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理由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初始阶段调整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渐趋于合理化。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诸如效率低、产能差、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理由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些理由,我国政府应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并且关注社会发展,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全球化;产业结构

一、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必定性

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则对经济发展起到相当大的阻碍作用。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组织架构以及构成要素直接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经济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等,但是,人们通常在狭义上使用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理由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结构术语是指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任何一种经济结构都是合理的。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转型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随着转型的不断加深,经济结构中要素的联系与结合的变化必定引起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数量配比的变化,这就会导致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建立。这就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各个国家所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已不胜枚举,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等,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对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进行过多次调整。各国调整的方式各有特点,效果也各有不同。

二、中国在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与不足

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等因素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决定了我国选择了一条渐进式的转型之路。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版
1949年至1978年的中国经济是一种高度集权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一种赶超式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计划配置资源方式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生产部门中,主要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这种发展战略虽然加快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发展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进步,但是也造成产业结构比例的失衡,第一产业长期的落后发展,不能满足工业化对农业产品的需要,甚至不能解决人民的温饱理由。此外,城镇大量失业人员的理由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水平长期未能得到改善。第二产业内部比例失调,轻、重工业比重失调,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第三产业长期落后,其产值比重都大大低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产业结构表现出“两头轻中间重”,低效率也成为这种畸形产业结构的必定伴生物。

(一)1978年至2001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与不足

我国经济结构演进和调整最重要的变化是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确立,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机制逐步从计划转向市场,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和调整开始走良性循环的道路。
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和就业比重下降明显,同时效率显著提升,农产品供应从不足转向过剩,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因农业落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第一产业内部结构逐步合理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农业中非种植业的比重大大提高。但是就业比重下降明显滞后,2001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15.8%,而同期的就业比重为50.0%,这表明第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未吸纳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改革发展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第一产业内部,社会化的现代农业比重过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比重很高,这也是第一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难点所在。
第二产业在20多年的发展中大体可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十多年中,其在三产业中的产值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第二产业超前过度的发展所造成的结构失衡理由。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比例失调理由也得到矫正,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合理。在90年代以后的十多年中,第二次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产值比重又转而呈缓慢上升趋势。这是由三个主要理由造成:一方面,基础产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我国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长期落后所造成的结构性理由;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住房条件改善拉动了建筑业的高速增长,以家用电器、汽车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电脑、通讯产品制造业迅猛发展;再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加深,我国经济的国际分工参与度提升,在国际分工中我国的制造业表现出竞争优势,推动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第二产业在三产中的产值比重上升应视为结构优化的表现。前期就业比例上升与产值比重上升理由一致,后期就业比重下降则反映了效率的提高。虽然第二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矫正了以前的一些理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依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大低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这表明它还存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空间。其次,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依然滞后,再次,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劳动力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稳定上升的同时,就业比重的增幅更大,这反映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产业内部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尤其是一些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行业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在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三产业的产值已经开始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3,但是其比重与同一发展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产值比重低了近6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内部,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的行业发展水平很低,如一些金融、保险、技术咨询等,其次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社会相联系的行业发展也比较落后。

(二)2001年至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与不足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国际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则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与过去封闭、半封闭条件下进行的结构调整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由2001年14.4%下降到2011年10.0%,就业人口比重也从50.0%下降到34.8%。加入WTO后,我国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关税,引入国外竞争,刺激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国内第一产业经济的安全,第一产业不仅从数量上的了提升,而且在质量上也得到了客观的改善。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经济最发达、产业结构最优化的一些欧洲国家,农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仅占2%左右,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维持在40.0%左右,但是在这其中建筑业的产值比重由2001年的5.4%上升到2011年的6.8%,就业人口比重由22.3%增加到29.5%,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我国抓住这一因素,吸取国外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工业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提高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并且环境污染理由也得到了改善,其次,我国在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增加就业了,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入世十年来,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日益明显,现如今已成长为“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但是,尽管我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但我国总体仍然处于浅层工业化阶段。我国的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并且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由此可见,我国第二产业的还存在很多理由。
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由2001年的34.1%增长到43.4%,就业人口比重也由2001年的27.7%上升到35.7%。在入世后,第三产业的主要表现为总体规模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发展后劲增强,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其次,使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大批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很好的吸纳,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为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再次,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改善一、二、三产结构的同时,其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却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并且在整体的素质、服务水平和质量都较低,某些市场还不完善,如保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理由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险公司、银行等,整体发展还不够成熟。加人WTO后,国际服务市场的开放度大大提高,国内服务市场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尚处于幼稚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深思

(一)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近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浪费等现象十分突出。这些理由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状况。因此,首先降低资源消耗,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的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并且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通过国际分工合作增大工业原料和能源进口量,储备和保护国内限有的自然资源。其次,减少环境污染,要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开走旧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克服以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倾向,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统一起来推动经济发展,最后,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二)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接近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导致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因此,我们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大批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好,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关注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的社会制度作为支撑物。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突出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弱势群体理由突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推进过程中,“三农”理由已不仅仅是经济理由,而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理由;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度上,也造成较严重的社会理由。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公共教育和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事业转轨滞后。造成社会发展滞后的理由很多,主要有: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在客观上制约了社会发展,这是社会发展滞后的根本性理由。第二,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变过快于社会体制,使社会发展滞后。第二,政府职能转换上的偏差,也造成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不仅承担一定的经济职能,而且承担大量的社会发展职能。但是,在过去的改革中,政府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管理职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由,而忽视了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强化和公共服务的创兴。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筑健全的社会体制,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保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42
[2]锺瑛.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理由与评价研究述评[J].党史资料,2007,12(4):5
[3]吴建民.丁疆辉,李颖.行业结构、地区结构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9
[4]李京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现我国工业转型升级[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11):6
[5]王小章.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J].浙江学刊,2011,4(1):3
作者简介:
张暾,延安大学财经学院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与企业管理。

点赞:13221 浏览:5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