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文化建设对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深思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提要】 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不仅是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应在增强对制度文化建设的心理认同、完善制度文化体系构建、提升制度文化建设效能上下功夫。
【关键词】 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思考
【作者简介】 周兵,指挥学院政治工作学硕士研究生;桂剑国,指挥学院政工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工作哲学;刘兰兰,指挥学院政工系讲师。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和塑造,它可以有效约束师生的行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对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意义

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全面育人的内在需求,能够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科学化建设水平、规范师生理性化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过程中,创造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在制度形成、运行过程中凝练的行为规范意识和制度导引意识,处在校园文化结构的中间层,是显性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潜在的精神文化之间的纽带,包括高校的领导决策制度、教学科研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人际关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存在,体现高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机制,以及深层的行为规范方式和特殊的人才培养要求,其作用是将外在的纪律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可以说,制度文化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对其他部分的校园文化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不断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2. 提升高校科学化建设水平的客观需要。高校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基地。高校的科学化建设与制度文化建设密切联系、不可分割。随着高校科学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必须坚持把制度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不仅要重视加强法规制度有形成果的构建,也要重视营造制度文化建设无形的氛围,打牢高校正常秩序的坚实基础,促进高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通过建立完善、人性化的制度文化环境,促进高校更科学顺畅的发展,广大师生会拥有更好的学习资源、发展空间和健康的心理氛围,促进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教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培养学生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文化人格。因此,要加强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促进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校的科学化建设水平。
3. 规范高校师生理性化行为的重要保障。作为参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员工,他们的理性化行为是自身良好品德重要的外在标志。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对师生员工端正言行、养成良好习惯起到“催化剂”作用。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和辐射功能,通过构建科学、、人本的制度文化体系,运行宣传、教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808so.com
育、监督等机制对师生员工产生潜在的心理动力,促进高校规章制度的内化,营造一个规范有序、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引导大家按照统一的准则自觉地约束自己,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消极的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促进师生员工发挥参与高校建设的主体作用,对于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对于培养合格的人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

准确把握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现状,深入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是明确努力方向、找准具体措施、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1. 法规制度构建成果显著,但制度文化意识相对薄弱。规章制度作为高校制度文化的外在依托,对师生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各高校按照“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的要求,重视搞好法规制度的顶层设计,确保高校科学发展的高起点。制定了一套涉及领导决策、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人事考核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规体系,法规制度建设的有形成果显著,特别是近年来各院校不断促进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推行教师聘任、职称改革、完善教学评估制度等,大大提升了制度建设的时代水平,依法治校理念深入人心。但高校在制度文化的培育上还不够深入,制度和文化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缺乏文化内涵支撑,特别是一些没有整体的和长远眼光的制度,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致使师生无所适从;有的制度没有跟高校的核心价值关联起来,少数制度条文未能很好体现高校的核心理念,特别是与高校教育目标任务需求结合不紧,导致他们得不到师生的认同和内化,并没有能够成为制度文化;有的“刚性”管理意识多而“柔性”感染意识少,制度文化育人机制相对滞后;有的师生注重对有形制度成果的遵循,对制度文化的无形成果,即有形的规范体系所体现的无形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和心理倾向等,关注不够,自我培养意识不强;有的高校教育层次多,时间长短不一,人员成份复杂,更迭频繁,少数学生对高校规章制度的内涵认知不清,心理认同不够,致使有形制度与无形价值没有形成有机结合,影响了制度文化的影响力。
2. 制度文化建设稳步推进,但体系配套无缝衔接不够。近年来,高校上下强化依法治校理念,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制度意识,健全完善规范配套的法规体系,打牢高校正常秩序的坚实基础,制度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制度文化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特点,具体规章制度的形成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加上专业人才匮乏、时间仓促等原因,对一些交叉领域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就单独出台规定,导致规章制度概念性多而操作性少、描述性多而规定性少、经验性多而创新性少,甚至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抵触、同现行法规制度相悖的情况。同时,由于各个高校特点鲜明,制订制度相对独立,特别是部门立法较多,难免造成制度的配套兼容不够,由于制度之间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连贯性,延缓了其本身建设的进程;以系统性不足的制度为基础形成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整体性不足的缺点明显存在,必然导致制度文化的隐性规范功能相对弱化。另外,法规制度的定、改和废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少数高校过于强调管理,制定相应的“土规定”、“土政策”,在管理上不断加码,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制约制度文化发挥桥梁作用。另外,一些法规制度设置的防范底线偏弱,在确立行为标准的同时,对违反法规行为还缺少相应的惩戒规定,导致违规成本过低,特别是一些不构成处分的行为时常得不到有效追究,助长了个别人的侥幸心理,影响了法治精神的贯彻深度。3. 制度文化约束氛围浓厚,但部分师生参与热情不高。在高校强化依法治校,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校上下遵章守纪的意识不断增强,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出于管理的需要,有些制度非立法单位制订,没有广泛征求意见,忽视被管理者和学生的参与权,没有实现制度文化由“外在制度”向“内在制度”的根本转变;有些制度对师生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缺乏对师生切身利益的整体考量,不能很好地体现性、合理性,导致师生对制度缺乏认同感与信赖感,也难以内化为良性的制度文化;另外,有些教职员工,关注学术和事务性工作过多,对“与己无关”的制度创建兴趣不大,在制度试行过程中提不出修改意见;有的学生存在“过客”心理,不能做到以高校为家,虽然对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私下里有些建议,但缺少参与精神,没有通过合理渠道反应上来,影响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对策

