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浅谈课改语文教学思路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改已有序推进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不少的骄人成绩,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那么新课改该如何更稳健的走下去,取得更好的成果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立足文本,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的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具备类似的敏锐感觉。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中饱含情感的语言,迅速地感受到语言的意义所在。学生只有形成了这种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才可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从而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二、挖掘文本,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内在品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指不但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用人文精神去充实和武装学生。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其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所以,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就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的主要是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这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畸形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读书人,指导学生在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
因此,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其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

三、利用文本,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808so.com
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语文知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老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平时积累和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从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这都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
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像有些同学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教材,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掌握不到更好的语文能力。因此,如果学生还像过去一样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于“题海战术”,沉醉于“书本知识”,那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中,无疑是一个落伍者和失败者。因为,语文新课改或者说高中所有学科的新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改变,在转变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10752 浏览:4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