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文论精神契合与文化对话学年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哲学家罗素、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E.M.福斯特、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莱、诗人T.S.艾略特、画家瓦奈萨·贝尔、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等众多知识精英都是该集团成员,他们通过与徐志摩、凌叔华、萧乾、叶君健、叶公超等中国现代文人的频繁交往,其思想理念和精神品格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文论文化建构的一支重要力量,并潜在书写了其时中国文化环境的特有生态。本论文试图以整体文化品格、个体交往影响、文学团体比较、知识分子精神、现代主义诱惑、文化对话与误读等多个角度,对二十世纪上半叶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与中国文论文化的联系进行历史发掘和作用诠释,探讨当时社会语境下中国文学论述和文化氛围的形态生成与演变规律。文章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渊源、成员构成、历史进展和总体特点。其知识贵族的身份与反叛传统的姿态、松散自由的组织和孤傲排外的形象、作为文化个体的闪耀性和作为群体的共同性、错综复杂的性恋联系与纯洁持久的友情,构成了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特立独行的鲜明风格,也成为其倍受外界瞩目的理由。第二章借助大量实证材料,梳理和阐述布鲁姆斯伯里集团自上世纪初以来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以而为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在中国的影响与比较浅析提供充分的论述支撑依据。布鲁姆斯伯里在中国的译介也显示出,民国时期中国文艺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吸纳与引介几乎与欧美同步,标识了“五四”后中国学人渴望跟上世界文明进程的焦虑和他们敏锐开放的西方视界。第三章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归总,阐述中国现代文人徐志摩、凌叔华、萧乾、叶君健、叶公超等与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成员的个体直接接触与交游,在文化的邂逅与交互影响中显示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第四章通过影响探讨和比较探讨的策略,展开对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和京派、新月派等中国文学团体之间的整体风格异同比较。中上层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沙龙、办刊、吟诗、演戏等组织形式,共同的思想与艺术倾向,都凸现了“新月派”、“京派”等中国现代文化团体对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文化风格的模仿与相似性,体现了中英知识分子在文化身份认同与精神契合层面的有趣交集。第五章考察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知识贵族们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契合,探究大学与知识分子精神的关联性以及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影响力。剑桥之于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正如北大之于民国时期的中国文人,大学所蕴含的理性与人文精神,成为孕育现代文化和知识精英群体的摇篮与温床,其对社会文化起到的引领作用至今仍具有启迪作用。第六章以个案浅析出发,探讨和论述布鲁姆斯伯里集团成员们的诸多文化思想、文学论述和艺术论述对中国20世纪现代主义生成进展的影响。面对布鲁姆斯伯里的现代文艺思潮,民国时期的中国学界有着既认同又抗拒、既吸纳又踌躇的矛盾心态,以另一角度而言,这种矛盾心态却彰显了他们面对现代主义诱惑时难得的清醒与自主。第七章通过历史的回顾和文化论述的浅析,剖析双方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对话和误读现象。以布鲁姆斯伯里人的中国观,以及中国学界对布鲁姆斯伯里的误读,显示出东西方文化交流历程中双向交流的可能性与艰难性,但这种可能性与艰难性恰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异质文化的吸引力和自主性。结语以整体上对本论文所探讨的内容与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本探讨跨文化视野与跨学科探讨策略的特点,探讨今后探讨的拓展与深入方向。关键词:布鲁姆斯伯里集团论文中国现代文论论文文化交流论文影响探讨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中文摘要4-6
Abstract6-8
前言8-13
第一章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由来及性质13-30
第一节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由来及成员组成13-16
第二节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历史16-19
第三节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文化品格19-30
第二章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在中国的译介30-46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译介30-40
第二节 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的译介40-43
第三节 与布鲁姆斯伯里相关的影视作品43-46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人的布鲁姆斯伯里交游46-97
第一节 徐志摩的布鲁姆斯伯里交游46-57
第二节 凌叔华的布鲁姆斯伯里情缘57-77
第三节 萧乾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友77-88
第四节 叶君健:走进布鲁姆斯伯里88-97
第四章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97-136
第一节 布鲁姆斯伯里与新月派97-118
第二节 布鲁姆斯伯里与京派118-136
第五章 大学与知识分子的精神契合136-154
第一节 以剑桥到北大:学院派知识分子的生成背景136-144
第二节 智性的激荡与人文的烛照144-154
第六章 现代主义的诱惑154-208
第一节 意识流:论述与创作的双重借鉴154-165
第二节 新传记文学的源流与传承165-182
第三节 跨文化视野中的女性主义与性别协商182-194
第四节 形式主义与后印象批评194-208
第七章 文化的对话与误读208-229
第一节 布鲁姆斯伯里成员眼中的中国文化208-219
第二节 文化的交流与误读219-229
结语229-232
主要参考文献232-238
后记238-240

点赞:8511 浏览:3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