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评级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及其革新学士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信用交易的日益普遍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进展,信用评级机构逐渐成为现代国际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和“看门人”,掌控信用资本的决定权,并成为规制资本市场的“准监管机构”,对国际货币金融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世界主要评级机构在结构金融产品评级方面有着的不足及危害,其不当评级行为是引发、加速和扩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盟以及国际社会的其他一些成员纷纷展开对评级机构的重大革新。由于此轮革新是以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评级机构的规制和监管为基调,故称为评级机构规制革新。在我国,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发起对评级机构的全面规制和监管革新,但是,危机后评级机构对于货币金融系统的重要量,已引起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12年开年之际,中国信用评级机构规制系统建设被提上日程,有关主管部门将针对信用评级出台一系列的规范并进行制度建构。而在此之前,学界对国际社会评级机构以及国内评级机构的规制革新探讨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定的探讨成果。具体到法学领域,采取法学探讨策略和论据对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及其革新的探讨,主要应解决下列相关不足群:评级机构在传统缺乏规制的情况下为何能够快速进展?评级机构的自律进展具有哪些有效性和不足?金融危机暴露了评级机构的哪些重要不足?危机后国际社会为何要对评级机构展开强化规制的法律革新?美国倾向于加强市场约束的革新是否充分?欧盟以严格监管为目标的革新实施有着哪些困难?我国评级机构的规制和监管又有着哪些缺陷?国际社会在危机后推行的信用评级机构规制革新对我国评级机构革新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我国未来评级机构到底需要多少来自于政府的规制和监管?我国评级机构的规制系统和具体制度如何建构?对上面陈述的围绕评级机构规制革新而引发的诸多不足的探讨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论述价值,但目前法学界对上面陈述的诸多不足的探讨并不系统和深入,这是本论文选题的源起,也是本论文关注和试图回答的不足所在。全文立足于学界对信用评级、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和规制革新等领域的探讨,主要运用历史、比较和实证浅析的策略,突出探讨的“系统性”、“论述性”、“实证性”和“本土性”特点,以历史进展、现实考察、论述反思、比较浅析和不足总结为文章架构,基本反映以“论述浅析”、“制度变革”到“社会实践”的逻辑进路。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信用评级机构的历史进展轨迹与机制”。在对信用评级的含义、评级机构的法律特性和作用予以界定和澄清的基础上,主要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历史考察,发现评级机构在传统上主要依靠自律进展,而信誉机制对机构的自律发挥了重要的激励约束作用,但由于信誉机制自身的缺陷以及法律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信誉机制的有效性不断受到蛀蚀,以而造成对评级机构自律进展的市场约束日渐削弱。第二章是“信用评级机构信誉机制的失灵”。21世纪初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验证了评级机构信誉机制的失灵,在结构金融产品评级方面信誉机制对评级机构的激励约束功能丧失。通过现实考察,主要发现利益冲突影响严重、评级系统有着缺陷、内控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过于粗劣等机构内部理由以及全球金融系统的高度依赖、对评级机构有效制约的缺失、世界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受限、法律责任缺乏等外部理由共同造成评级机构信誉机制在危机中的失灵或失效。第三章是“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主要内容”。主要对美国、欧盟和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的评级机构规制革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和浅析。就美国而言,以危机前美国对评级机构的规制情况到危机后SEC紧急出台的修改议案再到《多德法案》后规制革新的最新进展,对美国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相关法律及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和归纳。就欧盟来说,围绕欧盟评级机构革新及其最新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指令》,以对非欧盟机构建立的签署和认证程序、公司治理和利益冲突、信用评级的策略和质量、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以及结构金融工具评级五个方面对其革新框架和内容详加考察。除欧美革新外,还将域外考察的视野拓展到国际组织以及日本等国进行的评级机构革新之上,以而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国际社会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背景、理由、目标、案例、措施和机制等,为下文欧美等国际社会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比较探讨提供充分的实证浅析。第四章是“信用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比较浅析”。虽然美国与欧盟的革新都以加强规制为目标并在革新的主要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二者在有关信誉机制的认识根源、监管方式对评级机构的依赖以及规制评级机构的论述基础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别,尤其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评级市场上的地位不同,美国此次对评级机构的法律变革试图通过信誉机制的恢复运转以而延循评级机构自律进展的传统路径,其革新仍倾向于以市场约束为主再辅之以宽松监管,以达到维持评级行业领导者的目的。欧盟的革新则显著倾向于加强对评级机构的有效规制,借助“政府之手”,对世界主要评级机构施加严厉的、最高标准的法律监管,尽力预防和避开欧盟金融和经济受到评级机构不当评级的危害。对危机后国际社会评级机构规制革新比较浅析的结论是:欧盟以建立严格监管制度为目标的革新要比美国以恢复信誉机制为目标的革新更为充分。第五章是“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革新对我国的启迪”。在搞清楚信誉机制以有效——遭受蛀蚀而不足——失灵并难以恢复等一系列的进展演变历程,同时认识到评级机构未来进展不能再以自律为主,而应以法律规制为主、自律为辅等基本不足后,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域外经验,以行政法角度对我国评级机构规制和监管有着的不足及缘由进行反思,浅析危机前后我国评级机构法律规制的转变,以而主张我国未来评级机构的革新也应以加强规制为目标,重点对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信用评级产品质量以及相应法律责任的法律制度进行构建,最终建立并改善我国统一协调、强而有力的信用评级机构规制系统。关键词:信用评级论文信用评级机构论文信誉机制论文规制论新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中文提要4-6
Abstract6-12
引言12-28
第一章 信用评级机构的历史进展轨迹与机制28-51
第一节 信用评级机构概述28-34

