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深静脉置管在重度烧伤中应用及护理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 为重度烧伤患者渡过休克关争取有效时间,减少反复外周浅静脉穿刺的疼痛,取代传统静脉切开。策略 通过对静脉置管的护理,制约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结果 应用深静脉置管抢救重度烧伤40例,使患者渡过了休克期,赢得了抢救时间。结论 深静脉置管适用于重度烧伤休克及其他危重患者需长期输液、化疗者。
关键词:静脉置管;重度烧伤;应用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因伤后大量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理由之一,因此多管道快速补液是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由于患者常规穿刺部位被烧伤,体表静脉大多破坏,在休克期穿刺困难或无法静脉穿刺,若不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将延误抢救、危及患者生命。
1 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小儿13例,成人27例,年龄8个月~60岁,男31例,女9例。化学烧伤5例,均为Ⅱ度-Ⅲ度烧伤面,烧伤总面积25%~56%,恶性肿瘤化疗10例。
1.2材料准备 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穿刺包,生理盐水5ml空针,10%利多卡因10ml,深静脉穿刺包,肝素帽等。
2 操作策略与结果
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选择正常皮肤穿刺,避开、远离创面部位,必须经创面置管时,以选择无感染创面、相对浅度创面为序。
2.1颈静脉置管法 用于成人或无颈部皮肤烧伤的患者。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肩部垫高,头部偏向穿刺对侧,常规消毒选用的颈静脉区皮肤,铺无菌毛巾,戴无菌手套,用10%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胸锁肌前沿中点和颈动脉内侧均0.5cm方向同侧处,边穿刺边回抽,见有回血时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用扩筒扩张皮肤后,置入深静脉导管,缝线固定导管,盖上无菌纱布,接通输液导管。
2.2股静脉置管法 一般用于儿童或颈部皮肤烧伤者,神志清醒合作患者可直接穿刺置管,烦躁者用安定镇静后进行。患者取仰卧位,选择便于操作的位置,消毒穿刺区,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在腹股沟韧带下1.5cm~2cm处,用10%利多卡因2ml~4ml局部麻醉后,用专用穿刺针抽取2ml~3ml生理盐水向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斜刺与皮肤大约成35°。注意静脉深浅,边进针边回抽血,见有回血将导丝插入,退出穿刺针,用扩筒扩张皮肤后,置入深静脉导管。根据患儿年龄或身材插入导管的长度一般为1/2~1/3,不能完全插入,缝线固定,盖上无菌敷料粘附。
2.3结果 所有烧伤病例都穿刺成功,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时补充液体需要量,迅速改善休克症状,置管操作时间为5min~15min,置管保留时间为7d~2个月。对需长期化疗的其他危重患者的静脉穿刺置管用药也获得了最佳效果。1管部位经正常皮肤置管为首选穿刺部位。大面积烧伤患者锁骨上下区、颈部、腹股沟等处多为创面覆盖,因此,经创面置管是烧伤救治中常用的穿刺部位。大面积烧伤患者长期卧床,股静脉血流缓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少,但颈部若有烧伤创面、组织水肿严重,穿刺时解剖位置定位困难。锁骨上下区由于锁骨等骨性标志的存在,定位相对准确,为最常用的穿刺部位。
3 置管的注意事项
3.1穿刺角度 大面积烧伤后创面组织严重水肿,穿刺角度需适当调整。以锁骨下区置管为例,常规穿刺角度为30°~50°,大面积烧伤患者如以此种角度穿刺,动脉损伤和气胸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组2例气胸即在穿刺角度为30°时出现。锁骨下静脉穿刺,角度以10°~30°为宜,应从小至大逐渐增加。如误穿动脉,应按压几分钟后将静脉穿刺点下移1~2cm,由小至大增加穿刺角度往往可成功穿刺。
管时间本组置管时间约5d。穿刺点周围如为正常皮肤,可延长至7~10d,导管及周围消毒2~3次/d;如为烧伤创面,置管时间不超过7d,避开发生导管感染。本组导管细菌培养3例呈阳性,留置时间均超过7d。烧伤创面置管,应暴露干燥,外用碘酒、酒精等消毒2~3次/d,若以纱布等覆盖导管,易使创面溶痴、感染。
3.2深静脉置管后建立的快速补液通道 这是为了让大面积烧伤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保证后续血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置管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恰当的穿刺角度,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和创面护理,可减少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1]。
4 讨论
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大量血浆样液体外渗,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地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改善微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临床实践,该项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患者易于接受,为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导管材料为一次性(舒贝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较长时间留在血管内,无引起人体过敏的某些特殊涂层物质,柔性软头可最大限度地避开血管损伤,易于固定。操作简单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减少穿刺所消耗的时间,减少患者因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痛苦[2],保护血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中心静脉管腔粗,血流量大,流速快,在单位时间内可快速输入大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以满足机体需要,达到迅速纠正休克的目的。
物品准备齐全,在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无菌操作,解剖位置要清楚,尽量一次成功,减少血管的损伤[3],以免影响置管的时间和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参考文献:
[1]王晓燕.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理由及策略[J].护理研究,2007,17:1519-1521.
[2]贺连香,刘永芳.实用专科护士丛书,烧伤、整形、美容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杨继军,骆惠玉,齐榕,等.鼻咽癌患者使用PICC期间的护理安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编辑/哈涛

点赞:5378 浏览:1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