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加坡20世纪50~80年代新加坡语文教育政策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加坡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多民族、多语言的小国,政府的语文政策关乎国内民族平等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东南亚民族主义高涨、土著民族排华、冷战对抗的时代背景下,新加坡脱离殖民统治,走向自治,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到最后独立建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新加坡的语文教育政策。20世纪50—80年代,新加坡政府以实用主义为原则,根据内外局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语文政策,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双语教育格局。
关键词:新加坡;语文;教育;政策
1006-723X(2013)02-0143-06
新加坡是一个蕞尔小国,又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多种族、多语文并存的多元社会。这决定了政府的语文政策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学和教育学概念,而是国家系统工程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新加坡摆脱殖民统治,实现自治,加入马来西亚联邦,退出马来西亚建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响,政府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调整语文教育政策,逐渐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双语教育制度,奠定了今天以英语为共同语文,华语、马来语以及泰米尔语等各民族语文并存的局面。

一、自治前的新加坡语文教育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口,由新加坡岛及周围的小岛组成,在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填海造地前的面积约600平方公里。①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半岛紧邻,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新加坡的历史是一部典型的移民史。自1819年英国莱佛士登陆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808so.com
新加坡以来,实行自由港政策,广招各地移民开发,大量的华人、印度人来到这里。1836年,华人人口已达1.37万人,超过该岛原住民马来人成为新加坡的第一大民族。1921年,新加坡人口达到41.8万人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的比例为75.3%、12.8%、7.7%;②20世纪30年代殖民当局下令禁止大规模的移民进入后,这一人口比例被大致固定下来。自治初期新加坡人口已达165万人(1960年)。③
由于英国传统的自由经济政策,殖民当局对教育等社会事务并未做太多干预。在当地有买办阶层可利用的情况下,当局在教育问题上少有作为。多数移民也以侨居的心态,只把新加坡当作暂时的谋生之地,没有扎根当地的打算。移民子女早期在私塾,后来到各自的民族学校就学,只有部分家庭将子女送到英语学校读书,逐渐形成了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等多种语文源流学校的局面。政府开办的英语学校不教授民族语文,而民族学校以本民族语为教学媒介语,或不开设英语课程,或英语教育质量低下。各源流学校各行其是,各族都只有少数人能通晓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难以沟通。同一民族学生又因分别进入英校和本民族学校,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语文群体。二战之前,殖民当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也乐见这种可“分而治之”的格局。
战后兴起的反殖动,尤其是马共的武装反殖动,使殖民当局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通过教育向殖民地人民灌输对英国效忠的思想。当局加大了英语学校的规模,吸引其他民族学生到英校就读。1948年推出的《十年教育计划》是首次在该地区提出实施双语教育的主张,要求民族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授英语,废除之前只允许讲英语家庭子女就读英校的规定,各族学生均可进英校读书。1950年推出的《五年补充计划》和《学校注册条例》,采取降低学费和为非英语源流学生转入英校开设特别课程等手段,吸引其他源流的学生进入英校。1951年,以牛津大学社会科主任巴恩为主席的委员会提交的《马来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即《巴恩报告书》),主张以国民学校取代方言学校,只教授英语和马来语 。同年,马来亚联合邦政府邀请教育家方威廉博士和联合国官员吴德耀博士领导的委员会调查联合邦的教育问题,提出的报告书(即《方吴报告书》)建议:马来人和印度人学习双语,而华人则要学习三门语文(华文、英文和马来语文)。1953年,政府发表《华文学校——双语教育与增加津贴金》的教育白皮书,以增加津贴金为条件,实施双语教育,突出英文教育,限制华文教育。1954年殖民地政府制定《学校注册(修正)法案》,加紧管制华校,扩充英语教育,鼓励民族学校的学生转入英校。
英国以英语教育消灭母语教育的政策遭到了殖民地人民的反对。但殖民地语文繁杂,缺乏一门各民族能接受的共同语文成为殖民地人民建立新国家的严重障碍。当时的新马地区各族人民“南腔北调,各说各话”(a Tower of Babel),像“水族馆里的不同种类的鱼”,看似在一起但却彼此孤立,不能往来。指出,“我们成为一个民族, 但没有一个民族的先决条件——共同语文、共同的忠心和共同的心理特征——来导致我们大家都期望的团结”。(P137)如何建立共同的语文成为建立一个新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新加坡从1955年取得半自治地位起,政府开始以当地的视角,为建立一门共同语文努力。首要的就是在教育上形成一门共同的教育媒介语。

