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创设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实施“主体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等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新理念,它要求教师从过去片面的知识传授转到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建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其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对思维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求很高,所以,数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创设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敏捷,他们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真知灼见、创新火花才会迸发。如公式a2=|a|是二次根式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本章内容的理解掌握、运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时,我首先让学生把公式a2=|a|与(|a|)2=|a|加以比较,从意义、读法、字母的取值范围、运算顺序、结果等五个方面去看两个公式的本质属性和异同点。同时,不断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大胆发言,满足学生的荣誉感,引起其他学生源于:标准论文www.808so.com
的求知欲,因而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对个别学生的错误答案不急于做出判断,鼓励学生把话说完,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胆量,保护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多看、多思、多问、多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实施“主体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所谓主体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素质呢?就是要教师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的本领和能力不断提高。
2.1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制订出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然后把它详细地分解成子目标,落脚于每一堂课上;②让学生明确这些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目标的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达成共识,进而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③教师要把预想到的结果告诉学生,并通过启发、说明等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统一和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学生就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
2.2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策略。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定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无论是新课讲授,还是综合复习,无论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还是教学手段的编排都应精心备至。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可行性,有利于学生活动的表现,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例如:解方程x+1x=c+1c这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分式方程,先让学生观察思考,用何方法得出其解?通过提问引导用观察法即可得其解:x1=c,x2=1c;此题能否推广到一般情形?让学生讨论后再用“归纳法”发现结论。方程x+2x=c+2c,其解为x1=c,x2=2c;方程x-3x=c-3c,其解为c1=c,x2=-3c;依次类推得到:方程x+ax=c+ac其解为x1=c,x2=ac。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解决一般的问题,更能够引发出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不仅能够领悟解决一般问题的方法,更能够发现和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境界。
3.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注重开放探究,引导发现创新。
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理解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数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数学理论是怎样发现的,从中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辨证关系,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学习到了创造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又能从中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从而激起求知和创新热情,例如:在Rt△ABC中,点E在直角边AC上(点E与A、C两点均不重合)。若点F在斜边AB上,且EF平分Rt△ABC的周长,设AE=x,试用X的代数式表示S△AEF;若点F在折线ABC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Rt△ABC的周长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则求出AE的长;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此题设置点F在折线ABC上运动变化中,让学生分别探究直线EF的存在性,由静到动,分类讨论,设计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数学情景,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探索创新的思维空间。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索研究,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
3.2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学习和发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发展创新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拥有经历、体验、探索的空间,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使其在探索中拥有知识。例如: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中,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让学生用已学知识,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划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在操作中推动三角板时,发现夹在已知直线和直尺的这个角没有改变,所以当三角板推至已知点画出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加以讨论则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得以提高到:“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并以此应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同时,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Rt△ABC的周长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则求出AE的长;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此题设置点F在折线ABC上运动变化中,让学生分别探究直线EF的存在性,由静到动,分类讨论,设计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数学情景,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探索创新的思维空间。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索研究,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9667 浏览:3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