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浅谈影视文学改编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电影电视行业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和传统、新近文学作品的不断产生,影视文学改编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电影和电视改变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文学改编电影比起原著来对大众更具吸引力。本文将影视文学改编的可行性,改编的方式和方法,改编原则,改编的元素几个方面都做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改编
说到影视文学改编,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改编。所谓改编,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或是把一部电影重新编纂成文学作品。这意味着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延迟修复”关系和“不同的合作”关系。原著只有在被改编后才能供人阅读,但改编却需要一种特定的适合于某种方式的阐释,比如用声像处理的方式去改编原著,这就形成影视文学的改编,这种阐释本身也经常融入到另一时空之中。影视文学改编就是一种把文字时空融入声像时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种时空交错的表现形式中自然有其自身一系列特点。
影视文学改编,即运用电影、电视思维,遵循影视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将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再创作为影视剧作的艺术形象。从1925年开始,独立作业的电影艺术家们,就开始思考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要求这个问题了,那时的电影人们已经认识到电影不能从原著中逐字逐句的翻译,把电影的形成看成是原著的一种再创造过程,也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的实践。自此开始影视文学改编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显现出自己特点。

一、影视文学改编的可操作性和改编的方式、方法

(一)影视文学改编的第一要务——原著的可操作性

当我们开始考虑拍摄一部影视文学改编电影时,我们就要考虑原著的可操作性,即改编的可行性,笔者认为这是改编的第一步。文学流派的纷繁复杂,在文学世界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例如意识流派作品、现代派作品、和戏剧等由于自身主观性非常强,作品情节性不够,动作性和造型能力差,导致改编潜力小,效果不好。例如像柏拉图的《理想国》这部作品,就没有改编的可能。因为它全书使用的是一种对话体的格式,在绝大多数对话中,苏格拉底都是主角,柏拉图在自己这些对话里始终没有出过场,而且这些对话中充满着“苏格拉底式的幽默”,我们就很难判定发言人苏格拉底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柏拉图自己的想法。这种主观性很强的作品,而且结构很模糊,就失去了改编的可能性。

(二)学改编的方式和方法是作品产生质变的阶段

在作品一旦通过改编可能性的评估,从着手改编开始,我们就要考虑改编的方式和方法。这是作品开始再创造的一个最重要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作品产生质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学作品会根据导演、社会需要等各种因素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即不改变原著风貌的改编、利用原著表现导演意图的改编。不改变原著风貌指改编的影视作品能够呈现原著的意蕴,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古典文学名著,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还要注意加入导演的思想,否则就成了机械的抄袭了。而表现导演意图的改编,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一个点生发出去,一种是全文改编。前者中的那个点可以是原著中的一个人物或一个背景,利用原著中人物的知名度,任意发挥故事情节,挥洒导演的创新能力,像最近流行的穿越剧就是把现代的思维移植到特定年代的产物。而后者的改编则需要导演极大的艺术功力和勇气,但这也是改编的美学价值所在,如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改编的《乱》就取得了很大成功,源于原著又高于原著。这种利用原著来表现导演意图的改编方式,不管是以点带面的方式,还是全面出发的方式,都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原著进行着新的解读,也可以说是作品在历史的发展中的一种自觉又不自觉延迟修复。经过这一阶段,一部改编电影就差不多定型了。

二、影视文学改编的原则和元素

但改编并不是如乱花漫天般那么自由的,还是有一定的原则的,这就是改编原则。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明白,改编不等于再现,从文学转变成影视,是一个从文本到图像的 形式转变,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解释手法的转变,是文字艺术和图像艺术之间的转化,做到绝对重现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改编是为了表达导演意图,获得新解释,这其中必然是导演的风格体现。这就说明了,影视改编电影是一种再创造的产物,导演将遵循这些改变原则,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到原著中,试图找到与原著作者对话的契机,并且还要保持自己的风格,所以说影视文学改编需要不同的合作来完成。
而在改编的过程中,一部影视剧作从文字到形象化有很多需要转化的部分,这就是改编的元素。这其中包括导演个人因素和影视剧作的辅助手段因素。就像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就带有周星驰自己的很多元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小人物的蜕变元素。这跟导演个人阅历有关,香港导演刘镇伟在选用周星驰是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周星驰自己就已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人,所以在他在电影中有这种小人物情结就很合理了。如在他出演的的《大话西游》里,孙悟空不再是一个无所不能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了,而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小人物——山贼。在经过众多可笑的磨难后终于立地成佛,也算是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吧。但不管周星驰怎么改编,也没有改编《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命运。这种改编人物关系,但又不伤原著意蕴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而从文字变成声像过程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文字只是一个平整的二维空间,而影视剧作则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就如同一个现实的世界,而现实世界的种种并不是单纯靠文字来实现的,这就需要音乐和定格的画面了。一个好的场景出现通常需要原著中经典的对白和演员的优秀表演,而电影画面经常出现对白和动作在逻源于:毕业论文www.808so.com
辑上的分离,当摄影机把画面定格在这一刻,我们很自然的会联想到这部影视作品的现代意义了,这就是电影画面的画外音,此时如果再加上音乐来烘托气氛深化主题,那么这个画面就完美了,一部好的作品就产生了。
苏格拉底说过:“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一部好的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不仅要表现原著的意思,还要带有导演的痕迹,最重要的是要有效用,要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社会现实意义等等,那么它的改编就真正的成功了。
参考文献
《电影和文学改编》 (法)卡尔科·马塞尔 (法)克莱尔 著 刘芳 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3-1, P23
《影视文学》 黄会林 周星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P88
[3]《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著,商务印书馆 2006-6-1, P135
[4]《丰富的痛感——试论高群书电影的现实意义》李镇P66 《当代电影》 2011年 第三期

点赞:20299 浏览:9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