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浅谈如何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良好思维的状态呢?“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入手、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学习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从设计问题入手,积极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数学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学生面对要求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学生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这是真正从内心感到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二、从直观认识入手,积极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如何加强对概念、法则、定律等抽象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直观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们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正方体” 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立体图形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什么是立体图形,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比较6个面的大小是一样,再看看它的 每一条边都是一样的长度,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正方体,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808so.com
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正方体的概念。并为引出长方体、圆柱和球等概念做了准备。甚至在我们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直观操作,如动手操作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尝试,善于探究讨论,对引导学生的抽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从旧知识入手,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教学的过程中,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牵线搭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一年级第二单元的“十几减几退位减法”时,我先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凑十法(9+1=10 8+2=10 7+3=10 6+4=10 5+5=10),然后引导学生从16-9=?中知道,先把16分成10和6,再算10-9=1,最后算1+6=7;又从16-8=?中发现,先把16分成10和6,再算10-8=2,最后算2+6=8.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做退位减法要先把被减数分出一个10,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规律:做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时,先看减数是几,就想和它凑成10的那个数,在用那个数加上被减数的个位就可以了。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旧知,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8649 浏览:13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