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霍乱《霍乱时期爱情》:一个逆行世界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霍乱、爱情、生命、死亡、忠贞、背叛构成了影片《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叙事主题。同时,也构造了一个与我们正常通行的世界相异的甚至我们无法理解的全新世界:一个逆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习以为常的逻辑,也没有不能发生的奇迹。本文通过对影片中个别场景的分析和重现,解读影片对于爱情的思考及其所蕴涵的更为深刻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 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解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根据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以男主人公阿里萨一生等待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情故事。主人公阿里萨在年少时期,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做骡马生意的有钱人的女儿菲尔米娜。两人私订终身,打算共结连理。谁知,女方的父亲极力反对,因为阿里萨只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发报员。他横加阻挠,再加之菲尔米娜对这份爱情的不确定,阿里萨最终失去了菲尔米娜,眼睁睁看着她嫁作他。然而,这些都无法改变阿里萨对于菲尔米娜永不熄灭的爱情火焰,他决定等待,终于,51年后,菲尔米娜的丈夫去世,阿里萨有了重新得到爱情的机会,在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之下,在历经53年之后,这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走到了一起,在海上漫无目的漫无期限地永远漂流。

一、霍乱与爱情

如果这就是影片讲述的全部内容,那么它就是一个温暖人心、洋溢着浪漫和温馨的感人爱情故事。事实不是这样,影片绝不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喜剧,它讲述的故事是奇异的,是魔幻的,是不可思议的。阿里萨在漫长的爱情等待中,先后与622名形形色色的女人上床,也有女人最终因他而死。在去向菲尔米娜告白的前一刻,他床上还躺着一个年少的女孩。影片里不仅仅有爱情,还有瘟疫,还有对人生的思考。《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部让人看过之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电影。在观赏时,需要观众用十分的注意力,因为一瞬间的倦怠可能就会无法跟随影片流淌的脚步。观赏过后,影片中的某些片段会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是一种不解而难以抗拒的魅惑。
霍乱和爱情是两个很难让人能联想到一起的词语。霍乱是一种传播速度很快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它就是灾难和死亡的代名词。是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恶事。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备受推崇的情感模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爱情代表着幸福和美好,是人人都想拥有的东西。这两个相去甚远的词搭配在一起,显得有些吊诡。单从表面看,营造了一种对立、灾难和美满的对立。深究下去,霍乱和爱情在这部影片中,很难说哪一方是绝对的祸事,哪一方是绝对的福祉。霍乱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只要治疗及时,得病之人大可躲过这一劫,死后逢生的幸福谁说不是难能的幸福呢?爱情固然美好,可是爱情成疾,相思成病,几十年的岁月都是在等待中,对于阿里萨的人生来说未尝不是一场灾难。更多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冥冥之中那福祸相依相对的流动却也是必然发生的,霍乱和爱情在一起陌生而合理地存在,也是一种别样的美。

二、忠贞或背叛

影片中男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守候,在片中的两个场景中以平淡却又震撼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其一是在女主角菲尔米娜家中,菲尔米娜办完丈夫的丧事,送走家中前来吊唁的最后一批客人,看见阿里萨站在离她三米开外的地方,衣着整洁,神情激动,语气波澜不惊地对她说道:“菲尔米娜,我等待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808so.com
此时已经有五十一年九个月又四天,从第一眼见到你至今我都深爱着你。我再一次向你表达我的誓言,我永远爱你,忠贞不渝。”另外一个场景则是阿里萨终于和自己苦苦等待半个世纪的菲尔米娜在一起了,他终于感受到了这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人的身体时,他对她说:“菲尔米娜,我为你保留了处子之身。”男主人公真诚且虔诚的眼神表达着对这段漫长爱情的忠贞不渝,用时间证明此生只爱一人的誓言。然而这两个场景带给观众的震撼不仅仅是由于阿里萨对爱情执著的感动,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事实陡转之下的惊诧。第一个场景之前的另一个片段是当通告菲尔米娜丈夫去世的钟声响起时,阿里萨走到窗边,得知发生的事情之后,转身吩咐躺在床上的一位年少的女孩,让她随车夫回学校,自己有重要的事情办。不难看出这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向菲尔米娜表白。阿里萨和这位少女之间的关系不禁让人心生疑虑,显而易见不是爷孙关系。于是我们在感动于阿里萨字字真言的表白时,心里却也生出不自主的别扭和猜忌。这种异样的感受在随后的场景中再一次被强化。第二个场景出现在影片的尾部,观众已经完整地了解了整个故事的脉络,知道了阿里萨在这半个世纪的守候中,并不是守身如玉,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相反,他的私生活丰富得让人叹为观止,在这一期间,他一共与622名形形色色的女人上过床,而且把这622个女人都记录在册。所以当阿里萨说出那句“我为你保留了处子之身”时,我们不知该如何是好。不能说阿里萨是个爱情骗子,因为半个世纪的等待,没有结婚,绝不会是一个骗子所为。然而,歪曲事实,身体的背叛也绝不能和爱情捍卫者联系在一起。在这部影片里,这两种不可能却是可能地发生了,阿里萨将骗子和捍卫者都放在了自己身上,异样但却真实,不合理却也合理地这样存在了。
除了阿里萨之外,菲尔米娜生命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就是她的丈夫乌尔比诺医生。这位相貌堂堂、有身份的医生在晚年终于还是偷腥了。菲尔米娜发现之后,医生承认了自己的出轨,并保证会结束这段恋情。菲尔米娜听完丈夫的话后,说:“我以为你会像个男人,对我撒谎隐瞒。”应该说,菲尔米娜对于丈夫坦诚不公的态度是失望的,她希望丈夫能够隐瞒,不告诉她真相,在共同走过几十年的风雨之后,她需要的不是坦诚,而是能够愿意维护对于她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忠诚的心意。医生对此是不能理解的,他也从未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妻子。他不会为她着想,之所以承认自己的地下恋情不是出于对妻子的愧疚和尊重,而是内心深处,他无法背负任何的责任和包袱。坦白意味着将包袱扔给了妻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陪伴在菲尔米娜身边半个多世纪,即使是在婚外情之前的岁月里,他也无法和忠贞两字连在一起。无论是在肉体或精神上,这位长相不俗、受人尊敬的医生都从未给予过菲尔米娜想要的爱情。如果没有出轨事件,这个男人至少在肉体上还是忠诚的。只可惜,终是未能管住自己。医生的爱情世界里只有自己,菲尔米娜的存在只是一种需要。在他的爱情里,没有忠贞也无所谓背叛,自始至终他爱的都只是自己。

