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黄土高原隰县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实践与深思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辖3镇8乡,93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其中农业人口8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隰县2007年进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2010年新增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通过几年来,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有了一些体会。

一、在项目选址上,必须科学规划,做到突出重点,规模开发。

山区县立地条件差,土地支离破碎,如果只进行小块规划,小规模治理,项目效益难以集中显现,形不成示范带动作用。为此,我们按照“突出重点、择优立项、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规划项目区域,尤其是2010年以来,将项目区全部确定在东川流域的谙正、中桑峨、下桑峨、无愚、但头、峪里、习美等连片村,治理规模达2.96万亩,既能满足当年的开发需要,又可形成连续数年的开发区域。通过连续投入,形成规模治理示范区,以规模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在具体措施的规划上,结合山区县实际,合理布局工程,“垣坡沟川滩综合治理,田林路坝渠配套建设”,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措施同步跟进。同时,合理规划工程时间,在注重项目工程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群众利益,尽量错开农忙时节,做到“土地治理夏种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808so.com
前,道路施工雨季前,植树造林春秋季,工程验收农闲时”,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由于工程规划较为科学合理,有效推进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在项目实施上,必须因地制宜,做到多措并举,特色治理。

针对项目区立地条件复杂,治理难度大的实际,我们提出“治理措施多元化,治理手段科学化,治理目标明确化,治理结果效益化”,要求在工作中宜路则路,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果则果,在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中,为主导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措施上,垣峁以平田整地为主,集中连片治理,地块以坡度定大小,地边拍塄整形,效益层次分明,由广种薄收的“三跑田”治理成为高产稳产的“三保田”,坡面以水保林为主,遵重自然客观规律,用科技手段保成活,向阳坡以侧柏主栽,山桃、山杏、刺槐混交搭配;背阴坡以油松主栽,丁香、连翘混交搭配,一次栽植,一次成林,一次成景,保存率达85%以上;沟道以拦洪蓄水为主,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堆谷坊、淤地坝、漫土地,形成土不出沟的保护屏障;河滩地以改水造地为主,依据地形,引顺水道,增加耕地面积,护岸彻石,引水灌溉,采取综合手段,建设高标准农田;机耕路依据地形,“拓宽改造,去弯取直,砂砾铺装,循环贯通”,利于群众出行,方便机械作业。

三、在项目管护上,必须因势利导,做到效益驱动,共同管护。

工程管护是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在工作中我们尝试过建立制度管护,组织队伍管护,确定专人管护等办法,但成效并不明显,奖惩难以兑现,存在一定的弊端。项目工程的目标就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我们把效益驱动作为工程管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土地权属,让利于民“谁受益、谁管护”,例如在发展梨果上,采取“统一调运、免费提供、合理规划,技术服务、林粮间作、确保收入”的办法,帮助群众调好苗,栽好树,在经济林见效前,间作万寿菊、土豆等低杆作物,使群众收入“短期有保证,长期有跨越”,以效益驱动,带动群众管护工程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技素质,用科技提升管护效果。每年从县农广校聘请讲师为项目区群众进行科技培训,做到“三结合”,即:实地讲解与课堂培训相结合,耕作方法与作为习性相结合,管理经验与实用技术相结合。统一食宿安排,发放培训资料,实行多媒体教学,做到口语化培训,通俗易懂。总之,通过实用有效的办法,带动了群众管理努力的提高和管护工程的积极性,项目工程不再由农发办一家管护,而是受到项目区群众的共同“呵护”。

四、在项目延续上,必须围绕产业,做到规范引导,示范推广。

我们认为,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综合治理是基础,产业发展是根本,群众增收是目标。在工作中,结合项目实施,大力推进梨果主导产业的发展。
一是在面积上发展。结合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的大思路,把垣面平整的土地作为梨果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为群众提供“玉露香”红富士等优种苗木,按照“海拔高干果林,海拔底水果林”的思路,集中连片发展,成规模推进。二是在管理上加强。以示范园建设为重点,推行“四项关键技术配套、五环节,实现一个目标”的管理思路;四项关键技术配套,即:果水配套、果肥配套、果与林下经济配套、果与科技配套;五环节,即:抓好栽、接、管、贮、销五个环节;实现果园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科技化的目标。三是在设施上配套。采取“沟底打机井,提水上垣面,垣面建水塔,管道进果园”的办法,努力解决旱地果园缺水的“浇大难”的问题。四是在链条上延伸。依托产业化项目,先后扶持了天天饮料公司的果浆加工项目、同丰精品果有限公司的恒温库建设项目、新开野生食品公司扩建项目、“金土地”粮油公司的加工项目等。目前,产业化项目均已达产达效,使果品、农产品得到贮藏、加工、转化、升值。
通过项目实施和各项措施的推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梨果主导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果树面积已达30万亩以上,果品产量2.5亿斤,人均果品收入3000元,梨果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第一大优势主导产业。
在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摸索了经验,取得了成绩,同时,我们认为,在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还应努力做到三个“三”。
(一)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也应是一种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实施的项目,所扶持的产业都应与国家产业政府相结合,才能争取到支持,发挥较好地带动作用;二是与县情实际相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提出,充分说明各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就要考虑综合因素,进行统筹安排,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三是与群众愿望相结合,在项目区要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发扬,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心里明”,争取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形成项目实施的合力,推动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政府的科学决策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虽然不依靠政府行政命令式的推进,但仍期望政府科学决策、宏观指导,特别是在整合部门资金、技术力量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进行。二是农发机构的职能作用。作为具体执行部门,农发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和主导作用。在项目规划、招投标、工程实施、工程维护、监理、资金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扎实工作,确保项目工程顺利进行,切实为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是农民的主体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在农村实施,农民是主体。努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才能带来最佳效应。
(三)争取三个支持。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对黄土高原残垣沟壑贫困县的支持。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先天性的地理劣势、经济弱势、基础条件差,农民收入低。因此,更应得到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只有国家加大扶持力度,才能促进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上级农发部门对黄土高原残垣沟壑贫困县的项目支持。隰县一方面基础差、底子薄,另一方面,开发潜力大、前景广。上级部门在项目上多支持,就是对隰县群众的最大关怀和厚爱,项目支撑对发达地区讲是“锦上添花”,对山区贫困县讲是“雪中送炭”,相信上级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给予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更多的项目支持。三是社会各界对农业综合开发在人才、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方方面面来参与、支持和推动。我们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出台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界对农业综合开发在人才、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形成“自愿互利、资金节约、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机制,通过共同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推上一个新台阶。

点赞:24224 浏览:1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