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进展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均衡发展,既要使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均衡,同时也要求不同的孩子在相同的教育资源或环境下接受相同的公平教育,尤其是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在相同的教育资源或环境下接受与城区学籍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其综合素质是否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均衡发展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走进城市校园就读。由于农民工子弟独特的生活环境,他们与城区籍学生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群体特点:
(1)勤劳、纯真、质朴。他们出身于乡村农民家庭,经常要从事一些种养农活、小商品售卖以及操持简单家务等劳动,从而形成了质朴、纯真的性格特点和较强的劳动意识与能力。
(2)独立、自强。由于父母进城后忙于务工经商,对他们无暇顾及,使他们逐步形成了生活、学习上的独立自主意识,遇事有主见,个性鲜明。他们经常远离父母、长辈的关照与呵护,逐步形成了与城区独生子女对父母、长辈的依赖性相比较显得得天独厚的心理优势。
(3)家庭经济条件及教育环境相对薄弱。由于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后所从事的多是一些以繁重体力为主,技术含量低、工资酬劳低,或需要大量工作时间的工作,所以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和家庭学习环境都相对较差,家庭提供孩子课外阅读、丰富生活的科学文化读物相对较少,能够和父母外出旅游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更加屈指可数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薄弱,不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智力发展,又将导致他们自卑性心理的出现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弱化,在学习自信心、学科基础知识、课外阅读量、知识信息结构以及学习习惯、能力、效益等方面和城区学生相比普遍偏低。
如何让这些农民工子女和城区孩子一样均衡发展,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农民工子女原有的心理、意识和能力优势,尽力弥补、改善和提升他们在学习自信心、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水平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融入城市学校生活,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均衡发展。

一、文化建设陶冶情操,优化育人氛围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至关重要,显性的制度文化建设和隐性的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能够形成激发学生创造力、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树立起完整而和谐的育人环境。显性文化建设主要以制度的文化建设为主,学校的校规校训,班级的班规班责,专用教室墙上的管理制度、使用说明等,都以制度的形式提醒学生应当遵守的准则。隐性的文化建设以生命健康、文明礼仪、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为主题,挖掘、总结、提炼学校自身文化底蕴,强化学校校园精神文化、活动文化。隐形文化建设体现在校园文化墙、荣誉墙、班级文化墙、校园绿化等方面。“让每一面墙说话”是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勤勉故事,优秀作品既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为学生们展望未来的幸福生活指引道路。加强了校园的绿化、美化与净化,发挥了校园景点的宣传作用,既能增强师生的爱校意识,发挥静态环境的启迪作用,又能让各种有差异的孩子们尽可能的和谐发展。班级文化着装可以张显个性,营造温馨。在学生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全面铺展,点面结合,凸显办学特色,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大立体、全方位营造多元化育人外部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和谐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快乐成长。

二、养成教育内化品格,奠定终身基础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大多家庭生活的环境条件差,学习环境差,父母常常由于忙于生计而疏于照顾,大多数孩子都处于自由发展,自我成长的状态,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校应当重视这些学生生活化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培养习惯的养成教育,更应该放在首要位置。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而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生活化的养成教育内容具体化,细致化。对于每年进校的一年级新生,首先就进行文明上下楼,文明走路的训练。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慢步、轻声、靠右边行走楼梯,不推搡、不疯打、不大声喧哗。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礼貌用语的专门训练。每个年级都有其训练的重点,通过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明确学生在生活中具体的文明行为规范,拟定文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训练手册,使文明行规养成教育系列化,规范化,长效化。好的习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巩固,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借助各种活动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文明行为习惯,并逐步巩固,最后达到自觉,让学生的心灵在学校这个“家”的氛围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尊重个性心理体验,促进健康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时期,由于受认知水平和心理调节能力发展的限制,往往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社会等现象,不会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从而产生心理困惑,带来紧张、焦躁与烦恼等不正常情绪,因而形成种种心理问题。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由于父母关爱少,接触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808so.com
社会的范围相对狭窄,更会造成他们胆怯、缺乏自信心,或者敏感、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学校应当更多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体验,多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访活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家长不当的育儿观,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做到“同心”。
学校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工作,规范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的遇到的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在团队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方法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在传统教育活动中,学习革命先辈高尚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意识;在少先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我的勇气”、“朋友关系”等的专题心理辅导。在日常活动中,还可以从“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等方面,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学生全面奠定基础。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由学生的“智育”发展向“全面均衡”发展转变,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均衡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

点赞:6400 浏览: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