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学资源搭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普通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问题提出
教育部在2012年教高[2012] 4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23条中提出“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各高校积极拓展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制度构建、搭建平台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共享对于多校区的高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北京联合大学就是一所多校区的综合性大学,共有13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个城区,形成了以小营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布局。由于学校多校区,各校区专业布局也呈现不同特点,建设全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各校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资源共享为例,探讨资源共享的一些做法,可供借鉴。
通识教育选修课资源共享的积极探索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自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起,学校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改革,旨在通过搭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实现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第一,学校在2011版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搭建了五大类课程平台对课程进行建设,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素质拓展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第二,学校对原来的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通识教育选修课替代公共选修课,纳入校级课程建设。在此次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808so.com
改革前,学校各学院的选修课属于院级课程,只针对本校区学生开放,而各校区学生能选择的选修课数量也仅为本校区教师开设的一些科目。由于资源紧张,无法体现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教学资源得不到共享:一方面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没有做到整合、共享,另一方面学生选课的范围囿于本学院,不能选修学院外校内其他教师的课程,选课的数量和范围十分有限。学校各校区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没有做到共享。为此,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起,学校各校区通识教育选修课实现互选,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使全校各校区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第三,在实现学校各校区教学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学校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改革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授课类型,从以前单一的传统面授校内课程的一种模式,拓展为四种课堂模式供学生选择:
第一种为传统的面授课程,即学生坐在教室里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课程采用这种授课模式。
第二种为依托面授课程的远程课程,即教师在直播教室授课,同时将实时授课通过校园网传至网络学堂,学生在网络终端登录网络学堂进行在线学习;教师也可以将授课录像存放在网络学堂中,供学生随时学习。该课堂模式通过网络学堂在线答题、在线互动讨论等形式进行课后学习。
学校从2010年起,先后建成7个直播教室,几乎覆盖所有校区。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起,通识教育选修课首次尝试基于互联网与校园网的远程教学试点。首先是选取一些教学质量好、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经过教师个人申报、教学单位推荐、专家审核等程序,最终确定以三门课程为试点。全校范围挑选的这三门课程均由教学效果突出、敬业奉献的优秀教师主讲。
第三种为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指借助校外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为全校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优质课程资源。即以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作为网络教学试点,学校首先选取超星尔雅公司(北京尔雅卓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课程供学生选择,教师或辅导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互动。这些课程的授课者往往都是一般大学无法拥有的大师级人物,课程往往是一般学校无法开设的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潜能的高水平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定程度上缓解弥补了高校选修课的结构性矛盾和课源不足。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领略名师大家风范,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必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四种为选修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的校际选修课。学生可以深入学院路其他18所高校进行学习,共享优质高校教育资源,并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充分感受跨校区的校园文化,主动接受跨校园学术文化的熏陶。学生取得的学分,可以被认定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
为了做好这些资源共享的试点工作,学校还以项目委托的方式请教学督导专家分组对依托本校教师课堂开展的远程教学模式和依托社会资源开展的网络学堂模式进行调研,就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实施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反馈等进行专题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下一步工作。
通识教育选修课资源共享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通识教育选修课之所以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关键在学分的统一和互认。这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改革,打破了院系界限和校际界限,学校积极开创和搭建共享平台,争取社会可用资源,进行制度创新,提供给学生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意愿,选修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既有灵活性,又有统一性(选修课总学分和类别要求是一致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教学平台的搭建至关重要。学校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校级课程统一建设,使各校资源得以整合,做到优质共享。以前,由于各校区相距较远,甲校区的学生无法共享乙校区名师的课程,通过这次改革,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远程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共享优质课程。同时,学生通过选修学院路高校共同体的校际选修课,深入到共同体成员单位高校学习,进一步感受其他高校的校园文化和教师风采,学习一些前沿或感兴趣的知识,对于学生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三,各部门的支持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学分互认、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教学硬件设施的保证、网络资源的支持等都涉及学校各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和合作,没有各部门的支持,这些工作的开展就得不到保障。
第四,硬件投入是重要的保障。依托课堂教学的远程教学是在直播教室进行的,教师授课过程会同步录像,传送到网络学堂供学生学习、下载。因此,直播教室、网络学堂等硬件建设和投入是资源得以共享的重要保障。
本文系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多校区大学教学组织运行模式创新与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子课题“教学资源共享与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责任编辑:张雯]

点赞:6740 浏览:17883