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虚词虚词不虚有深意长吁短“叹”总关情库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叹词是虚词的一种。虚词因为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不像实词那样有具体的意义,因此,大多数人对虚词所起的作用就不太重视,尤其是对叹词作用的理解,就更觉得无足轻重了,因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叹词是“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招呼、应答的词”, 不像介词、连词、助词等那样有细致具体的分类,在欣赏文言作品时,我们对叹词的作用往往并不留意。然而,如果对古文中的叹词进行认真研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808so.com
究,仔细咂摸,便可以发现,叹词其实在文言作品中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用,有时候甚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汉语叹词共有二十多个,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单音节叹词,如“噫”、“嘻”等,第二类是复合叹词,如“噫嘘嘻”、“呜呼”、“嗟夫”、“呜呼哀哉”等。在这些文言叹词中,苏教版初中语文涉及到的有四个,分别是“噫”、“嗟夫” 、“呜呼”和“嘻”。笔者不揣浅陋,想结合具体文章内容来谈谈对这几个叹词使用妙处的理解。

一、 “噫”、“嗟夫”和“呜呼”

这三个叹词在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中的解释都是“唉”,但如果仔细吟咏,它们却又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它们所蕴含的感情实非一个“唉”字所能表达的。
1. 七年级(下)周敦颐《爱莲说》最后一节: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一节文字中的“噫”字,上文是一个点明了菊花、牡丹和莲花比喻意义的排比句,作者已经在喻体的选择上表明了自己的褒贬,评了菊花,抑了牡丹,赞了莲花。“噫”字后面三句转入议论,第一句照应了上文的“陶渊明独爱菊”,说明爱菊的人太少,真正的隐逸之士太少;第二句照应了上文“予独爱莲”句,感叹爱莲的人更少,洁身自好的人更少。第三句照应了上文“世人甚爱牡丹”,以嘲讽的口气慨叹爱牡丹的人太多,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太多。
“噫”后面的议论,是由前面的对三种花的性格的比较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的,而这三句议论,有陈述,有疑问,有感叹,作者的思想感情非常复杂,而这些复杂的感情,正是通过这个“噫”字的一声叹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而也正是有了这个“噫”字,使得作者的观点磅礴而出,文章的主旨也更显得深邃精辟,同时,也有力地收束了全文,较好地起到了“合”的作用。
这里的“噫”既有对鲜有能坚持自己高尚节操者的慨叹,也有对自己洁身自好操守的显扬,更有对追名逐利世风的辛辣讽刺,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 九年级(上)范仲淹《岳阳楼记》最后一节: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作者在分写了“迁客骚人”景暗则悲、景明则喜的“览物之情”之后,以“嗟夫”一词引发议论。这里的“嗟夫”在结构和感情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作者情感的转折,也把文章自然转入对主题的阐释。
这一声长叹,既是对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的一种否定,甚至有对这种狭隘的人生观的愤慨,也为下文表现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张了本;“嗟夫”后面的内容,一方面直接表现了作者“异”与“迁客骚人”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感情之“异”,从而自然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性而深刻的呼声。
这里的“噫”字,是在解释了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宏伟抱负后,发出的感慨。既有对古仁人及滕子京的敬佩之情,也有对“斯人”之少、政治上失意的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
因此,“噫”所表达的情感也是比较复杂的,在结构上也同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呜呼”这个叹词在苏教版初中文言文中出现了三处,其中注释一处。在韩愈的《马说》中,编者注释这个“呜呼”的意思是“表示惊叹,相当于‘唉’”。而苏教版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三次“呜呼”,结合各自具体的语境,其表现的情感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3. 八年级(下)韩愈《马说》最后一节: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里的“呜呼”一词,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愤懑之情。既有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也有对人才被压抑、摧残甚至扼杀的深切哀痛。这一“呜呼”,似千里马的一声长鸣,喊出了作者心底那压抑已久、悲愤难平的呼号之声,这就不是一个“惊叹”和“唉”所能表现得了的感情了。
“呜呼”连接的句子,不仅收结了全文,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也对文章主旨的凸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九年级(上)柳宗元《捕蛇者说》最后一节: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此文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之时,当是公元八○五——八一五年之间的作品。在柳州期间,由于柳宗元一直过着抑郁的谪居生活,所以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进一步了解像蒋氏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对当时的腐败政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里的“呜呼”所蕴含的感情相当丰富。它既有对自己长期谪居、有志难伸的悲愤呼号,又有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而不顾的血泪控诉,更有对农民被敲骨吸髓痛、十室九空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5. 九年级(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在床头屋漏、长夜难眠的窘迫境遇的描写后,却推己及人,想到遭受同样痛苦的天下寒士,自然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并想象出“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愿景,这是一种何等博大和深沉的仁爱精神啊。
然而,由盛世骤然转向安史之乱的大唐帝国此时已经民生凋敝,生灵涂炭,饿殍遍野,要能有这样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万间广厦又谈何容易啊,因此,诗人才会既感万分绝望有满怀强烈憧憬的发出沉郁顿挫的“呜呼”之声,这声“呜呼”,正是诗人内心的理想渴求与客观的现实遭遇的强烈冲突,尽管诗人发出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切告白,但我们仍不难看出其无法掩饰的忧愁、焦虑、哀伤甚至愤怒。以上三个叹词,尽管都可以解释作“唉”,但我们却可以看出它们间的明显差别。
另外,从节奏上分析这三个词语所表达的情感,也可以看出它们的显著不同别。因为“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里和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朱光潜《谈美书简》第40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噫”为单音节词,发音时间相对较短,所表达的感情相对平淡。
“嗟夫”和“呜呼”都是双音节词,发音时间相对较长,所表达的感情也就相对强烈。其中“嗟夫”一词多形于言辞的愤慨,引出的是理性的议论,表达出来的感情一般比较复杂,要比“呜呼”轻一点,跟现代汉语中的“唉”的感情比较接近。
“呜呼”一词,从组合成词的两个字上分析,便可以看出其感情表现的特点。“呜”是拟声词,像哭声;“呼”也是嚎啕之声,因此,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便表现出了那种来自心底而隐忍的哀痛或悲痛,这种哀痛是深切的,是深刻的,是深度的。
二、嘻
这个叹词出现在八年级(下)魏学洢的《核舟记》最后一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808so.com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个词语在课本中没有注释,《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嘻”的解释有两个,一是“喜笑的样子”,另一是叹词,可以表达哀叹、不满和赞叹之意。结合具体语境,本文的“嘻”字,应该是表示赞叹之意。
文章最后一节,结构非常精巧。第一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说出了核舟上雕刻的人物之众、事物之繁和刻字之多;第二、三句“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则又以桃核的“不盈寸”从侧面来表现王叔远的高超技艺,;最后,一个“嘻”字,就水到渠成地表现了作者“技亦灵怪矣哉”的赞叹和惊异。
这个“嘻”字,发音轻快短促,我们可以想见欣赏者满面含笑且惊叹佩服的表情,它与句末的“矣哉”和感叹号一起,不仅表达了对核舟技艺巧夺天工的赞叹之情,也收束了全文,点明了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综观以上几个叹词,它们在使用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多用于文章的结尾处;多和议论句连用,起到点明题旨或突出主题的作用;多与表达强烈感情的语气词和标点连用,共同表现强烈的感情;多用在文章起承转合的关键处,使文章结构谨严,又有波澜,感情丰厚,又富文彩等。
这样看来,这几个虚词所起的作用就一点也不虚了,相反,如果在阅读时抓住这些叹词,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还能更深入地走进作品的精深之处,体味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点赞:7506 浏览:2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