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课堂教学传播模式初探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简要分析了从大众传播衍生而来的传统教育传播的局限性,及其传播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理念指导下构建符合知识传播特点的新的课堂教学传播模式。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育传播;传播模式;课堂教学

一、传统课堂传播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课堂传播模式脱胎于大众传播学。在传播学中,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反馈五大要素。以往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同化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将大众传播学的模式直接运用到教育传播中,传播者变为教师,受传者是学生,教师讲授内容即传播信息,而教具及其他教学条件则构成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模式生长于“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制约论的土壤里,带有较强的信息灌输色彩。与大众传播行为相比,教学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流动与制约,课堂上信息的有效传播并不完全等价于知识的形成。
1.传统课堂传播模式忽视了知识的复杂性
Per Flensburg 从信息技术的视角详细分析了知识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并给出了公式性表述:①数据流+格式=数据;②数据+结构=信息;③信息+元数据=内容;④内容+上下文或者语境=知识。从知识由内容和上下文或语境两部分组成,可以看出,知识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堂教学传播模式初探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的获得既需要向学习者呈现内容,亦需要学习者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语境的建构。大众传播行为的传播对象往往停留在“内容”的层面上,而教育的特殊性对教育传播的结果有明确要求,教育传播的目的并非学生获得传播内容而是在“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知识。
2.传统课堂传播模式不利于知识生成
从大众传播脱生而来的教育传播,潜意识地在传播模式上继承了大众传播的“单向化”。单向化的传播模式导致课堂上传播行为的单一化,即只有教师向学生的传播。在课堂传播环境中的所有个体被分为两方:一方是教师,另一方是学生。教师向所有学生传播信息和知识,学生与教师建立单一的反馈关系。首先,这种反馈的力度和频率是很难保证的;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了学生间的相对孤立;第三,单向化传播的课堂天然地将教师和学生划为两方,正体现了大众传播的一大缺点: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分离性。

二、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课堂传播模式

1.学习共同体
目前,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普遍认为学习共同体由稳定的学习者及指导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要素组成。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特点:
(1)一些个体因为某个既定的学习目标或者某个共同的学习兴趣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团体或社区
(2)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共同目标的学习中,成员间共享话语权,通过深思、探索、会话、协作来完成目标
这个团体的学习进度不是整齐划一的,单个成员对共同的学习任务都具有独立的深思和探索,并且在共同任务之外成员又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点和学习方向。无论是共同探索的成果还是个别成员独立深思的成果都在团体内进行传播和共享。
(3)学习共同体内的成员对共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背景知识必定是不同的
在自发形成的共同体中,学习者有高、低级之分,层次较高的学习者自然获得较多的话语权;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共同体中特殊的助学者。无论在何种学习共同体内,话语权都不会被独享。
2.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课堂传播模式
学习共同体理念坚持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等行为,话语权在成员间共享,从形式上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单向性传播,提高了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对学习共同体的归属感,客观上解决了传统课堂传播局限于信息传播的缺点,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和生成,从而实现真正的知识传播。
(1)在该模式下,课堂中的传播行为不再单一
话语权从教师的掌控中独立出来在成员中传递,教师作为助学者维持其传递秩序。
(2)传播行为中的角色发生变化,传播者变为当时话语人,受传者变为其他共同体成员
教师和学生不再固定作为传播者和受传者,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和对课堂的归属感。同时,传播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而是发生在所有共同体成员之间。
(3)解放话语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高参与度和归属感的环境下,对话和深思的活动性增加,课堂中发生的不仅仅是浅层的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更易于知识在整个共同体内的产生和建构。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该模式仅是一种初级探索,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同时,本文仅从传播行为角度对课堂教学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构建,尚未较深入地涉及该传播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影响关系,其在传播行为前、中、后的状态变化以及传播效果的检测等等,有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剑虹.课堂教学知识传播模式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1.
[2]徐芳.“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班级建设探索及实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
编辑: 代敏丽

点赞:22264 浏览:9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