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峡江探析王原平声乐作品《峡江情歌》演唱风格及特点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峡江情歌》是一首反映三峡土家族风情的优秀作品。是曲作者王原平通过深入生活对峡江当地音乐深度提炼后创作出的具有鲜明民族风味的新民歌。本文通过对其歌曲的曲式以及作品的演唱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阐述了歌唱者在演唱作品时应全面深入地了解角色,把握好音乐作品的演唱风格,以诠释其表演的意义。
曲式特点演唱风格特色 流经三峡的长江被称之为峡江,如果说川江是以“险”取胜,那么峡江则是以“俊”“奇”而著称,生活在这里的土家族儿女们都是吃着峡江水长大的。《峡江情歌》就是这样一首反映土家族人爱情的歌曲。乐曲以声音的外化形式,直接作用于听觉,产生了美的抒情效果,创造性地显现了歌曲的主题。这首歌的歌词与乐曲的完美结合,不仅塑造了美轮美奂的音乐形象,还丰富了歌曲内容,因而使得歌曲的艺术魅力更加突出。笔者希望通过对本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及特点的研究,加深对《峡江情歌》这首歌曲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土家族歌曲的情感把握及演唱水平。

一、作品曲式结构

本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即引子、主题部分和尾声。而主题部分的材料又可以分为两部分,材料直接复制引子部分所运用的歌曲的主体材料。主体部分的两段采用结构相同而词义不同的表现方式,加上最后结尾处又一次引用引子材料,与引子形成了首尾呼应,使全曲旋律流畅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曲作者王原平在开头处借鉴了“喊唱山歌”式的创作方式,开门见山地表现了歌曲的总体音乐风格特色。这是他借鉴传统音乐文化中“喊唱山歌”式的创作方式的具体体现。

二、作品的民族化演唱风格

《峡江情歌》是一首土家风味浓郁的民歌,它从音乐的旋律、节奏、演唱、表演中体现了歌曲的欢快跳跃、风趣诙谐、抒情优美等风格特点,是土家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民族风格的展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1.音乐形象
《峡江情歌》中,我们可以听到“太阳渐渐落山,月亮悄悄爬起”“阿妹要过河”、以及土家族生活态度的写照,通过对“吊脚楼”“篝火舞蹈”的描写,突出了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化的特点。聆听歌曲,我们仿佛看到傍晚时分,阿妹在岸边等待阿哥来推她过河。到了晚上,大家生起火堆,坐在小圆桌旁美滋滋的吃着晚饭,一栋栋别有特色的土家族吊脚楼在夜色中显得那么富有姿态。晚饭过后,大家围着篝火谈笑欢声,载歌载舞,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2.情感技巧
情感和技巧是歌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情感和技巧的特殊魅力能够使作品形象更好的表现。透过《峡江情歌》的歌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优美的意境,在太阳落山之际,土家族人们幸福欢乐、甜蜜爱情的生活写照。演唱者在演唱时充分把握住这一意境和情绪,对歌曲中的滑音,连音,以及声音力度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同时对歌词的发音也很严谨,唱出了那份淳朴的乡音土情。另外,演唱者对歌曲节奏变换的熟悉掌握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通过引子和尾声节奏的变化,对声音大线条处理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再次表现出娇羞可爱的阿妹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3.歌词的衬词
衬词是土家族音乐的一大特色,《峡江情歌》中衬词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具有独到之处,如“哪”“嗬”“那个”“哎”“啊”“呀”“嘛”等等。这些衬词作为语言成分的表意是有限的,但与曲调结合后却有很强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它是《峡江情歌》中能最能影响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作品的特点

笔者认为《峡江情歌》之所以有这么浓郁的土家风情,正是由于作曲家对旋律、调式、节奏、节拍、材料的巧妙处理而形成的,通过分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特性材料的反复运用,突出主题
作品一开始,听众听到这句“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就会立即在脑海中浮现熟悉的《龙船调》中的娇羞可爱的土家女子的神态。而引子部分的这句正式改编自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中的经典对唱句。这一材料在全曲中反复出现了四次。特性材料的反复出现,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土家族的风味,同时也将歌曲各个部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浓郁的民族化歌词
语言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旋律声腔联系的愈紧密,民族色彩和民族风格就愈浓郁。《峡江情歌》是一首极富土家风味的歌曲,描写的是阿哥阿妹纯洁浪漫的爱情。歌词中大多运用的是土家族的方言土语。作者在深入峡江当地生活后发现,当地的语言着实有一番特色。普通话的第三声在当地的话中是第四声,而普通话的第四声在当地的话中却是第三声。除此之外,歌曲中的方言也为歌曲增添了几分色彩。比如说“小幺妹坐轿啊,哥哥你莫簸啰”,“前面有道坎儿,慢慢往前攒咯”前一句的“簸”实为颠簸的意思,后一句的“攒”为移动的意思,都是土家族的方言。作者创作时正是依据在旋律走向上采取“依字行腔”的原则,使歌词与曲调浑然一体,这才使歌曲中的乡语土音得到了极好的阐释。
3.羽调式为主体的调式。
《峡江情歌》是一首羽调式的歌曲,骨干音la do re在曲中多次出现,强调了歌曲的调式是羽调式。虽然曲尾终止音落在re,但由于主唱末尾句在前一句伴唱的基础上音调翻高了八度,将情绪推向。而分析其调式,由于fa音的引入,清角为宫,羽调式转入D羽调式,不能否认,曲作者在调式上的安排也在客观上加强了音乐的民族风味。
4.变化节奏的应用
节奏作为整首歌曲的骨架,在本首歌曲中显得并不是那么单一,《峡江情歌》使用的2/4、4/4、 6/8这三种节拍。在引子和尾声部分主要使用的是四拍子的节拍,而在歌曲的主体部分主要使用的是6/8这种兼用抒情和叙事的节拍。然而这里6/8拍的使用却更有深意。在峡江土家族有一种风俗,老人过世后会跳一种欢乐的舞蹈——撒野嗬。因为在乐观的土家族人看来,老人这是走了“顺脚路”,是去“享福”了,是“白喜事”。这种葬仪式中表演的“撒野嗬”旋律高亢,节奏欢快,最爱使用的就是6/8拍节奏。
《峡江情歌》有着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土家族的环境、文摘自:学年论文www.808so.com
化、语言及风格习惯的新民歌,歌曲内容丰富,像一面镜子一样真切的反映着土家人民的生活。《峡江情歌》让我们听到了阿妹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听到了淳朴的阿哥的情真意切,同时也听到了作曲家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谊。
参考文献:
张延莉.巴东堂戏唱腔的音乐特征和文化涵义.中国知网优秀硕博士论文.
李珊.三峡民歌传承忧思录.中国音乐,2006,(03).
[3]蒲亨强.土家族“土语民歌”述略[J].中国音乐,1986,(03).
[4]田士高.论土家族音乐之美[J].湖北民族学院.
[5]李云华.歌唱与艺术[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7).
[6]钱仁康,钱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点赞:21181 浏览:8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