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突出学生主体,打造高效思想政治课堂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突破传统的“满堂灌”或“一言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打造高效课堂,已教师不断思索与探讨的理由。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突出主体性,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观念,树立人本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想、有追求的鲜活生命,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教育的本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把目标转化为理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努力促使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努力把教学目标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巧设理由,让学生在深思中感悟

有疑才能思,有思才能悟。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设问作为一个内容来准备,它对于突出、突破难点、提高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作用。
教师设计理由要尽量做到简练、易懂,符合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要有层次性、逻辑性、趣味性、实用性。如我在讲《纸币的本质》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人民币图样,然后提问:“喜欢不喜欢它?”“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钱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其他东西不能?”“钱是否能买到一切东西?” “古往今来,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金钱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引得人们不断地为它争论和深思?”在层层的设问当中,学生开始由兴奋到沉静,看书、深思、讨论,为本节课的有效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精选资源,使抽象理论化

高中政治课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特别是高一新生刚开始时不大适应,所以教师要巧妙地借用一些音像资料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些资源的优点是生动、直观、,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变枯燥为生动,起到事半功倍、点石成金的作用。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一定要附上相应的深思题,从而引出课堂上要解决的、难点理由。如我在讲《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时,选择了几组图片:富人的豪宅、一位明星结婚时的豪华场面、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场景。这些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是仅靠文字表达实现不了的,对比,会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和共鸣,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注重社会公平的。

四、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条件。教师对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的综合研究,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学习主题,进行合理设计,引导他们自发地参与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如:《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我设计了一场辩论会:
正方:我要公平。公平才能得人心,要一碗水端平,大家工资平均算。
反方:我要效率。效率是企业的生命,收入差距拉大。
两方辩论,学生自主形成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五、分析,在短时间内突破难点

课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要否认教师的作用。中学生虽然视野开阔,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有些理由他们能够自主解决,而有些难点理由还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课堂上教师灵活多样的策略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较为难懂的理由,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途径。如在讲“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知识点时,我引用了这样一组数字帮助学生理解:
1992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20.0%、11.7%和68.3%,到2009年,这一比重分别为20.5%、20.6%和58.9%。
17年间,政府、企业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与8.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了9.4个百分点。与美国相比,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低于美国10.3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则分别高出美国6.2和9.1个百分点。
我对比法,比较直观地剖析了国家、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责 编 流 水)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6933 浏览:12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