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平等论平等之途站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平等这一词汇一经提出,就有着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就成了人类追寻的伟大目标之一,也成为了政治家、思想家争论较多的话题之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皮埃尔勒鲁等都对平等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进行了阐述。今天,平等仍然是需要我们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关键词:平等;教育;科学和技术;人口;资源

一、平等观念的提出

现在一般认为平等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古希腊,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梭伦曾说:制定法律,无论贵贱,一视同仁。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第一次提出了"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口号。但他们所说的平等是奴隶主之间的平等;实际上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男女之间、希腊人和外邦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而近代的平等观念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表现为交易主体在法律上取得平等的地位。而在现代,平等观念主要体现在基于分配正义而主张的事实平等,即主张基于基本人权之上的存在合理差别的平等。
但事实上平等这一观念远在这之前就已经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同态复仇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一种观念上的平等。中国古代的一些俗语,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二、平等的概念

关于平等的概念,一些政治家、哲学家都有过详细的论述。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历史唯物主义平等观,认为平等的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平等观。如原始社会的平等表现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而在奴隶社会,认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不平等是天经地义的。在中世纪,基督教承认一切人原罪的平等和作为上帝选民资格的平等。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要求买卖双方的权力是平等的。
(二)皮埃尔勒鲁提出的兄弟般相亲相爱的平等观。其主要认为人在一生的行动中都是知觉、感情和认识同时并存,因而在政治上就表现为自由、博爱、平等。在其著作中,围绕平等这一问题,他从历史到现实作了系统的考察和论述;主要观点是自由是人的生存权,博爱是人的本性,平等是兄弟般的相亲相爱和互相帮助,同时平等也是社会的基础。
(三)卢梭的自然状态下的平等观。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邪恶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阻止他们作恶的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人们不知道什么是不平等,所以人们才是平等的。[3]
(四)现代各国普遍确立的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观。现代普遍认为公民有法律上的平等,而无事实上的平等。现代各国一般在法律上都赋予自然人在法律上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一般人文自然人的权力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在实际中,由于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差异性的存在,人和人之间是不可能平等的。
但平等应该是不具有任何条件的,有条件的平等本来就是不平等的体现。平等,平:应该是公平;等:应该是相等。所以平等的要求应该是没差异,大家平等相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亲相爱。像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说的那样,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所以,平等,应该要求消除差异!而消除差异是如此之难,而近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目标。所以平等的实现或者叫平等之途注定是艰难的,或者说是难以实现的。就目前而言,我们能够做到的是相对的平等,也就是在肯定差异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缩小差异,减少差距。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平等的相对之途!

三、人口、资源--平等实现的物质力量

平等与人口、资源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平等实际上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平等;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二战之后的几场局部的战争,很大程度上与自然资源有关,如伊拉克发动对科威特的战争、海湾战争、两伊战争包括现在刚刚结束的利比亚战争,这几场战争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大国对这一地区的重要的自然资源的觊觎,即对石油的觊觎。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在延长;有些欠发达地区不限制人口的增加,导致人口的总体数量是迅速的扩张;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结果就产生了人口的无限制扩张和有限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于是人和人之间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或者为了争取更优越的生活的权利,彼此之间就产生了激烈的争斗,平等就变得更加遥远。所以要实现人和人之间平等的第一步就是控制人口的持续的增长。目前而言,只有人口的数量降下去了,再寻找出新的可替代能源,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808so.com
 其次,在一定的区域内,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就要求区域间的合作,只有在资源上互通有无,才能做到相亲相爱。这种区域间的合作在也在进行着,譬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非盟、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很显然,这些区域集团的出现就是为了在本区域内合理的分配资源,以避免因为资源的问题而发生冲突。当然,这些区域合作组织中发展比较成熟的是欧盟,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一体的区域化集团,成为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的典范。欧盟的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更体现了相亲相爱的平等原则。欧盟是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资源共同体。以欧洲煤钢共同体为例,欧洲大陆有两大强国,一个是德国,另一个就是法国,这两大国之间曾经就为了资源,特别是煤、钢这两种重要的资源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其结果是双方互有胜负,都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二战之后,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都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这种背景之下,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 "舒曼计划"。建议将本国经济中的煤钢部门管理权委托给某一独立机构成立煤钢共同体。此后,法、西德、意、比、荷、卢等6个西欧国家开始在此计划基础上进行谈判。1951 年4 月18 日,在美国的支持下,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 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确定共同体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取消有关关税限制,对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实行干预。[4]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国和德国产生矛盾的根源,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和冲突,也为西欧各国平等相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教育--平等的开端

