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探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期刊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仍然是课堂上的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个性,以课本为媒介,采取多种方式上好阅读课。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意义

1.语文教学促使学生情感价值的提升。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世界的发展趋势,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无疑对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有着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它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达到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求。
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教科书上呈现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性知识,而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最初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发现真善美的能力,促成他们的人文素养。显然,新课标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找准新课标和本校教育实际的切合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教师特长,制订课改实施方案,逐步实施课程改革,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传递情感的能力。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言语现象,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而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涵。西方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相对于理解和接受者而存在的,就特定的文本而言,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源于:www.808so.com
中去,让他们从中接受熏陶、受到感染,发挥想象、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学生带到老师和"教参"那里,不能用编者的看法或是教师的解读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文学阅读"是读者借助想象创造的一种想象话语,实现文本独特的意义指称,揭示话语背后的隐喻或象征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文本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世界。由此可见,没有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阅读教学是失败的阅读,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在这种对文本的冷落和隔离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何谈培养!从西方接受美学和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中,我们不难得出以上结论。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1、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步并举
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本质特性,在新教材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这一特性得到了鲜活的体现,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贯穿始末的命脉。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教学设计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美的关注,增强追求美的信念,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在愉悦中得到感染,使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与社会的书面接触中激活,从而使人文性得到高层次的展现,让感情得到升华,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由于社会信息的日益综合化、国际化,使得语文学科不能再固步自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以人文内涵的教材为基点,扩充了语文学科的外延,增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达到了紧贴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学习内容的扩展意味着学习方式也不能滞后,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高度关注现代科技文等自然社会科学等各类文体的教学,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新教材为载体,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注重跨领域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允许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发展学生个性预留空间。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每次阅读都有具体要求、任务和目标,课外阅读也不得例外。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始阶段,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好课前的指导,安排阅读初级阶段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求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本,读书时要作好记录,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深化理解。
3、整合与拓展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第一要求就是"积累与整合",整合有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要素的整合,更有语文教学知识系统内部的整合。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作品感知、作品赏析、作品内化的联系,从提高能力、加强语文素养的角度,实现多方的整合。新课程标准在注重课堂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向社会、生活延伸,尤其是选修课的模块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一篇课文的教学与一类作品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文本的阅读鉴赏教学与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有机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与跨学科知识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探索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将会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从内容到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延展,从而实现教学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理念。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激发热情,注重钻研思考。
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教师都应该引起重视。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要主动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达到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教科书上呈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7406 浏览:12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