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态势下新闻记者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简要地从内容提供、形象构建和社会关系建立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交媒体及用户与专业新闻记者在使用媒体方面的差异,探讨专业新闻记者的职业存在性是否会由于媒体的发展和个体记者的出现而弱化。同时,面对社交媒体和个体记者的“夹击”,本文认为,合理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将有助于专业新闻记者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交媒体专业记者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编号:E10056
随着网络新媒体向纵深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社交媒体日渐成为媒介发展中的新宠,其社会普及率和网民接触深度都以极快的速度攀升。虽然对于社交媒体的概念众说纷纭,甚至在名称上也有一些差异(分别有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等称谓),但学界认可度较高的关于社交媒体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2.0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它的最大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它是用来进行社会互动的媒体,是一种通过无处不在的交流工具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博客、微博、论坛、维基、播客、网络社区、视频分享和其他工具等成为后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见,社交媒体的崛起强化了网络媒介的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等特点。
由于社交媒体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并进行交流,在理论上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发布者,同时分享别人提供的信息。在此背景下,个体记者悄然出现,并助推将新闻变成一种新鲜的社会经验。本文将分几方面展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808so.com
开,分析在互联网时代,普通公民对新闻信息的获取变为对新闻信息的参与和消费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的崛起是否会导致专业新闻记者职业走向式微。

一、内容提供Vs新闻报道

社交媒体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大批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加以传播。内容提供与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体现得如此鲜明,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比较容易获得社交媒体的青睐,获得较高的网络关注度和转发率呢?我们可以参照国内外社交媒体的现状进行深入探究。目前比较活跃的国外社交网站包括Twitter,Wiki,Flickr,YouTube,MySpace,Facebook等,与之相对的国内社交网站有饭否、互动百科、土豆网、优酷网、天涯、凯迪、开心网、校内网、猫扑社区等。这些网络媒体上的热点内容大体包括个人生活体验、幽默搞笑话题、情感交流、娱乐八卦等偏软性话题以及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诸如住房、、社会公平等问题的交流与讨论。社交媒体上的这些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散乱的、随意的、私人化的书写和表达,而不是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这一点已得到了调查印证。惠普实验室对新浪微博的内容研究发现: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较多来自于娱乐类内容。在中国,人们倾向于通过新浪微博来分享笑话、图片、视频等娱乐类内容,微博转发内容所占比例相当大。对这类内容的转发已经成为趋势。严格说来,这些基于用户个人体验的网络“产品”不能称为新闻信息,一般也不会引起社会关注度。只有较少部分经由网络平台的聚合、发酵、反复传播成为社会显性话题,达到一定热度后,被传统媒体发掘、跟进,重新进入大众话语体系。因此,社交媒体虽然具备了用户个人进行新闻报道的技术平台,但真正持续不断地通过新闻报道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进程、大众文化生活等任务,仍然由专业新闻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等来完成。这种状况不论对于传统的媒体机构还是后起的互联网综合门户网站而言都是如此,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
就传统媒体而言,通过对新闻事实和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寓观点于无形,是一项基本的职业技巧。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观点,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观点。这些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也只有专业的新闻记者更能胜任,或者说经过专业训练的从业者在如何使用新闻报道技巧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度。经典的新闻理论认为,“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表达最基本的原则,但“用事实说话”不等于无“观点”,“用事实说话”恰恰是通过报道事实,让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新闻暗含的观点和态度,最终使新闻传播致效。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倾向性寓于新闻事实当中,传播者的立场和观点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现,而非直接表达出来。著名新闻人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一书中所总结:新闻表达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如何运用事实。可以说,新闻表达的一切方法和技巧,都是运用事实的方法和技巧。新闻报道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事实,通过对事实的选择也可以体现记者或媒体的立场、见解、意图。不同的事实所产生的报道效果即说话的效果会产生差异;对同一个事实的报道可以有多种角度的选择,或者说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入手来展现它。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针对性,体现了媒体对事实的不同关照。也就是说,单纯的信息内容提供和专业的新闻报道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在这些具体操作层面上,专业的新闻记者显然要比普通的个体用户更胜一筹。

