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与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TC、TG、Bun、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显效率为41.30%,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显效率为21.74%,总有效率为69.5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生化指标;疗效
[]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150-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的微血管并发症,晚期可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的一种主要致死原因。现代医学通常采取严格控制血脂、血压及血糖,纠正脂代谢异常、逆转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虽然可收到一定的疗效,但仍无法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WHO 1998年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之诊断标准[3]。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9~72岁,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808so.com
平均(49.28±9.69)岁;病程3~18年,平均(7.83±5.12)年;治疗前平均空腹血糖为(14.02±3.27) mmol/L,平均总胆固醇(TC)为(6.93±0.73) mmol/L,平均三酰甘油(TG)为(1.96±0.33) mmol/L,平均尿素氮(BUN)为(9.81±1.35) mmol/L,平均血清肌酐(Scr)为(161.25±17.56) μmmol/L,24 h尿蛋白定量为(1.73±0.87) g/24 h。治疗组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9~73岁,平均(50.09±9.98)岁;病程3~20年,平均(8.06±5.23)年;治疗前平均空腹血糖为(14.13±3.65) mmol/L,平均TC为(7.03±0.86) mmol/L,平均TG为(1.98±0.31) mmol/L,平均BUN为(9.95±1.07) mmol/L,平均Scr为(162.07±17.71) μmmol/L,24 h尿蛋白定量为(1.79±0.96) g/24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给予格列喹酮30~60 mg,口服,3次/d;或给予常规人重组胰岛素注射液5~10 U,皮射,3次/d;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辛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无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给予华法林口服,1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太子参15 g、当归15 g、山药10 g、地龙10 g、赤芍10 g、葛根10 g、桑叶10 g、水蛭6 g。辨证化裁:胃肺阴虚型,见咽干口渴、胃脘闷胀、小便频数、纳差,加用麦冬、玉竹与沙参;心脾两虚型,见心悸气促、失眠多梦,加用合欢皮、酸枣仁、远志及木香;脾肾两虚型,见腰下肿胀、腰膝酸软、腹脘胀、尿少、肢冷,加用干姜、附子与白术;肝肾阴虚型,见急躁易怒、目赤面红、头目晕眩、腰膝酸软、耳鸣,加用丹皮、熟地、龟板及菟丝子;湿毒瘀积型,见尿少身肿、胸闷、恶心、呕吐、纳差,加用吴茱萸、附子及大黄。以水煎取汁150 mL,口服,早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TC、TG、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同时评价两组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2/3以上,尿素氮与血肌酐前下降2/3以上,空腹血糖比治疗前下降1/2,血脂TC下降幅度大于20%、TG下降幅度大于4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均较前下降1/3以上,空腹血糖下降1/3,血脂TC下降幅度在10%~20%、TG下降幅度在20%~40%;无效:各项观察指标及临床体征、症状均无改善或有加剧。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TC、TG、BUN、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详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糖尿病对于肾脏的损害不仅是单纯的高血糖所导致的,而是与遗传基因缺陷,糖、脂、蛋白质综合代谢异常,血凝、血瘀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多项因素密切相关的复杂病变过程[4]。中医学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是因脾肾气虚、浊阴失降、清阳不升、精枯血燥、血瘀阻络,引致瘀浊内滞、阴阳失调、水湿泛滥[5]。常规的西医疗法虽然也可收到的一定疗效,但疗效并不理想。
在中医学理论中,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水肿”范畴。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消渴其久病变,或发痈疽,或成水疾”。中医辨证论治常可收到独特的疗效[6]。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根据本病的致病机制,以益气活血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方中的太子参、黄芪与山药均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地龙、水蛭、当归与赤芍则均有活血化瘀之功,桑叶、葛根生津清热;诸药共用可收到益气活血之功。治疗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赵怡蕊.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8):25-26.
钱瑾.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01-102.
[3]黎丽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08,27(29):51.
[4]何庆忠.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14-15.
[5]李英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380.
[6]张尔吉.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35-136.
(收稿日期:2012-04-05本文编辑:陈俊)

点赞:6322 浏览:2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