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依那普利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解痉、祛痰、止咳、平喘、强心、利尿及对症处理;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外,再加用2次/日口服依那普利2.5~5mg,及1次/日静脉点滴川芎嗪80mg,经15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6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35.00%,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并且安全。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依那普利 川芎嗪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一般由慢性支气管炎、肺血管病变、肺气肿以及其他肺胸疾病引起,由于其症状重、病程长、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2011年收治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0例,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修定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男45例,女15例;对照组男46例,女14例;治疗组年龄48~82岁,平均66.5±10.1岁;对照组年龄48~81岁,平均65.8±9.7岁;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程4~27年。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分级情况:治疗组Ⅰ级18例,Ⅱ级19例,Ⅲ~Ⅳ级23例;对照组Ⅰ、Ⅱ级18例,Ⅲ~Ⅳ级24例。两组入院时均有咳嗽、咳痰、心悸气短、下肢凹陷性水肿、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等表现。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控制感染、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解痉、祛痰、止咳、平喘、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2次/日口服依那普利2.5~5mg,及1次/日静滴川芎嗪80mg,治疗15后进行疗效评估。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用药均观察以下项目:咳嗽、咳痰、气喘、发绀、肺部啰音、心功能改善情况、水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发绀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或明显减轻,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明显减轻,水肿消退;②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发绀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轻,咳嗽、咳痰、喘息、水肿减轻;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水肿症状、咳嗽、咳痰、喘息、未见减轻或有所加重。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情况: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讨 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血流与通气的比例失调将导致长期慢性缺氧,而长期慢性缺氧将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1],如:①继发性地增多红细胞数量,下调红细胞变形的能力,增加血浆的黏稠度,使血流速度变得更加缓慢,从而加重肺循环障碍和肺动脉高压;②长期慢性缺氧将增多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造成局部缩血管与扩血管物质的比例失调,肺血管收缩与扩张的比例将增多,从而血管阻力增加;③长期慢性缺氧可增加醛固酮的水平,醛固酮可使肾小动脉收缩,水钠潴留性导致血容量增多,从而升高肺动脉压;④长期慢性缺氧将增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对Ca2+的通透性,增强肌肉兴奋收缩的偶联效应,最好导致肺血管收缩,以上四个不良后果均可致肺动脉压升高,而加重肺心病的关键正是肺动脉高压,所以能够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是研究的热点。
依那普利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能达到降低肺动脉高压的生物学效应,从而成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用药物。其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使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降低,使扩血管物质与缩血管物质的比例增加,使醛固酮的生成减少,从而使肾血管的阻力降低,肾血管的流量增加,达到缓解由醛固酮增多而引起的心肌增生肥厚及水肿;此外,它还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恢复血管舒张,从而恢复狭窄、增厚硬化的小动脉。
中医学认为肺朝百脉,故肺与脉的关系联系紧密。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日久耗气,必导致气虚,肺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从而造成心血瘀阻。川芎为伞科植物,是血中之气药,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川芎嗪为其有效成分之一,化学结构为四吡嗪(TMP),现可由人工合成,现代研究表明,TMP具有抑制血栓素(TXA2)合成酶、降血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TXA2-前列腺素I2(PGI2)平衡、钙拮抗、改善微循环等生物学功能,此外,其还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其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2,3],故临床广泛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刘先胜、梁日欣等的实验表明[4,5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808so.com
],TMP还能调节一氧化女15例;对照组男46例,女14例;治疗组年龄48~82岁,平均66.5±10.1岁;对照组年龄48~81岁,平均65.8±9.7岁;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程4~27年。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分级情况:治疗组Ⅰ级18例,Ⅱ级19例,Ⅲ~Ⅳ级23例;对照组Ⅰ、Ⅱ级18例,Ⅲ~Ⅳ级24例。两组入院时均有咳嗽、咳痰、心悸气短、下肢凹陷性水肿、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下肢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33587 浏览:14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