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装置检修过程中安全管理控制模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设备装置检修过程的安全事故案例为例,将与检修作业相关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测量即5M1E的六要素分析归纳到安全事故成因理论中去,通过控制5M1E安全要素逐一分析作出对策,为检修过程的安全管理提供管理思路。
关键词:设备检修过程,安全事故成因理论,5M1E安全模式
引 言:随着现代工业及科技的发展,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及职业卫生伤害事件向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产生活质量提出挑战,安全管理随生产过程而产生,其目的是杜绝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检修保养工作在工业中经常性开展,作业的特殊性使得发生安全事故机率较高,如何做好检修过程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1 通常事故案例的分析方法
通常分析安全事故原因的方法:依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危险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依据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依据起因物、引起事故发生的诱导性因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种。
根据系统工程的观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有二: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是有害物质和能量释放造成伤害的触发条件。有害物质(或能量)存在和触发条件两者同时存在发生作用,使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出现事故隐患,处置不力或者不当将造成事故。
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根源可以从减少和避免危险有害因素产生入手,一方面减少以至消除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并通过“人-机-环境”链条中,实现“人-机”分离,降低人体接触有害物质的和能量的频度,采用技术手段使“机-环境”保障人的安全。一方面对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各项制约因素并加以预防,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 典型的设备检修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1:氧气挪作他用,发生严重烧伤事故
某年夏天,某电厂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经考核刚取得电力Ⅲ类证的焊工,参加机组大修时在冷灰斗内同时放置了电焊工具(电焊线)和火焰切割工具(氧气乙炔胶管),当时天气炎热,中途休息时该焊工在冷灰斗内打开割的高压氧阀门,用高速流出的氧气来降温,之后关掉割阀门,爬出冷灰斗休息。当再次进入冷灰斗内开始电焊工作时,电焊钳上的电焊条刚一接触起弧,就发生了爆炸着火,造成焊工背部全烧伤。事故原因:属于人的违章造成。烧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在容器狭小的空间内,直接打开割的氧气阀门释放了氧气,使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了爆炸极限,电焊接触起弧产生的明火直接引爆了混合气体。
事故2:缺少配套工器具,焊工手胸被烧伤
某年秋的某天早上,某电厂4名焊工在一次风机平台上加热其联轴器靠背轮准备回装。焊工甲和乙各手持一把加热焊,当加热约5~6 min时,焊工甲因加热乙炔气用完停止加热和焊工丙一起去换气,换好后,焊工甲就拿起焊对着焊工乙加热的火焰点火,但连续点了2次都没点着,而且点火时出现“”几声鸣爆的声响,于是叫焊工丙去检查减压阀阀门顶针是否打开,发现没开,焊工丙就用手去开阀门顶针,焊工甲就一边等开气一边点火,就在焊工丙刚打开阀门的瞬间,突然听到一声很大的爆炸声,只见乙炔气瓶减压阀接头处喷出一条30~40 cm的火焰,焊工丙的左手掌、胸前的皮肤被喷出的乙炔火焰烧伤。事故原因:事故是物的因素引起的,没有配备乙炔回火器等安全防护装置。
3 通常分析方法的局限与改进方法
原则上说,GB/T13861的危险有害因素已涵盖了全部危险有害要素,只是在实际应用上没有分类,或者说没有与生产要素相对应,相对于作业过程来说针对性不强。
为了将上述方法有效使用,可从下面思路分析:质量控制原理中的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涵盖了生产过程的全部要素,贯穿了全过程,属于全要素、全员、全过程的无缝隙无遗漏式管理。对于安全生产来说管控好了生产要素也就管控好了安全要素,5M1E安全要素模式恰好适应了安全管理的要求,要求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到各项工作看重的是细节管理,可以对安全状况进行无缝隙无遗漏式管理。
45M1E安全要素模式分析
5M1E安全要素模式是将GB/T13861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具体细化,使现场生产、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素一一对应,有的放矢,实现安全的有效管理控制。
4.1人的因素。属于GB/T13861中有心理生理因素;行为性因素。同要考虑人员资质情况,上岗培训、持证操作、能力意识培训。
人的因素在众多因素中占据重要比例是因为“人-机-环境”链条中,人与机械、环境接触,相对于强大的能量、机械和环境来说,人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检修作业中攀高、进入狭小几乎密闭的空间、发生一些“人为的违章”( 安全装置短路、进入正常操作不允许进入的危险区等),使维护或修理过程容易出现正常操作不存在的危险,这些都使人员处于严重危险区域。
控制措施是:人员的控制是检修过程最重要的因素,是关系到检修任务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每次检修活动都要确认人员的资质并进行作业前安全意识、操作过程、应急预案的培训,合理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必要时现场设安全员监督安全作业进行。
4.2 机的因素,包括设备、设施、工具等,属于GB/T13861中物的因素,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中在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中设备、设施、工具、附加缺陷、防护缺陷、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四项尤为重要。检修过程主要为了消除解决以上四种缺陷,并且使有害物质和能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控制措施是:每次检修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808so.com
活动前确认检修部位并做有效的防范预案,对于要检修部位的缺陷彻底清查落实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要对为维修用的作业工具进行检查,如电气焊设备、手持工具的电气绝缘性的有效性确认。
4.3 料的因素,属于GB/T13861中物的因素中的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等三大类。
控制措施是:关注材料本身性能,如化工材料可以参考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资料,通过分析材料的能量性能、有毒有害性能可以进行有效地做出屏蔽防护措施,从减弱物料因素的伤害,增强劳动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控制。
4.4 法的因素,属于GB/T13861中管理因素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章制度方面。检修过程不同于正常生产过程,每次检修前需要编制维修方案的同时也应当编制一一对应的安全控制方案。
控制措施:检修方案以及安全控制方案是检修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设备检修的部位不同,涉及的工序不同,采取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也有不同,对于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动火作业等需要进行专项作业管理,一般检修作业配齐检修设施工具的作业规程,检修方案和安全控制方案,安全事故预案等。
在检修前对检修人员进行检修规程、检修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检修方案、检修任务布置,分配好各自负责的区域和设施,做到既不交叉、又不重复。
4.5 环的因素,属于GB/T13861中的环境因素,有室内、室外、水下(地下)、其他环境作业不良因素之分。
控制措施:检修现场做好区域划分,重点区域进行人员职守监控,对于电源线、有毒有害物品放置、场地照明。采光通风需要全面考虑。
4.6 测的因素,属于GB/T13861中的管理因素。其目的是为了对作业过程有计量,对最终目标有测量性、计量性记录。
控制措施:检修过程涉及到有限空间焊接作业,流程性有毒有害材料时需要对作业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对于爆炸性环境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或者配备报警仪器,为安全管理的预警预报以及统计起到很好的辅助性作用。
结语:
安全管理控制5M1E安全要素模式要与安全生产“五同时”结合起来。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就是将安全管理工作与生产一起开始,一起实施,一起完成整个过程,所有阻碍生产进行的危及人员健康安全、生产环境的破坏、阻碍中断生产继续进行的事件都应当加以管理控制,体现出安全管理的服务技能。
控制5M1E安全要素模式中人的因素、方法因素。在人的因素中要通过培训、技能评定来提升人员素质,在方法因素中要完善作业规程、要编制各种作业规程,检修方案和安全控制方案,安全事故预案等来控制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点赞:29497 浏览:13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