二、自我形象构建Vs社会责任担当

为什么社交媒体的用户数在短时间内急速增长?社交媒体靠什么来吸引受众的网络接触?这需要考虑受众的网络媒体接触动机。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揭示了受众在接触大众传媒过程中不仅有个人的心理、兴趣、性格等因素,更受到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群体归属关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传播学家E·卡茨认为两种因素叠加导致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从而产生媒介期待,通过媒介接触来获得身心的某种满足。[3]社交媒体把受众的参与度发挥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满足其获取网络媒体内容的同时,也提供了对网络社交媒体本身的“使用”的可能。社交媒体能够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不仅能够满足网民个人基础资料存放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心理感受需求,社交媒体用户在生产内容、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把自己嵌入网络传播的链条中,完成了自我的身份认知和形象构建(虽然这种形象未必总是如社交媒体用户自身所期望的那样呈现出正面效应)。在这个意义上说,对社交媒体的接触已经内化为网络用户的媒介接触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常态化的表现。仍然以微博为例,关注社会动态,通过微博发现社会热点是用户使用微博的重要动力之一,这是微博媒体的特性。该部分用户里面有大量的“看客”用户,只看不说,微博成为他们了解社会的一扇重要窗口,他们通过观察意见领袖、群体的关注热点了解社会,避免自己被抛在现实潮流的末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来协调自身的行为,与他人和环境保持同步。与个人用户的自我形象构建不同,专业的新闻记者在使用大众媒介工具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会更多考虑自身及其所在新闻机构如何通过新闻报道体现出大众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曾经轰动一时的“郭美美网络炫富”事件中,年轻姑娘郭美美通过一条条漫不经心的微博书写,把自己的奢华生活展现无遗:脸庞稚嫩、打扮时尚、名包、名车、别墅……网民的质疑和嘲讽在瞬间被引爆,以至此后社交媒体上常见的表述是“人家刚20岁就这么有出息”、“看来真的很有钱”等情绪化、个性化的表述。在沸沸扬扬的社会舆论下,专业的新闻机构开始介入,跟踪报道这一事件。在权威媒体中,新华社率先报道了的两次声明;央视的评论提出要用事实证明清白;人民日报则指出“避谣不自省,或引更大失信”。这些专业媒体都把重点放在了的信任危机以及社会慈善机制的完善上面,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进行审视和分析,尽可能对社会公众进行情绪的宣导和抚慰,使其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避免受众在集体无意识下做出偏激行动。纵观专业媒体的表现,对于事件全景化的展现、客观深入的分析评论,社会责任和担当成为其中不容忽视的亮点。这既是专业新闻记者有别于普通社交媒体个人用户的专业性体现,也成就了专业媒体机构的深入与权威。因此,专业权威的新闻机构依然是公共事件发展走向的重要引领力量。

三、关系建立Vs服务公众

除了无边界、匿名性的自我表达外,社交媒体的另一大功能就是通过用户间的互动实现彼此关系的建立。社交煤体中人与人的关系正是现实中人的社会关系的写照。有研究表明,网络社交媒体人际关系呈现出差序格局,即强连带与弱连带两种关系呈圈状分布。学者王君超就曾分析弱连带和强连带在微博中的差序表现:粉丝(泛指关注别人的所有用户)通过弱连带与名人建立联系,交换信息;粉丝与现实中的熟人建立强连带关系;不同层级的名人通过弱连带分享处于生态链底部的“粉群”及其信息;名人间“互粉”形成弱连带,共享信息生态。[4]还有一些社交媒体(比如人人网、豆瓣网等)通过共同爱好、兴趣小组来建立具有较强用户粘性的网络社会关系网,让人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发现那些和自己具有共同背景、爱好、行业等的志同道合者。由此可见,社交媒体中的连带关系基本满足了用户“关系建立”和“发挥影响”的需求。前者侧重满足人们扩大网络交流范围、尤其是关注名人的心理需求,完成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为用户提供话题谈资,后者则有助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808so.com
于培养个人用户在自己现实生活圈成为真正的或潜在的舆论领袖。
而专业的新闻记者由于工作性质及社会接触范围相对广泛,并不急于建立虚拟的网络社交圈。新闻记者及其所服务媒体机构的首要任务是沟通情况,提供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切身利益的信息。这里既包括对社会民生、时政热点等重大新闻事件的及时传播,也包括面对海量信息和汹涌网络时,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以及对低俗新闻的筛选,发现并报道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此外,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其他大众媒介功能诸如监测环境、社会协调、遗产传承等,都需要专业新闻记者的身体力行才能积淀出媒体的品牌力量。这些归根结底都纳入服务社会公众的范畴。面对新的媒介环境,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网络媒体环境下,受众变成传者,“人人都有麦克风”,媒体成了人人都可以方便使用的工具,但未必人人都懂得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媒介。换句话说,公众的媒介素养还不能与现有的媒介发展速度相匹配,而且这种矛盾日益突出,现实生活中成于网络或者毁于网络的例子比比皆是。对普通公众而言,除了通过自我学习、学校教育提升媒介素养,还有大量的媒介知识需要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社会是一个个群体的集合体,他们有自己既成的价值体系,观念不容易改变。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不能依照学校那种单方面传授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来进行。专业的新闻记者和媒体机构在其中可以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平台作用。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有关新闻业处于危机的呼声很高,人们曾经担心纸媒将被网媒取代;最近又有一种担心,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会改变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方式,但专业新闻记者在大众媒体(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专业新闻记者对于社交媒体并不排斥。相当数量的以新闻传播为职业的记者、编辑也是社交媒体的用户,社交媒体在某些方面为他们的新闻采编提供了帮助,许多媒体也鼓励自己的记者使用社交媒体。美通社在2010年末发布了首个中国记者社交媒体工作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报告称超过60%的记者曾经通过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新闻线索或采访对象完成选题报道, 47.7%的记者表示“经常使用”微博。[5]虽然目前对于UGC的使用有不少争议和矛盾,国外一些大型媒体机构也对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做出了限制和规定。但这些规则的初衷都是为了方便专业记者更有效、合理地使用社交媒体。因此,在社交媒体和个体记者的“夹击”下,专业新闻记者的素养和作用将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Kaplan,Andreas M.,Michael Haenlein[美]:Users of the world,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J] ,Business Horizons 53(1)
.cn/internet/2011-07-15/1066686.shtml
[3]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王君超、郑恩:《“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5]参见《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近半数中国记者经常使用微博”
(张秋瑰: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白锋哲:农民日报)

点赞:23021 浏览:10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