二、争取与马来亚合并时期的教育政策

新加坡本属于马来亚的一部分,战后英国推出的“马来亚联邦”计划,却把有着天然联系的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分开来。英国的做法遭到了新马地区民众的普遍反对,新加坡在争取自治和独立的过程中,把与马来亚合并当作新加坡的奋斗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新加坡的教育朝着以马来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的方向推进。
1.语文教育与政治
1955年,新加坡实现内部自治,通过大选,劳工阵线政府上台。鉴于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将教育局升格为内阁级的教育部,以加强国家管理教育的权力,责成新加坡各党派议员组成的委员会对教育问题进行考察,委员会于1956年提出《各党派报告书》(A Party Report)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对新加坡忠诚且具有马来亚意识的教育制度,在平等对待各民族语文源流学校的同时,加强对共同语文的学习和普及。
当时的劳工阵线联合政府接受了该报告的大部分内容,并发表了关于教育政策的白皮书。政府采取措施平等对待各源流学校,增加对各民族学校的财政支持,并推动共同语文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新加坡社会动荡,政府羸弱,劳工阵线政府执政时间短暂,其教育目标远未达到。实现统一的语文教育制度的任务落到了行动党政府身上。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1.马来语的地位
新加坡建国初期,周边地区形势极为险恶,新马关系紧张,另一邻国印度尼西亚又紧接着发生了9.30事件,掀起大规模排华浪潮。弱小的新加坡政府实行“生存政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内的种族冲突和与周边国家的外交纠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新加坡前途渺茫,独立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在适当的时间仍会加入马来西亚,故政府的语文政策并未随着国家的独立而骤然改变。
1965年10月2日,总理署宣布“在新加坡,四种语言——即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都是平等的地位的语言。马来语是我们的共同语文,它是我们的国语”。宪法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国歌以马来语演唱,军队号令使用马来语。独立三个月后(1965年11月),政府仍按原计划开展“国语月”运动来推广马来语。
2.英语的地位
新马分离后,新加坡加入英联邦,由英国负责防御,随着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马分离可能并非暂时事件,国家的发展也出现了较为乐观的局面,马来语政治价值大大降低。新马分离使新加坡谋求建立新马共同市场的目标破产了。马来语对新加坡的经济价值也大为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于1967年停办了宣传国语运动。之后,马来语虽然仍是新加坡的国语,但是仅具象征意义,不再作为各族的共同语言,也不再作为非马来族学生必修的语文课程。
而此时英语的重要性却凸显出来,由于新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在防务上更加依赖英国以及后来的英联邦的“五国联防”,经济上更加依赖西方市场。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经贸语言、科技语言,有利于新加坡吸引投资。在国内的政治层面上,英语是一门中立语言,对各民族来说,提供了一个可接受的平台。正是基于这种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使得政府决定把英语作为共同语言。政府的教育政策由多语教育政策变成以英语为中心的强制双语教育政策,规定各源流学校都必修英语,以英语和母语两种语文进行教学:英校以母语为第二教学语言,以母语教授历史和公民课,而各民族语言学校则以英语为第二教学语言,以之教授数学和科学。
3.实现各源流学校的统一
为配合民族调和的政策,政府加大对混合学校的建设。混合学校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取得突破,至1969年已达106间,占学校总数的近四分之一。政府引导家长把子女送入英校和混合学校,使民族语文学校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以建立统一教育制度。
在对各源流教育统一的过程中,以改造和关闭南洋大学最为困难和最受争议。南洋大学是广大华社创办的、中国之外的唯一一所华文大学,在新马华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华人中不少人将其视为华文教育的旗帜,而马来族中不少人又将其当作“”、“沙文主义”的靶标。自创办以来,政府不断向南大施压,要求南大加大对英语的学习,去除其“种族大学”的特征,以及与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马来亚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大学)合作、合并。因政见分歧和支持反对党活动,政府剥夺了南大创办人陈六使的公民权。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南大投入的同时,逐渐增加控制南大的权力。直到政府完全控制南大之后,才于1968年承认南大毕业生的学位(第一届已承认除外)。之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南大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把教学媒介语改为英语,并最终在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了国立新加坡大学。至此,高等教育的不同源流学校实行了合并。
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民族语文的中小学校也日渐衰落,学生人数急剧下降。淡米尔语学校在1975年招不到新生,马来文学校到1980年也没有新生报名,华文学校在1984年只招得23名自愿报读的学生。[5](P157)1987年,政府实现了四个源流学校的统一。
4.对母语教育的调整
由于实行英语为主导的语文政策受到很多维护华文教育者的批评。相当多的中老年华族不谙英语,过度偏向英语的做法加剧了代与代际之间的鸿沟,引起了华的不满。更重要的是一些西方个人自由主义和颓废风气开始在年轻人中传播,引起了的忧虑。如何在构建英语为尊的社会里让年青一代保持东方传统、维护社会秩序、尊重政府权威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为此,政府开始强调在保持用英语作为通用语文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保持一定水平的母语教育。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一些东盟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亚太地区的冷战局势得到了很大的缓和,华语的政治色彩开始淡化。香港、台湾的经济腾飞,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华语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工商贸易为生存的新加坡对此不能视而不见。
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政府开始在两种语文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以保持各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捕捉新的国际机遇。政府推动用民族语文作为道德和历史课程的教学媒介语;开始建立特选学校,把母语(主要是华语)和英语一起并列为第一语文;发起“推广华语运动”等措施以配合学校的母语教育。
5.推进语文的标准化
在推进国内的共同语文形成的同时,新加坡政府亦重视各语文内部的标准化问题,以便于学习和使用。马来语文的标准化方面,新加坡全盘采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组成的“马印语文理事会”的方案。英语方面,读音采用英国广播公司(BBC)英语为准,文法和拼写以英国本土为标准。淡米尔语由于在新加坡使用人口较少和在印度本土的不统

一、在该问题上相对滞后。

由于20世纪上半叶华校已采用了中国的国语语音标准,华语标准化方面主要是文字和拼音方面。双语教育制度的实行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很多华族学生在书写方面比较困难。政府希望通过简化汉字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在当时冷战局势紧张和东南亚排华的氛围中,新加坡为避与中国走得太近之嫌,在采用简体字的问题上并未像使用英语和马来语那样,直接采用该语言来源国的标准,而是走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已开始推广简体字,新加坡教育部于1969年7月颁布《简体字表》(即502《简体字表》),将502个繁体字简化为498个简体字。之后,政府又于1974年推出2248个简体字(即2248《简体字总表》)。直到1976年5月颁布的《简体字总表》修订本,才最终全部采用中国大陆使用的简体字。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808so.com

点赞:32236 浏览:14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