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言学拉波夫早期实验中语言学变异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1961年,美国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在马撒葡萄园岛进行了语言变异实验并指出了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变化是进行中的变化,进行中的变化可以被观察并被研究,进而推翻了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改变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在实验中,拉波夫创造性地采用了量化研究的模式来研究社会范畴与双元音央化现象的关系,从而使语言学研究方法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量化研究方法现在已经成为语言变异研究中最基本的模式。
关键词:威廉·拉波夫;语言变异;进行中的变化;双元音央化;量化研究方法
1008-3758(2012)02-0185-04
自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等概念以来,现代语言学家的研究便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内部结构上。因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变化本身不能被观察到,能被观察到的仅限于变化的结果。这些结果恰恰是语言结构上的变化。当然,语言学家们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变化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对语言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仅仅是结构上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因此,社会语言学家针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弱点,强调现实的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并指出所有的语言变化都发生在社会环境中。也就是说,社会内在的力量不断地作用于语言,从而使语言发生持续的变化。因此,对于语言变化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一个动态系统的逐渐的缓慢的变化,即进行中的变化。自从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诞生以来,针对进行中的语言变化的研究,社会语言学家们已经有了很多语言变异分析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拉波夫创立的量化研究模式。

一、拉波夫简介

1927年12月4日,威廉·拉波夫(WilliamLabov)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44年,拉波夫就读于哈佛大学。抱着形成理论体系的理想,拉波夫在1961年走进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学系,师从语言学著名学者文莱奇(Uriel Weinreich),并以马撒葡萄园岛居民的双元音央化这一语音变异为对象,完成了硕士论文。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他以纽约黑人方言为研究对象,在语言学研究中首次使用测量变异的统计学、分析语音的声学语音学等现代化手段,从此开启了社会语言学界量化研究的先河。从1964年至1970年,当拉波夫就职于哥伦比亚大学任助理教授时,他首次使用数学上的概率论来计算和分析语言变异现象。1971年,他转到宾夕法尼亚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808so.com
大学任职,继续从事语言学教学和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语言学系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语言变化研究中心。
拉波夫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现代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他所提出的量化研究模式是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的尝试。量化研究模式试图用可以直接观察和可以重复验证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化,进而确定语言变化的机制、语言变异的本质和语言系统的结构。在拉波夫看来,语言学的任务是探究何种方法能对语言研究对象作出最现实的描写和解释。他所创立的量化研究方法就是一种这样的方法。如果参照实验的地点,拉波夫多年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马撒葡萄园岛研究、1964-1972年的纽约市社区系列研究和1972年移居费城后的语言变化与变异研究。本文关注的是第一个阶段——马撒葡萄园岛实验。