教育是平等的开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首先是教育的平等。[5]人与人之间产生众多的不平等,首先也是教育的不平等。如一个普通的环卫工人和一个科学家之间之所以产生各种差异,包括收入上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那就是他们所受的教育的差别。科学家受过很多年良好的教育,而环卫工人所受的教育程度较少,所以收入较少,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距所在。
(一)教育的平等,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就目前而言,要做到教育资源的绝对平等是不可能的。以中国为例,中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是极端的不平等。具体表现在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从硬件设施上看,农村的一个重点高中的设施往往还比不上一个城市的普通的小学的设施。从软件设施上看,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城市的教师工资普遍的比农村的教师高,很多优秀的教师选择留在了城市,使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而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对这种状况的漠视态度,使这种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二)教育的平等表现为教育机会的平等。每一个人在教育机会上平等,这是社会走向平等的前提。但是教育机会是极端的不平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机会是不平等的;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教育机会是不平等的;区域之间的教育机会也是不平等的。[6]以中国为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也更加的突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性在中国首先表现在农村和城市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农村偏远贫困地区有很多的儿童因为教育经费的不足而辍学;相对而言,城市的儿童由于国家投入的经费也多,城市的儿童辍学的比较少。其次穷人和富人所接受的教育机会也是不平等的。在中国穷人家的孩子要想接受大学教育,只有参加高考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而富人的孩子选择却有很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好的学校。
(三)表现在区域之间的教育机会平等,而区域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比较常见。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高考制度;北京的学生和安徽的学生同样去考北京大学。北京的学生优势很明显。而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的学生要想考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学生都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很显然中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各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机会是不平等的。

五、科技--平等实现之终极力量

科技与法律的关系在很多的著作中都有很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不作过多的复述。科技与法律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平等原则关系却更为密切。亦可以说,科技是平等实现的终极力量。人和人之间之所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如自然的差别:身体的强与弱、身材的高大与矮小、体型的肥胖与瘦小等等。还有诸如社会的差别,社会地位的高低、富裕与贫穷、职业的高贵与低贱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使这种差别渐渐缩小,直至最终的消灭。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逐渐消除人和人之间自然的差别所带来的限制。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人们所从事的都是最基本的自然劳动--种植业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808so.com
和狩猎。所以身体的强于弱,高大与矮小对一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具备了强壮的身体,在种植业中就能获得一定的优势,身体素质的差异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身体上的差异逐渐被消弱,直至消失。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创造出很多岗位,本身就不需要特别强壮的身体。如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人员,只需要一颗聪明的大脑就可以了。斯蒂芬·威廉·霍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霍金教授是一个患有很严重疾病的科学家,他的身体现在除了一颗聪明的大脑以外,身体其他部分行动都很困难,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了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之为"宇宙之王"。除此之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创造了很多的其他岗位,诸如现代的制造业,现代的生物技术工程等等,这些行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远远突破了身体条件对人的限制。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逐步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别。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别,主要是出生的富贵、贫穷,社会地位的高低,职业上的贵贱。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差别也逐步的消失。如现代机器人的出现,它能替代人去做人们从事的危险的、低贱的工作。有一天发现,马路上的清洁工人在操作清洁机器人在清扫马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社会差别就逐步消失。
总而言之,平等就是要求逐步的消除差别,大家平等相待,相亲相爱。相对之平等的实现,更有待于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人们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待于教育的完善,有待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相信终有一天,平等之途会变得坦荡,平等终究会实现。
参考文献:
乐燕平.反杜林论(哲学编)解说[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04.
皮埃尔.论平等[M].勒鲁著、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05.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北京:三联书店,1957.09.
[4]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8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08.
[5]李璇.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J].重庆科技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6]周永坤.教育平等权的宪法学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汪英文(1983-),男,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2010级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

点赞:32607 浏览:15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