三、生命和死亡

影片是以死亡开始的,菲尔米娜的丈夫乌尔比诺医生爬上梯子,去逗弄树上的鹦鹉,从高处坠落在地,一命呜呼了。乌尔比诺的死给了阿里萨机会,尽管已是黄昏,但终能遂愿与自己深爱了一生的女人走在一起。青春年少时,对菲尔米娜的迷恋招来了菲尔米娜父亲的阻挠和威胁。在面对威胁时,阿里萨表现出了对于死亡的无畏,对于爱情的捍卫,他指着自己的胸口对她父亲说:“开吧,没有比为爱而死更光荣的事情了。”热恋中的阿里萨不惧怕死亡,随时都是一副要为爱情献身的模样,或许是因为年轻,或许是因为对于爱情能够紧握在手的自信。死亡的意义在阿里萨的岁月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当菲尔米娜嫁为人妇,阿里萨伤透了心,经历了人生中的种种,人到中年,与乌尔比诺有了面对面的机会。阿里萨紧张慌乱中将手中的文件抖落在地,缓缓捡起,强作镇定。面对器宇轩昂的医生,阿里萨显得卑微和猥琐,像个上了年纪的老头,面对情敌完全输了气势,没有了年轻时的无畏和斗志。他甚至对朋友坦言他担心自己活不过医生。死亡在此时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障碍,他开始惧怕死亡。因为对于爱情的不确定,只有活着才有一线的可能。他宁愿谦卑地活着,也不要选择无畏的死亡,因为爱情此时和生命紧紧相连。年少时的阿里萨可以为爱而死,年老时的阿里萨只有跨越死亡,生存下来才能再次获得爱情。生命和死亡在阿里萨的世界里也不是绝对的对立了,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存在,只要和爱情有关。
乌尔比诺也表达了对于菲尔米娜的爱,在将死之际对菲尔米娜说:“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乌尔比诺有生之年都是和菲尔米娜在一起的,他从未对菲尔米娜有过爱的誓言。他是一个凡夫俗子,活在世人的眼里,实际且懦弱。新婚之夜,菲尔米娜问他是否爱自己,他没有做出正面回答。此后的一生中也是如此,假设他爱菲尔米娜,那他就是害怕承担爱情的责任,实际上他并不爱菲尔米娜,他害怕一辈子要为谎言买单。所以他选择了逃避和沉默。因为生命是无限和永恒的,他背负不起。死亡才是瞬间,他在最后一刻选择了解脱,无论他是否爱菲尔米娜,他都是一个自私而懦弱的男人。也正是通过乌尔比诺,再一次提醒观众,生命与死亡之间可以转换命运,永恒和短暂也只是随时都可能停留在生命或是死亡本身的不确定特质。
影片尾声,阿里萨命令船长将船上的货物和旅客转移,升起了的旗,表示船上有霍乱疫情,处于隔离状态,不允许靠岸。阿里萨说这是一生一世的旅行,在等待了半个世纪之后。他说自己终于明白,真正无限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以死亡开始,以无限的生命结束,似乎是有违了自然规律。世界从来都是以生命开始,以死亡结束的。而影片却恰恰相反,以这样一种反规律的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了另一个世界:终点非死亡而是无限生命的世界。再一次挑战了那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和视角。
正如在文章开始时所说的一样,《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部惊世骇俗的爱情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常人无法理解和经历的爱情故事,让人很难去定义爱情中的忠贞与背叛。同时,它又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影片,还是一部探讨爱情与瘟疫,爱情与生命、与死亡的影片。欣赏过影片之后,谁还能说瘟疫比爱情可怕?死亡是永恒的命运,生命短暂。
[参考文献]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蒋宗曹,姜风光,译.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8.
张宁.爱、时间与死亡——读《霍乱时期的爱情》[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5).
[3] 洪子锐.加·加·马尔克斯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创作过程[J].文化译丛,1988(04).
[4] 张慧云.痴情?滥情?——以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808so.com
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分析《霍乱时期的爱情》[J].名作欣赏,2006(22).
[5] 刘娟.《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死亡主题小议[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6] 谈清妍.爱情的乌托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与死亡[J].襄樊学院学报,2009(06).
[作者简介] 张蕊(1980— ),女,甘肃天水人,文学硕士,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批评与翻译理论。

点赞:21856 浏览:9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