由铁、水、空气这三种介质传导的.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要求语言的表述必须是准确的和科学规范的.要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次响声,就应该写成:在一条装满水且很长的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响声?它们分别是由哪些介质传导的?这样的表述才是科学规范的.
第二章第四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中的自我评价与作业的第二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强烈地震,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在此类大灾难中,人们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猜测可能是动物可以听到地震即将来临时产生的声波而提前逃避,但人却听不到.”答案是次声波.所谓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而根据课文图2-23人和一些动物“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可知,猫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60~65000 Hz,所以说猫根本就听不到次声波,题目中写上猫是错误的.对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新课程教科书的目标,然而在教材中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显然对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打击不少,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第四章第二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课外活动有这样的叙述.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教材图4-27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胡萝卜或其它水果、蔬菜).请分析这三组实验中,保鲜效果较好的措施有哪些?设计实验,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写出报告.从题目的条件和图中的三组实验看,编者是想探究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A组是想探究水分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水分的温度有关;B组图是想探究水分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水分表面积的大小有关;C组图是想探究水分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水分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这三组实验中只有C组实验才是合理的,它制约了胡萝卜表面积的大小(两个胡萝卜一样大)和温度相同(两个胡萝卜在相同的吹风环境下),转变胡萝卜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两个胡萝卜放在电风扇的吹风下,一个用塑料袋包着,一个没有),这符合制约变量法的要求,可以探究水分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水分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而A组的实验只制约胡萝卜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同(两个胡萝卜都置于无风的环境),转变了胡萝卜的温度(一个在阳光下,一个在树阴下)和胡萝卜表面积的大小(一个胡萝卜大,一个小).这不符合制约变量法的要求,也无法探究水分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水分的温度有关.如果在A组实验中,把两个胡萝卜画一样大,其余的不变,也就是制约了胡萝卜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同,只转变胡萝卜的温度,这样就可以用制约变量法探究水分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水分的温度有关了.B组实验的胡萝卜一个在密闭的容器里(这和C组的胡萝卜在密闭的塑料袋里面一样),一个在外面(外面也是无风的环境),两个胡萝卜大小相同.所以说B组实验两个胡萝卜的温度、表面积的大小、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这也不符合制约变量法的要求,也同样无法探究水分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水分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如果B组实验把两个胡萝卜都放在外面,并且一个画大一点,一个画小一些.也就是制约了胡萝卜的温度和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同,只转变胡萝卜表面积的大小.这样才可以用制约变量法探究水分的蒸发快慢是否跟水分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点赞:27206 浏览:12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