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电算化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有着理由及有效教学对策前言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人才日渐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但在高校教育中,却存在的诸多问题,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在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果进行有效教学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实用人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问题;有效教学;研究
1001-828X(2013)05-0-01

一、高校电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材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
从目前许多高校会计电算化教材来看,存在着教材内容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他们认为,所学知识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热情不高。教学效果很难有真正的提高。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中,许多内容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会计行业的发展的,尤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飞快,会计电算化所涉及的会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在这个行业每年都有技术更新,但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在教材中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造成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也是教材内容更新较慢的必然结果,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建立理论与实际的客观联系,才能不断促进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有效发展。
2.教学观念的落后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会计理论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培养的人才是未来能够在工厂企业就业,使学生掌握对供产销的核算,对成本的计算就已经可以满足工厂企业的需要。其实这种教学观念已经与社会脱节了,会计电算化学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并不能保证有效就业。原因是,现在的工业企业经营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范围,工厂企业多还从事一些商业、外贸、建筑业、房地产等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学还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教育不能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不能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各有侧重的教育,就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对学生进行符合企业发展的相关教育,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针对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诸如,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和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实施各有侧重的教育,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3.会计电算化教育缺乏实践机会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践,学生即使学得再多的理论知识,也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更难准确地应用这些知识,所学的知识只是死知识,不能有效地发挥实际作用,学习也是无用的。高职院校已经在几年前进行教学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会计电算化课已经成为纯实训课程,全部在机房上。但在这方面存学校机房不够和不能够有效管理机房、合理的排课,有时课时无法保证,另外大专院校,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老师在讲授时,不认真听讲,急着做账,存在上课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学校和教师不断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是很重要的。当现实教学中,学生缺乏这样的实践机会,在学生进入社会后,进入企业中,他们不能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容,更难在会计工作中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所学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是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普片存在的问题。从现在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但对于原始凭证的形成、内容、传递流程,记账凭证的登记,账簿的应用、登记,结账等与实际操作有关的知识却不能有效地掌握,更谈不上生产或服务阶段进行会计工作组织与实践,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预测、决策和成本控制等活动了。学生是不能有效胜任未来的工作的。很多高校在教学中,都是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教师讲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学生进行识记,甚至学生很少上机实践,这样,学生学习了一些计算机技术,也不能进行上机操作,真是可悲。有的上机操作只使用一些会计软件的学习版,学生只学如何使用会计软件,但对如何分析、设计、实现等都没有相应的实验,这样的理论与实践脱钩的教学,学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对知识不能深入把握,对操作不能有效进行,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只是一句空话,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如果开展有效教学

1.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课本内容教师是不能选择的,更新课本内容,编制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教材教师也是无能为力的。但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有效提高,教师却是可以做到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要树立这种教育理念,教师才能从学生本体出发,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出发,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获得有效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白一个问题,学生最大的需要是在未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要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就需要不断进行有价值的学习。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而言,有效学习是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活动的,因为会计电算化与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获得有效提高,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就业需要,不断为学生创作条件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实用型人才,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2.实施案例教学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案例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案例,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案例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提高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也需要讲究策略,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都是应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指导步骤完成上机操作任务,全部操作以一个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为模型,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需要应用到一个学期的所学的几乎所有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这种案例教学,学生完成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即使学生勉强完成任务,他们对整个操作过程也没有全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遗忘,学生的认识不能得到全面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不断得到有效锻炼。但如果教师能够将全部核算工作分为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出纳、固定资产核算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在每次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单元。针对不同单元编制相对独立的小案例,每个案例能完整地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树立全局意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808so.com
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3.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应用知识
希望可以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培训、任务引领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学校往往是会电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较多,在企业会计岗位顶岗实习难度较大。笔者建议,可以在学校成立会计做账公司;加强校内综合实训课时数,将手工账和电算化账同时进行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这种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可以与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能够融会贯通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很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企业进行一定的了解,进行完整会计业务模拟练习,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地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剖析案例,为学生模拟逼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不断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引导学生通读案例,并通过手工方法进行模拟,引导学生分析在案例中涉及哪些财务业务,需要用到会计软件中的哪些模块系统,需要应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第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中使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获得发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第

三、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使学生的认识获得有效发展。

总之,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不断努力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电算化能力获得有效提升,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庄树贞.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2004(06).
徐涛.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刘玉红(1960-),女,山东招远人,新疆职业大学讲师,主讲《成本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课程,从事会计电算化方向的研究。

点赞:23996 浏览:1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