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与感受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近期学校举行了专业课教师教学听课评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并且感觉运用效果都很好,学到了一些经验,得到了一些启发。进而主动查找了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文字资料进行学习,现将我的一些听课感受和学习体会整理如下。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次教学听课评课活动中,方老师的“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组装与故障分析”课、卢老师的“Excel——项目实训”课、郭老师的舞蹈课“荷塘月色”、 张老师的财会专业课“见钱眼开”、钟老师的西餐礼仪课、王老师的幼儿节日活动方案设计课、还有我的“图文混排综合实训”课都应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综合这些课堂听课的情况,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如下优点: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两至三年内就要跨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如能模拟社会职业,分工合作以任务式完成学习内容,对学生尽早适应社会、胜任工作、融于社会群体将会有很大益处。
我在上Word图文混排课时,就有意设计了制作杂志内页的课程内容,模拟杂志社编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几页的编辑排版任务。还有其他几位老师的课堂上也都设计了具有相关职业特点的小组合作任务,如王老师的幼儿教师设计节日活动、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808so.com
张老师的模拟出纳认纸币真假、钟老师的模拟西餐就餐活动等。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能力。
如这几堂中教师对知识点提的问题都进行了小组内先讨论,再回答的方法。我在课堂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也是用的小组交叉讨论再集中意见评价的方法,我觉得这样更能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在设计“图文混排——杂志内页设计”课时,就考虑了让小组给每个成员都分配不同的内页排版任务,只有每个子任务都完成了才能使小组的总任务顺利完成,最后四个内页合并到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想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应该是会有归属感和成就感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当的话,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盲目采用小组合作。
如果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则收效不大。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方法不当,收效不大。
所以应当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2、分组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3、规则不明。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808so.com
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是有必要的。
4、评价不全。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即将面临就业的职中学生更是有极好的训练社会合作能力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它在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概念[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88168.htm
蹇玉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实践[N].福建电脑,2009,第5期
[3]刘莉.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B/OL]. 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cn/pdysh/jszx/jszx/jxskyts/201008/t20100824_719437.htm

点赞:6548 浏览:1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