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我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提升之我见结论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阐述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指导思想,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师 素质提升
0450-9889(2012)09C-0152-02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任课教师提升素质。

一、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指导思想

(一)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致,高等教育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确立“体育课是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通过体育课教学使学生具备优良的体质,适应社会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同仁提出体育课应“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即“体育课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合理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采用适宜的评价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和价值,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坚持“全面”,就是指教学应促进学生成才与成人,即“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的全方位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来源地之一的上海体育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倡导“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而武汉体育学院的办学理念是“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坚持“协调”就是教学中应促进学生不仅在体魄上成为胜任工作的职业人,而且在心理上成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坚持“可持续”就是指教学中应促进学生体质良性发展,今后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职业、能幸福地享受美好的生活。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践行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必须结合课程充分体会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认真思索如何以发展的眼光自觉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投入到课程教改中,使自己的教学、科研活动达到高质量的践行水平,从而更优质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坚持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当成客户,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愿望,通过优质就业,实现家长的教育投资回报”。正是凭着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对家长付出的体恤,该校人才培养质量过硬,成为跻身国家示范高职行列的第一所非公办股份制学校。
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也必须在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高职发展趋势下有所为,即有的放矢提升自身素质,顺应改革的要求,使体育课教学突出高职院校特色,更有效地为培养不同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二、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些高职院校存在重视培养技能、轻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倾向,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课普遍受到学生欢迎的优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从而造就政治上过关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树立高尚的道德观,提升道德素质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自己生存,也让别的人和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与灵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应认真践行季羡林上述所说的。践行“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在教学中“为学生着想”。在实际工作中,体育教师应做到:虽然不用带教案但却认真备课,虽然没有领导检查却按时上课,虽然让学生自由随处练习却严格考勤,虽然教学生体育技能却更关注做人能力的培养……高职生虽然普遍不是学习的能手,但他们却能读懂这样的教师是有德之师,这种影响力对学生学习乃至今后就业无疑是相当积极的。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业务素质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专业课以就业为导向备受重视,计算机和英语有考证要求不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国家高度重视,因而对于体育课这样一门地位重要却被边缘化的课程而言,教学质量的要求不高,由于缺少检测的硬指标,没有严格的督查,不与学生就业挂钩,出现了课程设置陈旧单

一、理论教学相对滞后、教学评价存在缺陷等问题,导致体育课不能满足高职学生职业要求。

目前,从数量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充裕,师生比例趋于合理,但从学历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只占11%左右,远低于全国高校其他学科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所占的比例,更低于教育发达国家的比例(例如美国大学中的体育教师95%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从职称结构看,具有正、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30%左右(正教授只有4%左右),比例明显偏低(例如日本全国高校体育课教师有高级职称的占56.3%)”。这一形势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自主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专心研究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体能的需要,大胆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等进修方式掌握新的知识,通过阅读体育教育、职业教育期刊报纸深化更新观念,通过主持、参与课题研究同时撰写论文扩大知识面。“科研是高校实力的标杆”,这些“任务”也是教师自身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要求,如果体育教师能把这些“任务”当做自己的内在需求去完成,不仅自身受益、学校受益,而且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更受益。因为在高职院校,一年级的体育普修课是按行政班授课的(二年级按学生专选分班),“在大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生物链中,大一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一阶段所必须形成的科学的、健全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如果大一新生能在一位业务素质高的体育教师的引导下,从体育的角度了解科学的养身观念,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使自己的体育活动成为一种稳定的、不间断的自觉行为,并在未来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尝试新的体育活动,培养新的爱好,掌握新的技能,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化的体育观念和高层次的体育意识”,这将对于自己的一生的体育活动是有益的。

(四)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提高身体素质

不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扩招的热潮中承担了更繁重的教学任务,摘自:学士论文www.808so.com
在日趋激烈的职称评定中担负着更艰巨的科研任务,许多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体育课教师,更应率先垂范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并成为终身锻炼的践行者。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外因主要是遗传15%、社会条件造成的影响10%、环境7%、医疗条件8%,内因主要是自我保健占60%。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自我保健”这一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发挥到极致。更重要的是,这种发挥还能够通过自己的课程教学传播给学生。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符合职业体能高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很难想象,学生没有体育教师的引导而自发地或者在其他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具备职业体能需要的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三种能力。可以这样说,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将锻炼融入生命中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才能保证有最好的体质和精神状态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服务于高职教育。

(五)塑造良好个性,提升心理素质

体育课是一个特殊的课堂,假如教师没有良好的个性,无法忍受学生的不足,很容易就对学生放任自流。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毕竟是较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如果教师能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联系授课班级学生实际,对学生和蔼可亲、对授课精神饱满、对文体爱好广泛、对他人与人为善,这样良好个性的教师是很容易得到学生认可甚至欢迎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提升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个性,使学生在体育课中逐步领会到:体育不仅能塑造健康体格,还能完善人格,更能塑造高尚品质。
总之,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而真正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从这儿开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作用。

点赞:9794 浏览:3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