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抑或重构教育世界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本质在于反映生活,追求回归生活。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甚密的学科,更加呼唤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的语文。到底语文教育与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只有先理清他们的关系,我们才知道语文教育要为生活做些什么以及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不盲目地回归生活。
语文教育;生活;关系
【关 键 词】1005-5843(2012)06-0013-03
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疏离,所以教育回归生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传统的教材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都是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偏离学生兴趣。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将学生融入到生活。只有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推动语文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当然,要厘清二者的关系。下面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概念界定。

一、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涵

生活世界由三个要素组成:文化、社会和个性。文化指的是可随时动用的知识储备。在这储备中,参与者对属于某个世界的事物相互交换和表达观点时,对该事物作出的界定;社会指的是那些合法的秩序。依靠这些秩序,参与者为保证他们之间的和谐,对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成员进行的调整;个性指的是主体获得言语和行动的能力和资格;且这种能力和资格,使主体取得了参与相互理解过程的功能,并在其中确定了他本身的身份和特征。
教育世界隶属于科学世界,但也包涵哲学世界的涵义,它既以生活世界为前提,又与生活世界不同。教育世界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之上,教育的意义及功效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去评判,而从教育为完善生活作准备之初,教育世界就差不多淡忘了这一源头。当前,教育世界正处于一个被信息符号和科学技术包围的生活世界之中,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多样化和对科学世界的了解日益增多。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加强,所以就提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显然,我们的教育也不例外。
从教育世界的主体上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从教育世界的基本特征上看,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具有很大的区别。基于此,教育世界不等同于生活世界,他们有其各自的特征,不能简单的回归到原始的生活世界。同样,作为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在这二者内涵包括下的子客体,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关系。

二、名家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理论阐释

在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理论阐释中,最典型的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两种理论,这两种理论是怎样阐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对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阐述又有什么启示?

(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杜威认为教育主体应以儿童为中心,要遵从儿童成长的自然发展规律,教育只能在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不能主导、超越甚至改变这种自然规律。[3]德育必须以儿童的天性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天性的整体发展。他明确的指出儿童是教育世界的中心,教师不是指挥者,而仅仅是看护者、是助手,他坚决反对传统教育把儿童作为知识容器。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教学活动中既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生活中所获取的经验;又不能把学校所接受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他认为,在个体成长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具有同样的、本能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教育的意义,就是给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与之适应的教育使人类本能与潜能得以发展。只有教育理论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他认为,旧教育太重书本,忽略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他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提法“翻了半个筋斗”。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免教育者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他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4]也就是说教育是人的生活需要,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综上所述,两个命题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不同之处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从生活的角度来阐述教育,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生活,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或生活对教育的意义”。所以,对于二者提出的观点,要站在时代的背景下去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说要把教育直接放到生活中去,教育就是生活实践。而是强调教育与生活有重要的关系,教育要为生活服务,教育内容要基于生活的实践来选择。

三、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生活有多么广阔,语言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愿意接受的观点。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开掘,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造性。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一致。但如何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建构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内容进行选择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始终将教育、教学同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他认为,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入到生活,即把书中的各个生活情景延伸到生活当中。这样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趋向,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到学习是快乐而有意义的。课堂教学由学校、社会、家庭延伸,由课内向课外扩展,促进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沟通,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广阔的空间。现在的语文考试也把这个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如综合训练中的语文应用,就是选取生活中典型的语文运用来进行考核的,如编辑一个黑板源于:科技论文www.808so.com
报,如写一个请假条,发一条祝福短信等生活内容。当然,虽然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但对于生活的内容并不是全盘采摘的。教育基于生活,还要选择生活中适合语文教育的素材,同样不是任由学生自己选择,需要教师积极的参与语文教学改革,为学生选择他能理解的,并符合他的生活运用的语文内容,因此现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教材,把语文教材编制的权力下放到省级单位,这也是体现对生活内容的选择不是一个标准,需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地方特色来选择,更加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

(二)语文教育为生活所需,要深入生活的意义层面

首先,从理论意义上讲,“欧洲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有过一个非常相近的起因,即发现了表达式与被表达对象之间的“意义”层。20 世纪的西方哲学可以被看做以各种方式对这个中间层的方法论和存在论含义的追究。”[5]例如,当我们使用”教学”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赋予了“教学”不同于其事实状态的“意义”,它已经与具体时空下的教学活动拉开了距离,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概念,而这个特定的涵义则与使用者的主观意向有关,“生活”这个概念也是如此。马克思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的意义所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6]其次,在新课改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与生活意义的联系,在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意义所需、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将学生融入生活,同时尽力排除生活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从生活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语文教育教学整体发展因素的发展。

(三)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

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一方面,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这些通通都与生活分不开。因为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即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和源泉。所以,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源泉,为学生搭建体验和感悟生活的平台。另一方面,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育要面向生活,既要注意面向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吸收世俗文化生活中合理的成分,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各方面的能力;既不能迁就于世俗文化,又不能过于脱离日常文化生活。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一方面,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事实反映,也不是物理、化学变化的反映,更不是数字逻辑的反映,它更强调事件对生活的意义。只有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变化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不是与生活简单“合一”,而是既要反映生活,又要回归生活,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学到知识,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5).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8.
[3]谭德礼.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808so.com
的“生活即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4]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72.
[5]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点赞:20075 浏览:8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