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德育工作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革新对策学报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如何加强初中德育工作就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就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如何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新课改;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1003-2851(2013)-01-0003-01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品质、习惯养成教育和兴趣培养。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德育保障体系的灵魂所在。所以学校应该关注和探索这个重要课题,在实践中推出系列德育创新策略。

一、新课改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从教育观念、教学态度、教师素质三个方面予以转变,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新课改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力求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差异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教学实践中,把文化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忽视了文化成绩偏下学生的发展状况。学生素质体现在诸多方面,文化成绩只是其中的—个部分,并不能代表学生综合素质高低。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学生自由差异发展。
2.端正教学态度,平等师生关系。教师一直被赋予神圣化色彩,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造成了一定的摩碍。新课改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3.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工作思路。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相辅相成,教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为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教师素质集中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掌握。教师德育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对学生价值观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1.树立新型人才观。人们常把一些老实听话、安分守己的学生当做好学生来对待,但这样的好学生走向社会不一定“吃的开”,原因在于这类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自立自强能力差,更谈不上适应社会自主创业了。今天,我们所倡导树立的新型人才观,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时展需求,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开阔的视野、灵活的头脑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中等专业人才。树立新型人才观,不能以自身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而要以学生能否成为未来有用人才为培养目标。
2.淡化教育的结果,重视教育的过程。中学的德育工作最忌“假、大、空”。在学校德育中,无论是渗透性德育,还是灌输性德育其过程都表现为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下,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聿,运用有效的方法手段,把国家对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道德。因此,我们要克服把德育单纯理解为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的教育和培养“政治人”的教育等错误观念,也要防止和克服那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是培养会做生意的“生意人”的错误观念。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要求,编制出正确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检查调控和评价等全过程中,都要紧紧围绕“目标”下功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淡化德育结果,重视德育过程。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教师的责任是发展学生而不是做判官,所以不要轻易用对还是错简单评判学生。其实什么事都是水到渠成,有了过程就必须有结果。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比如,在班会(队会)课中以主题的形式,把一些不加评论的案例提供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得出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选择、评审中提高道德认识。
3.加强师生沟通。师生之间沟通效果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引导者,避免成为学生单一的说教者。如果单纯从说教的角度出发,那么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开展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其一,利用多种社交手段。相比较于家访的方式来说,如今社交手段越来越多,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等等平台,已经充分发挥出沟通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当代教师要学会利用多种社交工具,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其二,要注意采用多种沟通技巧。在实践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其行为观点对整体学生产生引导,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沟通问题。从总体原则上来说,可以采用总体平衡和个别把控的双重原则。使学生心中的“榜样”成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对象。其三,要准确定位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存在自身独特的个性和思考模式,因此要从心理和生理双重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德育问题,从而能够把握住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德育工作获得突飞猛进的进展。
 源于:论文模板www.808so.com
 4.拓宽德育渠道,建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网络。德育工作是多层次、多渠道的。然而,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却往往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系统。这种系统所组织、指导的德育活动与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确定与形式的选择上,常常会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其教育效应也会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学校着力改变德育组织上的这一弊病,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结合起来,逐步构建起开放的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作用。
德育网络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伞方位的德育组织体系。德育任务的完成,单一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保证多方面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因此,要进一步健全以学校德育为主导的三结合的教育合力,要允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合力作用,使各渠道畅通,将德育的单一渠道改为多渠道,从多方面对学生施加正向的、统一的教育,形成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巩固和加强。
参考文献
彭莉.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李晓丽.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J].学周刊C版2010(3)

点赞:6503 浏览:1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