一、 信用评级含义的界定28-29

二、 评级机构的法律特性29-32

三、 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32-34

第二节 评级机构自律进展的传统路径34-38

一、 评级机构历史上缺乏规制34-36

二、 评级机构自律的主要方式36-38

第三节 信誉机制与自律的联系辨析38-51

一、 信誉机制的基本内涵38-40

二、 信誉机制的功能40-43

三、 评级机构自律与信誉机制的联系43-46

四、 信誉机制的有效性与不足46-51

第二章 信用评级机构信誉机制的失灵51-82
第一节 金融危机验证信誉机制的失灵51-61

一、 关于结构性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51-54

二、 不当评级结构性金融产品的体现及危害54-58

三、 金融危机中信誉机制失灵的体现58-61

第二节 信誉机制失灵的内部理由61-73

一、 利益冲突的严重影响61-64

二、 评级系统有着缺陷64-68

三、 内控机制不健全68-70

四、 信息披露过于粗劣70-73

第三节 信誉机制失灵的外部理由73-82

一、 全球金融系统对信用评级的高度依赖73

二、 监管系统对评级机构有效制约的缺失73-75

三、 世界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受限75-77

四、 评级机构缺乏严格法律责任的约束77-82

第三章 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主要内容82-117
第一节 美国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相关法律及规章82-98

一、 危机前美国缺乏对评级机构的有效规制82-84

二、 危机后 SEC 紧急出台的修改议案84-90

三、 《多德法案》后美国评级机构革新的新进展90-98

第二节 欧盟评级机构革新及《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指令》98-109

一、 对非欧盟的评级机构建立签署和认证程序100-102

二、 公司治理和利益冲突102-104

三、 信用评级的策略和质量104-106

四、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106-108

五、 结构金融工具评级108-109

第三节 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的评级机构规制革新109-117

一、 国际证监会的评级机构革新工作与成果110-112

二、 日本、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关于评级机构革新的新案例112-117

第四章 信用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比较浅析117-138
第一节 国际社会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异同117-126

一、 革新的共同之处117-121

二、 革新的差别所在121-126

第二节 评级机构规制革新的成效与不足126-138

一、 美国以恢复信誉机制为目标的革新之评价127-133

二、 欧盟以建立严格监管制度为目标的革新之评价133-135

三、 结论135-138

第五章 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革新对我国的启迪138-165
第一节 我国评级机构的历史进展与近况概述138-147

一、 我国评级机构的进展历程138-142

二、 我国评级机构的近况浅析142-145

三、 我国评级机构的信誉情况及形成理由145-147

第二节 危机前后我国评级机构法律规制的转变147-157

一、 危机前我国评级机构的规制概况147-149

二、 我国评级机构法律规制有着的不足149-154

三、 危机后我国评级机构规制理念的转变154-155

四、 国际社会评级机构规制革新对我国的启迪155-157

第三节 构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制系统的倡议157-165

一、 建构规制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法律制度159-160

二、 建构规制信用评级质量的法律制度160-162

三、 建构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162-163

四、 建构辅助配套的评级机构规制制度163-165

结语165-167
参考文献167-175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175-176
致谢176-178

点赞:27750 浏览:12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