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汉语对泰汉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思维训练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三大板块即汉字、词汇与阅读教学中采用猜谜、用汉语解释汉语、互问互答等方式对外国学生进行语言思维训练,在思考、表达、辨错、纠错过程中,培养外国学生用汉语自主思维及自我表达这一新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课堂教学 语言思维 教学模式
作为国侨办委派的对外汉语教师,笔者在泰国清迈崇华新生学校——一所设有小学部至高中部共三十个班的华立学校执教了一年。在教学工作期间,笔者深切体会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必须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否则,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语言层面的训练,一味地灌输,一味地安排学生进行机械性操练,那最终会让学生觉得汉语学习索然无味。
那么应当如何训练外国学生的语言思维呢?经过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在文字、词汇、阅读等各项教学环节之中,在各种假设的汉语情境之下,始终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用汉语来表达思维,进而让教学双方从中发现问题发现不足,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并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在汉语天地里进入合情合理地思考、收放自如地交际的艺术境界。
在贯彻“用汉语自主思维及自我表达”这一新模式的前提下,笔者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汉字、词汇、阅读三大板块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了以下语言思维训练:

一、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思维训练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工作当中,笔者了解到,对汉字结构的规范书写以及汉字字形的理解、记忆是泰国学生颇感头疼的事情,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汉字就是呆板的方块字,且难认、难写、难记”。由于泰语与汉语的书写形式相差甚远,不少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往往是把汉字从下到上给“画”出来的。
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是引入猜谜活动。猜谜,是一种神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能够带动学生们积极思考并从中得到娱乐。
如:在一元宵佳节,一年轻女子填了一首《玉房怨》: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
问苍天,人在谁家?
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
叫奴欲罢不能罢
吾今舍口不言他。
论交情,曾不差。
染尘皂,难说青白话。
恨不得一刀两断分两家。
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
我今设一计,叫他无言可答。
谜底为十个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在这类汉字游戏中,泰国学生能较敏锐地发现汉字字体的结构特征,较好地掌握汉字部首所表示的意义,强化了识记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方块字的立体认识。与此同时,外国学生眼、脑、手多种感官并用,他们的大脑均处于思维状态,长期下去其思维的敏捷性将被培养起来。

二、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思维训练

在以往的“满堂灌”的词汇教学模式中,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辛辛苦苦地把每个生词的意义用法全面介绍一遍,外国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教与学都觉得费劲,结果适得其反。
笔者所授过的对象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泰国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每篇课文后的生词数量分别为四十个与二十个左右,且全用英语注释。而这些学生对汉语生词的理解往往需要经过“中—英—泰”这一双语转换过程,很容易出现偏差。
以上的问题都需要教师通过恰当的途径加以解决。
在词汇课上,笔者尝试让泰国学生用学过的汉语知识解释新的汉语生词即“汉汉互释”的方法来学习生词。
例如:《汉语教程》第三册(上)第64课《幸福的感觉》一文中出现了生词“权力”,文中的英文注释为“power”, 被分派到任务的泰国学生依据注释用汉语解释为“有很大的力气”,并造句“我有权力”,同时这名学神气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健壮的胳膊。这名学生的误解来源于“power”一词也可解释为“力量”。对于这类具有抽象意义的名词,泰国学生往往很难掌握,教师则需要尽量用最简洁易懂的话来重新加以说明:“权力不是力气,比如,老师安排学生做作业、考试等,这是老师的权力。”
通过“汉汉互释” 这一方式来学习汉语生词,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语言思维并用汉语表述,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还能够训练学生如何运用已学过的汉语知识明白表达自己所理解的意思,温故而知新。

三、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思维训练

在阅读环节中,以往的“学生预习、教师讲解”这种单一模式,容易使泰国学生上课分心。往往一篇课文上完,学生一知半解,对课文中的词、词组、句子更是不会灵活运用,大多学过就忘。
笔者针对以上现象,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来解决。具体措施是安排外国学生上台分段落朗读,并要求每朗读完一段落台上的同学与台下的同学就根据该段落互相发问。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几个富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以便随时补充。
例如,《汉语教程》第三册(上)第68课《吃葡萄》[3]一文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以下几个问题:
1.葡萄的味道怎么样?
2.当“我”把葡萄送给做生意的朋友品尝时,坚持要付钱的生意人你认为能算作“我”的朋友吗?
3.要是换了你,怎样送葡萄才不会让领导干部误解成是因有事而想走后门的?
4.要是换了你,怎样送葡萄才不会让邻居家的丈夫吃醋?
5.为何作者说:“找到了一个真正吃葡萄的人”?
6.从文中“让大伙儿也分享一下收获的喜悦”这句话可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
以上第

一、五、六个问题学生也提到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且能大体上切中问题要点:

在组织答问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外国学生踊跃发言。对于提问精彩、回答巧妙亦即能够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汉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同学应当予以恰当的赞扬。
总之,在以上汉字、词汇以及阅读三个教学环节中所进行的语言思维训练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有机有序地结合或穿插进行。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教学双方共同的努力。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而言,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将语言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并完善以培养外国学生“用汉语自主思维并用汉语进行自我表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最终使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传授语言、训练思维、提高表达的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杨寄洲主编. 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38.
何慕编著. 速成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92.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808so.com
[3]杨寄洲主编. 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

点赞:4839 浏览: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