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急救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2009年5月-2011年12月电话出诊的44例脑卒中患者,分析总结院前急救工作中建立的脑卒中患者院前病情的准确评估,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以维持有效循环、降低颅内压、颈动脉降温、控制血压血糖等护理程序。结果:2例患者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2例脑卒中患者经院前急救护理后均被安全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抢救成功率高达95.5%。结论:脑卒中的有效急救时间短,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降低致残致死率十分重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护理路径; 脑卒中; 院前急救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38
脑卒中是由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的一种严重神经系统急症,临床上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以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猝然昏扑、智力障碍、舌强言塞、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由于脑卒中具有3~6 h的有效急救时间窗,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3]。本院急诊科于2009 年5月开始制订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并将该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取得较为满意的急救效果,笔者累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 2009年 5 月-2011年 12 月院前急诊的脑卒中患者44例,其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53~81岁,平均(69.7±7.7) 岁。临床症状为猝然昏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塞。电话出诊及急救后追踪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29例,出血性脑卒中25例。患者中糖尿病史24 例,高血压病史30例,冠心病史28 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史12 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史10 例。院前鼻导管吸氧39 例次,口咽呼吸插管3例次,心电图检查25例次,建立静脉通路30例次;浅昏迷20 例,重度昏迷3例,定向力障碍、意识朦胧8 例,神志清醒13例。
1.2 院前病情评估 急救人员在接听派车电话后,立即出车,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最早6 min,最晚20 min,平均13 min。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立即进行生命体征测定、神经系统查体,初步判断患者的神志,根据年龄、血压、发病缓急,初步判断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即采用GCS 评分评估病情、确定抢救措施和转运策略。如果患者GCS ≥ 8 分,应该立即转运;如果患者GCS<8 分,陷入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立即采取以下阐述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抢救。
1.3 院前急救护理
1.3.1 呼吸道保持通畅 使患者保持平卧,若患者疑似患有脑出血,则将头抬高15°。解开患者衣领、裤袋,减少对呼吸道阻力;迅速清除口腔、气道中呕吐物及分泌物,防止吸入性窒息;使舌根后坠、鼾声大作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放置口-咽通气管;抽搐患者放入开口器,放置舌头被咬伤。若有患者昏迷、呼吸心跳停止,则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连接呼吸器辅助患者呼吸,同时行胸外心肺复苏术然后给予吸氧。
1.3.2 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 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应用。采用静脉留置针,为避免患者自身的晃动而导致针头脱出及液体外渗,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最好不要在活动关节处进行针头穿刺;另外对于肢瘫患者,则需选择健侧肢体部位进行穿刺。
1.3.3 对症急救 (1)降低颅内压:通常情况下,发生脑疝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患者脑水肿,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应用静脉快速滴注20% 甘露醇250 ml,120滴/min,静脉注射速尿40 mg,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颅内高压症状。(2)颈动脉降温:急性脑组中患者头部的局部降温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脑内出血被止住,脑部血肿缩小,脑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保护脑细胞,进而减少死亡率。将冰湿毛巾或冰袋放置于昏迷脑卒中患者两侧颈动脉处进行降温, 并且持续应用。(3)控制血压血糖:对于高血压患者,快速静脉滴注加入25 mg硝普钠的5%葡萄糖;对于糖尿病患者,以20 μg/min速度避光静滴加入胰岛素的生理盐水(胰岛素的量则视血糖水平而定),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及血糖,随时调整输液速度或者滴数。(4)稳定患者:一般急性脑卒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恐惧心理状态,而这些不良情绪对于病情的控制非常不利,并且使患者的呼吸及心率均增快,使脑出血加重,使机体抵抗力和应激能力均下降。此时,急救人员应首先保持头脑沉着冷静,动作有条不紊,以和蔼的态度、熟练的操作、高超的技能取得患者的信任,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使他们共同积极配合急救措施。对于抽搐或者极度焦躁不安的患者,缓慢静注安定10 mg或肌注鲁米那100 mg。
1.3.4 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 经以上初步急救处理,一般患者的生命体征取得相对平稳,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途中将患者头用软垫固定,防止头部晃动并且可以保护头部,尽可能使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给患者系好安全带,并且保持担架平稳、固定,避免途中的颠簸使患者卧位发生变化以及带来不适。途中用生命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呼吸、瞳孔、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仔细看护好输液管、吸氧管等管道,保证输液、吸氧通畅,防止扭曲、受压、移位和脱出。倘若患者出现呼吸、血压、心率等病情变化时,随时对症处理。
1.3.5 医院及时完善的准备与接收 及时与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简明告之患者病情,需在患者到达前预先准备的抢救措施方案包括抢救的场地、材料、医护人员(如及时联系好CT、MRI室,及时邀请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生联合会诊等),到达急诊科后,急救人员详细向急救中心人员交代病情,如详述简要病史、所用药物等,保持救护的连续有效性,以便患者到达后急救中心立即接收、源于:论文集www.808so.com
分诊、实施抢救,缩短急救时间。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15567 浏览:6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