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江门市江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理由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兴,则天下安,民心稳。农民的生活保障不足事关国家繁荣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在全国启动新农保政策试点。新农保政策实施以来,在弥补农村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的不足,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推进城乡协调进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门市也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农保试点,并以超常规的速度于2011年底实现了参保人群全覆盖,推进新农保实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江门市新农保政策也遇到一些难题,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效果。由此,以江门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善江门市新农保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在浅析江门市新农保政策进展近况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失灵、公共财政、福利经济学等论述指导,论述了政府在新农保政策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指出江门市新农保政策有着保障水平低、缺乏养老金调整约束机制;缴费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政府财政责任分担不均衡,缺乏财政约束机制等不足,严重阻碍了这一政策的良性进展。通过实证浅析,指出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地区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筹资能力水平整体不高、缺乏法律规范和保障是引致政策缺陷的主要理由。针对这些有着不足,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江门市新农保政策的对策和倡议,包括加强新农保的制度建设;改善市、县两级政府财政补助结构;改善新农保制度设计;拓宽新农保筹资渠道;加强宣传等。关键词:江门市论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论文公共管理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摘要5-6
Abstract6-10
第一章 绪论10-18
1.1 探讨背景10
1.2 探讨作用10-12
1.2.1 现实作用10-11
1.2.2 论述作用11-12
1.3 国内外探讨近况综述12-15
1.3.1 国外探讨近况综述12
1.3.2 国内探讨与实践综述12-15
1.4 探讨目的、思路、策略和革新之处15-18
1.4.1 探讨目的15
1.4.2 探讨思路15-16
1.4.3 探讨策略16-17
1.4.4 革新之处17-18
第二章 新农保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论述依据18-23
2.1 新农保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8-19
2.1.1 基本原则18
2.1.2 基金筹集18
2.1.3 养老金待遇18
2.1.4 任务目标18-19
2.1.5 新农保制度的特点19
2.2 新农保政策中政府责任的论述依据19-23
2.2.1 市场失灵论述的启迪19-20
2.2.2 公共财政论述的启迪20-21
2.2.3 福利经济论述的启迪21-23
第三章 江门市新农保政策浅析23-36
3.1 江门市实施新农保政策的基本情况23-26
3.1.1 江门市概况23-24
3.1.2 江门市新农保政策制度设计24-25
3.1.3 江门市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25-26
3.2 江门市新农保政策问卷调查26-27
3.2.1 调查问卷统计表26-27
3.2.2 问卷调查结果浅析27
3.3 江门市新农保政策有着的不足27-31
3.3.1 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缺乏养老金调整约束机制27-30
3.3.2 缴费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30-31
3.3.3 政府财政责任分担不均衡,缺乏财政约束机制31
3.4 江门市新农保政策缺陷理由浅析31-36
3.4.1 财政投入力度不足31-33
3.4.2 地区间经济实力差别较大33-34
3.4.3 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筹资能力水平整体不高34
3.4.4 制度缺乏法律规范和保障34-36
第四章 国内外实施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经验及借鉴36-44
4.1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经验36-39
4.1.1 日本36-37
4.1.2 德国37-38
4.1.3 对江门市的启迪38-39
4.2 国内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经验39-44
4.2.1 陕西省宝鸡市39-40
4.2.2 广东省中山市40-41
4.2.3 国内其他城市41-42
4.2.4 对江门市的启迪42-44
第五章 改善江门市新农保政策的对策和倡议44-50
5.1 改善江门市新农保政策的原则44
5.1.1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44
5.1.2 适度财政责任原则44
5.2 改善江门市新农保政策的目标44
5.3 改善江门市新农保政策的对策和倡议44-50
5.3.1 加强新农保的制度建设44-45
5.3.2 改善市、县两级政府财政补助结构45-47
5.3.3 改善新农保制度设计47-48
5.3.4 拓宽新农保基金筹资渠道48-49
5.3.5 加强宣传,提升农民参保意愿49-50
结论与展望50-51
参考文献51-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探讨成果53-54
致谢54-55
附件55

点赞:17470 浏览:7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