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各院校党委领导要充分认识其在思想政治建设和人才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整体规划,搞好顶层设计,不断建设质量和水平。
1. 注重教育引导增强心理认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这是制度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师生员工对制度文化建设心理认同的外在体现。要完善大家对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参与机制,抓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808so.com
住“人”这个关键因素,采取多种形式,既搞好法规知识的正面灌输,也注重隐形制度文化思想锤炼、道德约束和心理导向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心理认同感,让广大师生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和学校紧紧相连,息息相关,不断增强组织的亲和力,使制度对于师生由“让我遵守”变成“我要遵守”。坚持逢会必考,围绕制度落实开展警示教育、先进典型宣传等,组织学生采取发放宣传材料、编演文艺节目等形式进行宣传,培养学生自觉的守律精神。好的制度文化氛围能够达到对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应充分利用板报、橱窗以及校园网络等宣传途径,把《学生管理规定》、《科研规章制度》等法规制度文本提供给师生学习。同时邀请名师、名家进行宣读辅导,组织先进典型传授经验,紧扣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核心,引导师生牢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思想防线,自觉用法律制度规范言行。此外, 在新法规出台之机,要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加以修改,增强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大家的心理认同感,自觉培养守法品质,强化主动参与制度文化建设的意识。各级领导要带头学,干部要主动学,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动认同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执行制度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
2. 完善高校制度文化体系构建。要坚持以育才为本的办学方向,通过配套整合,建设以“体系配套、结构合理、内外协调、科学严谨”为原则的制度体系,保证依法治校的全面落实。首先,要健全教学科研制度文化建设机制。采取统一领导、归口负责、分批编修、逐级验收等方法,健全岗前培训、教学监控、科研创新等运行机制,规范高校各项建设。科学制订教学评价标准,健全质量标准评估机制,运用科学的检测、评估和统计方法,评价监督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考评机制,对学生实行全程淘汰。制定计划管理、项目管理、奖励管理、成果管理和人才管理等科研规章,确保科研工作有章可循。其次,要健全行政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机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明确行管制度的价值理念、培养目标,形成制度体系,强调服务在行管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学生的知情权,健全心理疏导和层级沟通机制。将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分解,深化学生的自主管理,引导学生的自我实现。再次,要健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机制。健全岗位聘任制度,在科学设置岗位的基础上,实施公开公正的竞聘,调动广大教师热情。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岗位津贴、资金制度,真正实现按劳取酬,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探索有效的机制,打破职称终身制,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 提升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效能。依法治校是建设制度文化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应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强化制度的执行,提升制度文化建设效能。首先,要加强党委的组织领导。抓依法从严治校,不能光靠哪个领导和部门,而要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的共同负责。应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把建设大学文化的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设立专职部门、专门干部和专任教师,提出具体有效的工作目标、计划、措施。结合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动员各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要健全能级管理制度,依据法规制度来规范行为,保证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问、有人负责,不留死角。其次,要健全检查监督机制。要明确工作标准,完善考评机制。把检查监督融入各项工作,加强对依法从严治校工作的指导,推动高校的规范化建设。同时,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法规制度办事的严格查处,对遵章守纪严谨的及时表彰奖励,促进依法从严治校健康运行。再次,要强化制度文化功能。制度再完善也有管不到的地方。因此,要把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把依法治校的制度意识渗透到管理者意想不到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努力使师生员工对制度的遵守变成一种自觉习惯,不断强化制度文化的教育、引导、管理、规范、评价、激励等诸多功能,有效解决制度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促进制度文化效能的提升。
责任编辑:赵春燕

点赞:5581 浏览:1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