二、马撒葡萄园岛实验过程

1.确定研究地点
1961年,在马萨诸塞州东海岸外约三英里的马撒葡萄园岛上,拉波夫开展了第一项语言变异研究。他选择马撒葡萄园岛(以下简称马岛)进行实验,主要是因为该岛有如下优势:首先,马岛是一个自足的体系,与大陆之间被大西洋隔开;其次,马岛能够给语言行为的辨别提供足够的空间;再次,拉波夫已经掌握了岛上的语言分布状况。该岛语言分布虽然复杂,但却可以从岛上居民的身份来判断。从地理上讲,马岛分为上岛和下岛。上岛主要是农村地区,分布着村庄、农场、盐湖和沼泽。下岛则由三个小镇组成。岛上3/4的永久居民都居住在下岛。岛的西南角是一个海角,居住在海角上的103位印第安人代表了马岛的最早居民。总数为6 000人的马岛居民分别是英国人的后裔、大量的葡萄牙人后裔、海角上的印第安人后裔和多民族混合人群,这个混合人群包括法国人、加拿大人、爱尔兰人、德国人和波兰人。还有一个不固定的人群就是夏季在岛上度假的旅游者。
2.选择语言变式
拉波夫选择语言变式时遵守了三个原则:第一,所选择的语言变式必须是常见的变式。也就是说,被试居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该变式。第二,该语言变式应该是结构上的。第三,该语言变式的分布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分层和语体分层特点。总之,所选择的语言变式对于研究者和被试者来说应该是明显的。只有这样,才能便于研究者研究社会因素和被试者语言行为的关系。经过观察,拉波夫发现马岛人通常把(ay)和(aw)发音成[ai]和[au],而不是标准的新英格兰西南部的发音[ai]和[au]。这在语言学上被称作双元音央化。[ai]-[ai]和[au]-[au]这两对语言变式所体现的央化现象在马岛居民的话语中尤为引人关注。央化趋势在许多被试者的话语中出现,使得语音和语体环境的影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这恰恰是变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所以,拉波夫没有把央化现象视为偶发的变异而弃之不理,相反他凭着敏锐的观察力,系统地分析了之前马岛的语言记录,选择马岛双元音央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并使用一切可能的线索来揭示央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
3.收集样本
接下来,拉波夫在马岛居民中抽样选择了69位被试者。这69位被试者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了马岛总人口的1%,也充分代表了马岛本地居民的语言模式以及岛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团体和价值体系。抽样是按地区进行的:40位被试者是上岛人,29位是下岛人。从被试者的职业来看,被试者中有14位渔民、8位农民、6位建筑工人、19位服务员、3位专业人员、5位家庭主妇和14位学生。拉波夫从他们的语言中收集了大约3 500个(ay)和1500个(aw)的发音样本作为研究的基本数据。当然,为了系统地研究该语言变式,拉波夫精心设计了一张访谈表格用于引导被试者说出研究者需要的发音样本。值得一提的是,表格提供了各个语体的(ay)和(aw)的例子,如随意语体、感彩语体、小心语体和阅读语体等。另外,除了正式的访谈,他还在许多场合如街道、饭店、酒吧和商店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并收集样本。4.整理并分析数据
然后,拉波夫以各种图表的形式整理了来自于这69位马岛被试者的语音资料并逐一分析了诸多社会因素和语体因素与双元音央化程度的关系。尽管央化的语音和无央化的语音在马岛被试者的话语中都存在,但是两类发音出现的比例与被试者的年龄有关。通过对发音实例的统计,拉波夫发现,从75岁以上的年龄组开始,递次下降到每15岁一个阶段的四个年龄组,央化的比例逐步升高。在31~45岁年龄段的被试者中是最为明显的。但是,拉波夫同时也发现,在更年轻的年龄组(14~30岁)中,(ay)和(aw)的央化比例又降低了,分别为37%和46%(如表1所示)。
另外,从被试者的职业来看,央化变项在渔民中的应用要远比在农民和其他职业者中多(如表2所示)。
因此,从以上的访谈和观察中拉波夫得出这样的结论:央化现象的出现始于上岛地区三四十岁的齐尔马克渔民中。
为了理解马岛(ay)和(aw)的央化现象,拉波夫进而对岛上的经济状况作出了分析。马岛是一个美丽宜人的小岛,但长期居住在这里却并不容易赚钱维持舒适的生活。因为岛上没有工业,而且农业和乳制品业的效益因轮渡费用的增加而急剧下滑。每逢鱼量丰富的时候,在当地附近的海域进行的捕鱼会使岛上经济一度繁荣起来,但是在鱼群游走之后,岛上经济便再次陷入萧条。因此,在1960年的普查当中,马岛是马萨诸塞州所有的县城里最穷的地区。所以,岛上经济就越来越依赖于夏季的旅游业,然而,祖祖辈辈住在岛上并认为自己是马岛真正拥有者的那些岛民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们注意到在城市中赚了大钱的旅游者们正在大量地吞噬他们的家园。这些贫苦的岛民意识到土地和家园的逐渐丧失,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抵抗情绪和心理。对外来者的抵抗情绪在上岛的农村地区表现地最为强烈,尤其是齐尔马克地区。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齐尔马克人是最独立和最坚强的保卫者。那么,当齐尔马克人保卫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时,这种语音变异就会越来越强烈。拉波夫进一步分析,三四十岁人群的央化现象最为突出是因为他们更有压力。这些人在日益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长大,他们没有离开马岛,却作出近似绝望的选择——留在岛上,而其他同龄人选择了离开,去念大学或是到其他地方赚更多的钱。这些岛民留下来的唯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当被试岛民说变式[ai]和[au]时,他无意识地建立了一个事实:他属于马岛,他才是马岛真正的主人。

