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全球化视阈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社会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的新战略,是当代民族国家面向现代化、全球化存活与发展的选择。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交锋不可避开,正确认识和处理几种相应的文化关系,强化民族信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以及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等具体路径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我国向文化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文化软实力 文化维度
作者简介:戚甜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09-0592(2013)05-172-02

一、文化全球化:全球化的文化维度

化的底板下,大规模的经济往来会引起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全球化”逐渐被提上了议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信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日益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全球化以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打破了疆域和国界的束缚,深刻的影响到了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它已经一种不可避开的发展趋势。
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基本达成了认可,但是对文化全球化还存在争议。关于文化全球化,学术界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二是承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但是其中还有争议,一种认为经济全球化为全球文化的融合提供现实,在人类面对诸多的全球性理由的时代,如生态理由、资源理由、人口理由、道德等理由凸显,人类共同利益受到威胁,迫切要求各民族加大交往齐心协力维护自身的利益。这就表现出全球文化的同质性和融合的一个客观事实。另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即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殖民)。美国政治学者福山认为,东欧剧变、苏联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已经表明历史终结了,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完全战胜了社会主义制度,历史上的许多理由已经解决,形成了合理的制度与行为模式()即世界统一于。而事实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武装干涉、和平演变、文化诉求向世界推行他们的普世文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主导地位强行将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施加于人,有悖民族交往的公平性,而这恰恰就是一种文化霸权与政治强权的具体表现。最后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与融合相反的另一种趋势则为冲突,代表学者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在后冷战时代,暴力冲突不再因为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摩擦,而是世界主要文明之间的文化和宗教差异。化的底板下,冲突和碰撞不可避开,民族国家自身的独立性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不可能达成普遍共识,在价值形态冲撞和利益受到侵犯时,矛盾和冲油然而发。
笔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应该作为全球化内在的一个发展维度,它只是以一种文化融合的形式出现,增加了民族国家的文化交往、对话与交流。从文化全球化的字面上来说,所谓文化全球化,就是全球文化的一体化、整体化,换言之,就是去民族化。而在现实情况中,文化全球化还不足以达到这样的可能性,没有像经济全球化一样真正实现经济的一体化、整体化。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客观规律,经济的硬实力会带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当代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化的文化发展中充斥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话语,他们以强硬的经济实力为依托打着的幌子大力倡导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向世界推行他们的普世文化。在硬实力的差距下,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受到残酷的压制。反之,文化的利用又会加剧政治经济的不平等。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全球化下现代民族国家的存活与发展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他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指出,一国的综合竞争力除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同时也包含了以价值观、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软实力”。2004年其《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对软实力作出了规范,“软力量是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的交融交锋不可避开,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愈加突出,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便能够在国际发展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承载着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的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并没有彰显其感召力与影响力,处于文化竞争的弱势。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的综合国力已明显增强,然而一个民族、国家的兴盛,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依赖于文化的感召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的文化远见。而建设文化强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化时代,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已增进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对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三、文化全球化下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是在各个民族特定的实践方式和文化交往中形成的。作为一种存活智慧,民族文化是其应对各种挑战而表现出的一个民族整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存在,不同的民族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全球化历史舞台的推进,各民族文化间的融合与碰撞不断加大,世界呈现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任何一种主张文化一极化、单极化的观点主张,有悖民族交往公平性的,会遭到世界其他民族的驳斥。所以,不同文明不应互相蔑视、彼此践踏,而应互相尊重、彼此欣赏;文明不要以大欺小、弱肉强食,而应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文明不应区分优劣、存活竞争,而应互相平等、和合共生。

点赞:7158 浏览:2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