三、马撒葡萄园岛实验的意义及启示

笔者认为,拉波夫在马撒葡萄园岛进行的关于双元音央化的语言实验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1.与之前方言学家绘制方言图谱的研究方
法相比,该实验在实验方法上有了新突破
方言学始于19世纪后半叶德国学者G.温克尔对德国各地德语的一些差异所作的调查。传统方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地域特征及其分布,调查对象主要是那些能发“纯正”地方音的说话人。绘制方言图谱是方言学家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在马岛实验中,拉波夫并没有像之前的方言学家们一样绘制方言图谱,而是对马岛进行了深入调查,选择了具有不同社会分层特点的被试者,使实验在一开始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拉波夫也没有以单一的方式收集语言变式,而是使用了多样的互补的形式用于引出被试者在不同语体下使用的变项,展示了被试者使用语言变式的真实状态。
2.拉波夫通过实验,提出了语言变化是进行中的变化这一观点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在任意时间,语言都是自足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紧密结合并相互依存。历史语言学家比较语言的不同阶段,而且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也是把语言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是一成不变的实体,语言变化在发生时不能被观察到,能被观察到的仅仅是语言变化的结果而已,而且对于语言变化的研究也仅限于结构上的变化。因此,在传统语言学中,语言变异通常被认为是非结构性的,而且,一致性与结构性相等同这一观点直接体现到现实中:一种变体(通常是一种标准语言)被认为是正确的,有规律可循的,而其他变体(通常是一些方言)则是不规范的,不符合语法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一思想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许多“非标准”的方言和语言变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幸运的是,拉波夫认为他在马岛上看到的不稳定的语言现象,在不同年龄、地区和社会团体中以不同频率出现的语音变异现象本身就是语言变化的过程。因此,拉波夫在马岛实验中提出了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在不断地变化着,或者说,语言变化是进行中的变化。进行中的变化可以被观察并被研究,进而他推翻了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改变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3.在研究变异的过程中,拉波夫采用了量化模式研究语言的外部范畴与语言变异的关系
外部范畴通常是社会层面上的,而以往的空间范畴和时间范畴被称做自然范畴。正是由于自然范畴独立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以外,语言学家长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得自然范畴的语言变异研究形成了历史语言学的主体。近年来,变异中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范畴——语言的社会变异——才得到学界真正的关注,而且,语言的社会变异是第一个被量化研究的对象,具有可以直接观察和重复验证的特点,从而使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了共性,可以相互促进。量化研究现在已经成为语言变异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模式。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选择被试者和语言变项作为研究对象。
②收集被试者的语音资料。
③辨认语音资料中的语音变项。
④统计数据,列出相关部分。
⑤解释源于:论文资料网www.808so.com
统计分析的结果。
总之,一个人说话的过程是他的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特点与语言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模仿、类比和借用等,其间都会出现语言变异。虽然这样的变异有很多,但大多数一出现就消失了。被保存下来的变异有时会再现并被频繁地模仿,甚至在整个言语社团和其他相关言语社团中获得广泛应用。这种语言变异的模式对于理解语言变化是相当重要的。拉波夫认为进行中的语音变化是可观察的,但仅限于在社会语境下研究语言。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密切相关,虽然变异不一定形成最终的变化,但变化就意味着一定有变异。拉波夫试图通过在社会和语言两个层面内研究语言变化来探究是什么引起了语言变化,语言变化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他对于语言变化本质的理解和对研究方法的突破是对当代语言工作者最大的启示。

点赞:34878 浏览:15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